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文学有鲁迅的影子,这影子就是鲁迅的文学传统,鲁迅的思想,鲁迅的人格,鲁迅的精神。鲁迅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一面旗帜。他关注着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许多卓有成就的作家也都关心中国的农民和知识分子;鲁迅是面向世界的,他“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奉行拿来主义,新时期文学也是面向世界的,“拿来主义”在新时期文学中闪闪发光。面对鲁迅,新时期文学缺少的是自觉的启蒙精神、独立的人格精神和现实的批判精神。新时期文学应该把鲁迅的这三种精神作为自己的导向、标尺和座右铭,不断实现自我新发展和新超越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者鲁迅 ,其作品和精神不但在 2 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 2 0世纪海外华文文学的第一个文学实体———南洋华文文学的滥觞过程中 ,也充分体现了他无可替代的影响与作用。直到战前 ,乃至当代 ,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并延续着。这一点 ,对于我们分析、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滥觞、发展及其与中国 2 0世纪文学之间的血缘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新文学运动以来,在对"幻灯事件"和"找茬事件"等仙台留学经历的多次叙述中,鲁迅将弱国子民的屈辱感和民族危机感作为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情感和心理依据;然而,"仙台叙述"的文学真实与当年仙台留学的生活真实之间的差异,实与鲁迅后来重精神、轻体格的启蒙立场及身份认同有关;此外,经由对以往留学经历的重现、"选择"乃至"虚构",鲁迅回顾并确认了自我成为启蒙文学者的思想历程,也以向世人昭示的方式提供了人格形成的"榜样"。如是,鲁迅塑造了一种启蒙文学者的"理想典型",呈现了他所愿意承认的仙台记忆对于自我与过去、现在及未来之间的连接关系。  相似文献   

4.
《摩罗诗力说》是鲁迅献身于文学事业的一篇庄严宣言.但是,多年来人们忽略了这一点,仅有的几篇研究文章只是从鲁迅思想发展的角度来谈论它,至于它与鲁迅后来的文学活动,与“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关系,几乎是无人提及.事实上,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和主将,鲁迅早在青少年时代  相似文献   

5.
综观文学史的长廊,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伟大的文学大师总是以自己闪光的思想品德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吸引和影响后来的作家;而一个优秀的作家,也善于从景仰的先驱那量吸取养料,来丰富自己的思想,发展自己的风格。鲁迅与巴金的关系就是这样。鲁迅高擎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大旗,开辟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巴金是  相似文献   

6.
彭柏山在追求革命的过程中参加左联,走近鲁迅,走近文学。鲁迅博大、坚强的人格力量,鲁迅对盟友不苟且、对敌人不妥协、为真理韧战到底的战斗精神,是彭柏山弥足珍贵的思想资源;鲁迅敢于面对现实、重视民族灵魂重铸的深度艺术追求是彭柏山执着坚持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在鲁迅与外国思想与文学的关系中,目前,大多数论文只谈外国思想与文学对鲁迅的影响,很少谈鲁迅对外国思想与文学的影响。只是单向式的描述这种关系,能否揭示出鲁迅与外国思想与文学关系的全貌呢?我认为,这不大可能。事实上,鲁迅与外国思想与文学的关系,绝不是只有“上行”方向,而是还有下行方向。鲁迅与外国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其实是往复式的。本文拟就鲁迅对外国思想与文学的影响,谈点个人浅见。不妥之处,望予教正。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历史背景讨论左翼文学的去向问题。由于民族危机加重,救亡御侮成为时代思潮的主题,左翼文学自然汇入了抗战文学的洪流,并在其中显示为主流。而左翼文学思想在统一战线中核心地位的确立有一个争取、斗争、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鲁迅纪念活动产生了巨大作用。抗战初期,政治倾向中的左、中、右文艺界都通过纪念文章和讲话等形式,把鲁迅精神推入抗战的时代思想和抗战文学的主要精神之中。昆明的鲁迅纪念是考察鲁迅精神的弘扬和左翼文学的去向及其发展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9.
当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派人物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掀起新文学运动以后,章士钊从文学的形式到文学的内容都对新文学运动的主张提出了激烈的批评。章士钊与新文化派在文学思想上的分歧主要是由于双方的社会变革思想不同而引起的。新文化派的社会变革思想属于激进型,主张彻底改造现实和与传统决裂;章士钊的社会变革思想属于渐进型,主张新旧调和,反对除旧布新。由于章士钊的新旧调和论具有鲜明的保守色彩,所以章士钊在批评新文学运动过程中所提出的文学主张基本上是保守的。  相似文献   

10.
王富仁的鲁迅研究提倡“回到鲁迅”“回到文学本身”,强调鲁迅作品的思想意义,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不仅是中国反封建“政治革命的镜子”,而且首先应该是“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以此为基点,王富仁建构了重新阐释鲁迅的学术系统,这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鲁迅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王富仁指出,鲁迅毕竟是一个作家,他的根本价值在于从文学的角度促使人的精神觉悟,进而从思想启蒙的层面影响中国社会革命的进程。鲁迅的思想高度代表了“五四”思想启蒙的高度,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自觉的高度,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学进取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探讨和文学实践两个方面,考察鲁迅前期浪漫主义精神探索的独特性,指出:作为伟大思想文化先驱的鲁迅,是立于思想文化高度进行浪漫主义精神探索的;他把浪漫主义作为一种人类精神文化现象和社会文化意识来把握,以“立人”为探索起点和目的,在理论上建立了现代浪漫主义文化观和文学观,在文学实践中创造了思想文化型浪漫主义文学;他的这一探索在思想文化层次上体现了近代与五四“人的自觉”精神和民族新文化方向。  相似文献   

12.
《南都学坛》2015,(6):47-51
鲁迅是越南读者熟悉的作家,他的作品被从多个角度理解、分析,他对中国文学及世界文学的贡献得到了越南文学研究界的广泛认同,有不少来华留学的越南学生的毕业论文涉及在越南的鲁迅研究。20世纪20、30年代鲁迅在越南文学文化中出现,50、60年代中越关系最友好时期,越南需要一股强烈的革命精神,出现鲁迅作品翻译热。鲁迅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心和贫穷农民生活的关心、鲁迅作品中充满影响力的精神话语,体现出一种爱国、反封建、改造国民性思想,充满喜怒哀乐的心情,越南读者能从中找到积极性的关于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农民精神生活的、作者精神的话语。这使鲁迅作品20世纪50、60年代受到越南文学研究界、越南读者热烈欢迎的重要原因,鲁迅作品的精神话语也成为越南读者最关心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最为伟大的开创者,是"现代中国的圣人".作为圣人,鲁迅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历史层面上,即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化的新方向,建构了中国现代文化的基本精神.其次体现在现实意义层面上,即鲁迅的人格、精神和思想仍然是我们今天最为珍贵的财富,是我们思想的不竭源泉和动力.鲁迅精神在本质上具有开放性.在巨大的创造性上,在建构中国现代文化和文学体制上,在无尽的言说上,鲁迅具有不可超越性.  相似文献   

14.
由鲁迅所开创的“改造国民性”精神是贯穿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的创作,由此形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鲁迅传统。本文拟就“改造国民性”问题,通过老舍和鲁迅小说创作的比较来看二位文学大师之间的传承关系。一 鲁迅笔下的人物,如阿Q、闰土、七斤、华老栓等,在他们身上,既有受农村封建宗法思想影响的保守、愚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和不敢正视现实的缺憾,又有千百年来农民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狭隘、自私、冷漠、苟且等。鲁迅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揭批了民族精神的劣根性。 比鲁迅晚出现于中国文坛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五卅”运动对新文学运动、作家思想、新文学创作及其作品的题材、主题、思想内合、文学形式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鲁迅精神是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学的宝贵财富。 2 1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学应该努力继承鲁迅留下的丰富遗产 ,当前尤其应在学习和弘扬鲁迅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批判精神、自觉的启蒙精神和独立的人格精神等方面作出切实而有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童话文学翻译是他文学翻译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是鲁迅文学翻译的方式还是主导思想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他童话翻译的方式和主导思想.鲁迅的童话翻译活动中,有不同于他翻译其他文学体裁的一些特点,主要表现在直译与硬译中兼顾顺迟、适应儿童特点以及对传统文化、语言的吸收.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语言观念的变革为重新观照五四文学精神提供了新的视角."科学"、"民主"、"革命"这几个关键词潜藏着五四文学精神的特定内涵.在五四文学思想和文学创作中,首先表现在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核心是"人"的观念的确立.尤其是鲁迅,在"人"和"革命"的观念上认识最为深刻.五四文学精神始终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制约,二者在思维理路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7年,耳濡目染,受到日本文学很深的影响。正是在日本,鲁迅弃医从文,走上文学之路。在留学期间,日本明治时代的文化氛围及文学大家使鲁迅重视文学的独特精神价值,其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作家当属夏目漱石.夏目漱石的讽刺影响了鲁迅的文学观。鲁迅在留日期间正值El本自然主义最兴盛之时,但鲁迅却对反对自然主义的夏...  相似文献   

20.
鲁迅不是一般的翻译家,而是思想家型的翻译家,用翻译来"转移性情,改造社会"是鲁迅不变的初衷,也是他一生奋斗的目标.在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拓荒年代,鲁迅以其勇于面对现实揭露虚伪的大无畏的精神,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政治敏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攀登"通天塔"的道路,为繁荣我国译坛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借鉴与学习的宝贵经验.鲁迅的翻译思想至今仍启迪我们对翻译的研究,对中国文化的构建和发展,对中西文化交流,仍然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