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对孟德斯鸠的“地理说”及人们对他的误会、曲解的原因进行了辩证分析 ,以《论法的精神》一书中的有关原文为依据 ,论证并提出孟德斯鸠并非地理环境决定论者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2.
从老庄学派伦理思想中有关人性论、道德论及“天道”与“人道”的关系出发,阐述了老庄学派伦理思想中的自然精神;分析了其自然精神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指出了自然精神对于解决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论法的精神》第一编有关专制政体的论述被视为是孟德斯鸠对于东方社会的政治形式的客观描述,但很多研究者并未意识到,有关专制政体的讨论成为了孟德斯鸠建构新的政体论的出发点。实际上,有关专制政体的论述凸显了孟德斯鸠鲜明的价值立场。在孟德斯鸠的描述中,专制政体是一种内在不合法的政体,并且,在他有关专制政体的论述和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的论述中存在着相似性。在《论法的精神》的第一编中,孟德斯鸠多次提及专制政体和宽和政体之间的对立,正是这一对立使我们注意到,宽和政体有可能是通往《论法的精神》第二编的线索。宽和政体中所传达的权力制约的观念,预示了第二编中三权分立的政体形式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孟德斯鸠一向被认定为“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典型代表,例如我国出版的数本地理学辞典以及社会科学辞典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辞条的阐释,几乎都是将孟德斯鸠列为首要代表人物。众所周知,“地理环境决定论”是指认为地理环境整体决定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学说或理论观点。笔者曾反复仔细研读过盂德斯鸠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发现孟氏在该书第14~19章有关法律与气候、土壤的性质与关系的大量论述中,只是强调了气候、土壤分别作为一种地理要素对人的生理、心理及生活方式产生一定影响,并由此对法律精神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而丝毫没有地…  相似文献   

5.
孟德期鸠的政体思想蕴含着深刻的法治精神。法治既是孟德斯鸠划分政体种类的基本标准 ,也是他评价政体优劣的标准 ,还是他的“政治宽和的政体”的本质要求。他的政治宽和的政体是法治与自由完美结合的政体  相似文献   

6.
通说认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优于洛克的分权理论,该观点忽视了两种理论产生及历史意义的国别性。洛克的分权理论所体现的内容反映了英国的国情特征,并非不成熟的“分权”理论。其历史地位与历史意义均超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是自然法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转折点,对自然法的历史演进起着关键性作用。分权理论的真正奠基人是洛克,而非孟德斯鸠。  相似文献   

7.
孟德斯鸠对中国儒家文化的理性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继承近代西方文化精神遗产构建自身理论体系的同时,还长期关注、研究有关中国问题,并对儒家文化进行了理性批判。本文将就儒家文化对孟德斯鸠的影响、孟德斯鸠对其作出的理性批判及其产生原因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所构筑的思想体系 ,是围绕着政治自由这个核心概念而展开的。这既反映出法国社会在高度无序转型过程中人们的极度不满和强烈向往 ,也是对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宪政体制的抽象化和理想化。尽管孟德斯鸠的政治法律思想有着自己的时代历史基础 ,产生过重大的思想影响 ,但其中所蕴含的线性史观和“普世主义”倾向 ,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那些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民族的现代化产生过消极影响 ,而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黄展骥先生历来注重谬误研究,倡导“批判思维”、“独立思考”。他的学术研究方法主要是西方日常语言学派的语义分析方法。倡导和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改善我们学术界的学术风气和批判精神。因为没有批判便没有真正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权力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必须受到限制,如何限制权力成为政治学中的中心议题之一。18世纪法国三位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邦雅曼.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三人的限权思想相得益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限权画面。孟德斯鸠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贡斯当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与“以权利制约权力”相协调,托克维尔主张“以社会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11.
冲突法的研究大致围绕"为何适用外国法"及"如何适用外国法"两大主题展开,其中,理解"为何"是我们思考"如何"的前提。而现今世界所呈现的是各种问题与各种知识之间的互动结构。这一事实已然使我们不得不以一种"综合文本"的意识来解读"为何适用外国法"。在综合文本的意识下,借由缘起于中国传统的"天下"理念,我们应基于"无外"的原则在"和而不同"的框架下形成适用外国法的精神自觉。  相似文献   

12.
通说认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优于洛克的分权理论,该观点忽视了两种理论产生及历史意义的国别性。洛克的分权理论所体现的内容反映了英国的国情特征,并非不成熟的"分权"理论。其历史地位与历史意义均超越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理论,是自然法哲学思想中的重要转折点,对自然法的历史演进起着关键性作用。分权理论的真正奠基人是洛克,而非孟德斯鸠。  相似文献   

13.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ISO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与核心,都贯穿着追求与确保教学质量的线索。ISO9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控制”、“质量改进”的基本思想,同样适用于学校的教育过程,只不过在运用时要树立新的教育服务现、产品观和质量现,强调尊重教育规律与尊重管理规律的统一,强调教学质量持续的改进,不硬搬制造业应用ISO认证标准的范例,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科研兴校、民主理校、规范持续发展”的方针。唯此,高校质量管理引进ISO认证才可行并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然是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关注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亚当.斯密道德哲学的一个基 本命题。当时强大的自然法传统对斯密产生了重要影响,体现在斯密的重要著作《道德情操论》中。此书 对nature一词的不同区分和多重思考,反映出斯密试图建立所有国家法律一般准则的自然法理学的努 力,以及他不同于同时代其他哲学家的较为独特的自然观。这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斯密的道德哲学具有 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研究指出,《法意》是孟德斯鸠最重要的著作,涉及社会科学很多方面,反映了他的主要思想。严复译介《法意》,并写下大量按语,对原著思想进行评述,与孟德斯鸠进行了跨越时空的对话、交流。严复的译介及阐发,促使中国上下自我反省,寻求救国之道。这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生动写照,体现了中西方的双向互动:孟德斯鸠的思想理论本身适合中国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中国特定历史语境决定了需要像孟德斯鸠这样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类似理论。  相似文献   

16.
私法之中存在大量的程序规范。这些程序规范有如下功能:理顺交易程序,提高交易效率;控制优势权利的滥用,保障交易安全;适应经济服务化的要求,以程序界定服务。我们应当改变"私法不管程序"的观念,重视对私法程序的研究并完善有关立法。  相似文献   

17.
韩非不仅以道作为君主立法施政的理论依据,而且还以道的原则引导君主具体操作施行;韩非以法释"德"的倾向是很明确的。可以这样说:经韩非诠释之"德",可能已非老子本义,但这不影响老子思想继续向前发展,甚而至于因为有了不是老子本义的观点,激起了不愿苟同的研究者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因而促成了老学的发展。这是韩非以法释德的第一个意义。第二个意义便是,韩非以法释德客观上确实起到了防范民人触犯刑法的理论劝导功能,这一点,不但需要作深入研究,而且需要作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天人之学是古代哲学的基础理论,儒、道、阴阳各家对天人关系都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哲理性探讨。《淮南子》则综合了各家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纲,强调以人应天,以人合道,因顺自然。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政治也要合于天道,顺应自然,从而构建出一种管理社会生产生活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底 ,于光远先生提出自然辩证法学作为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笔者认为 ,在普遍层面上 ,自然辩证法学派以由自然到社会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 ,在特殊层面上 ,这个“正在中国兴起的哲学学派”以“正在兴起的中国”——中国由自然到社会的特殊的生成过程为研究对象。这个中国学派在普遍和特殊两个层面与国外的相关学派进行交流并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