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屈原《九章·涉江》有“带长铗之陆离兮”之句。此“陆离”非参差之意,而是屈原留下来的夏言史和汉语史上的第一个外来语——“琉璃”的音译。出土的鉴定与当代的调查证明,在春秋晚期,南亚或西方的彩色玻璃就已传入越国,而楚国的丝绸也已传入南亚与西方.开辟中西文化交流最早的通道是南方的“玻璃——丝绸之路”,较北方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要早4个世纪。  相似文献   

2.
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中汉唐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为重要的阶段。汉唐王朝在文化交流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其处理边疆民族问题的政策措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西汉时期汉武帝开始采取"王道为主、以力辅仁"的政策,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东汉时期由西汉的"开拓"转向"保守",造成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三绝三通",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到唐朝时期尤其是唐太宗时期,对外政策再次转向"开拓",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融合,中西文化交流盛况空前。  相似文献   

3.
陈超 《学术研究》2006,26(5):94-98
明末清初,欧洲传教士作为中西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为播西方文明而来,为传中国文化而去,从而把中西文化交流推向了一个规模空前的新阶段。任何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总是双向与相互的,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既有“拿来”——“西学东渐,”也有“送去”——“东学西渐”。以文化交流的视角来解读“东学西渐”及中国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对于重新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始终是在一种动态关系中发展的。在古代,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中国和西方之间很少发生直接的交往,仅仅是通过一系列中介环节间接地实现相互影响。例如,通过横贯中亚的丝绸之路,中国与西方之间的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怎样看待八十年代的“西学热”朱立元关于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问题,近年来似乎又一次成为学界的热门话题。但是,若冷静客观地审视一下80年代以来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状况,那么,应当承认,这种对话并非十分对等(注意:是"对等",而不是"平等"),即从总体上来...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在促进沿线各国经济和文化交流方面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丝绸之路本身所具有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此形势下,编写一部比较全面、系统而又简明扼要地介绍有关丝绸之路知识、信息的综合性工具书就显得非常重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学术界曾组织编写了反映丝绸之  相似文献   

7.
“再造河西”工程,是一个关系到把怎样一个甘肃带入21世纪的重大战略工程,是使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重放光彩的工程,是让“金张掖”、“银武威”再一次披金挂银的工程。河西走廊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冲,曾经有过相当辉煌的历史。来往的商贾、驼队,在为河西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为河西地区带来了异域文化。中西文化的交融,更进一步促进了河西走廊经济的发展,才有了“金张掖”、“银武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交通工具的逐步改善提高,海上航运业逐渐发达了起来,航运业的发展,将“丝绸之路”从陆路带到了海上,…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与中西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蔡元培是近代中国文化界领袖人物。他既有深厚的旧学根底,又通晓欧美文化,集中西文化于一身。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大环境中,在对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中,蔡元培形成了独特的中西文化观。他认为当今世界是东西又化融合的时代,不同文化的接触必能产生新的文化;中西文化结合是双向的,应该注意对西方文明的消化和我国文明的传播。蔡元培力主中西文化融合的主张及活动,尽管有其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但它摈弃了封建锁国主义,也同“中体西用”以及“全盘西化论”划清了界限,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值得称道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仁爱”观和基督教的“爱人”思想都是作为中西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是世界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因此,认真对孔子的“仁爱”观与基督教的“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挖掘各自思想的精华,对于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东西文化的发展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略论洋务时期西方社会政治学说的引进与传播宝成关洋务运动时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又一重要发展时期,不少学者曾将其与明末清初相提并论,视之为“西方”文化的第二次大输入。“但以往此项研究,多对“西器”“西艺”的引进较为关注,论之颇详,而对“西教”、“西政”即西...  相似文献   

11.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鸦片战争至戊戌变法 ,第二阶段自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 ,第三阶段自辛亥革命至新文化运动。每一个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都有其主题 ,呈现不同的特点。从富国强兵的改良方式和中体西用的争论 ,到谋求民主政治的近代变法和推翻帝制的现代革命 ,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是 10 0多来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脉络。中西文化交流史 ,就是中国先进的人们在不同阶段 ,以自己的方式讨论和回答不同中西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范杰 《西域研究》2023,(4):122-137+169
根据分布特征、年代以及发展趋势,新疆史前海贝是甘青地区东部人群和文化扩散的结果。甘青地区经由“草原丝绸之路”获取海贝的路径,也被新疆东部人群继承了下来,并由此进一步向新疆西部传播。新疆以西的地中海、红海乃至西印度洋沿岸考古材料显示,其不仅有着深厚的海贝文化传统,也有不断向西亚、中亚内陆等欧亚草原地带扩散的趋势,并与甘青地区东部出土海贝年代基本前后相接。这不仅进一步证实新疆史前海贝经由“草原丝绸之路”自西而来,也表明包括新疆在内的西北地区在史前便与地中海、红海和西印度洋沿岸产生了持续且稳定的交流互动,而“草原丝绸之路”则是汉代“绿洲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沟通东西和连接海陆的主要通道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固原,地处丝绸之路东段北道,是关中通往中亚地区的咽喉要塞。汉唐丝绸之路繁荣时期,有大量中亚人来到中国,有的还落脚于固原,他们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也带来了域外文化,这些文化交流不仅见于诸多文献记载,同时还反映在考古学上。近数十年大量重要文物的出土,成为中西文化交流过程的物证,再现了固原丝路文化的兴盛和繁荣。  相似文献   

14.
杜亚泉是五四前后国内重要的思想家 ,他以“动”与“静”来总结中西文化的特点。本文通过考察杜亚泉的“动”、“静”观念 ,并结合考察这对观念在中、西语境下的差别 ,来看这对本是中国哲学中的范畴在杜亚泉那里如何变成了表征中西文化根本特征的概括 ,揭示出其中文背后包含的西方思想的成分。这一“表中里西”的个案 ,从一个侧面来反映近代中西文化碰撞、交流的深刻程度。  相似文献   

15.
古代中国的一切对外交通线,都被誉为“丝绸之路”。中国西北部沙漠中的丝绸之路早已闻名遐迩,而中国西南部的一条隐藏在崇山峻岭和原始森林中的丝绸之路,长久以来却鲜为人知。作者对西南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在中印文化乃至东南亚文化的交流进行了论述。认为,西南丝绸之路的形成早于西北丝绸之路,且西南丝绸之路实际上成为了东西方文化及南北文化交流的中间区域,起到了历史文化的地理枢纽作用。  相似文献   

16.
明末清初的半个世纪是影响中西文化交流最终命运的关键时期。与明末儒士群体地批判天主教文化相比,清初杨光先在批判天主教文化时,则是孤军奋战;在辟教内容上,除了情绪化地批判与指责外,重复明末儒士而并无新的内容则是杨氏辟教的一个重要特点。正是这种情绪化的批判,直接影响到了清初中西文化交流的命运,使得清初的儒士在对西方文化进行评价时很少能心平气和,进而局限了清初儒士开眼看世界的视野。  相似文献   

17.
本刊历史、民族栏目本着关注现实、寻找历史支点、探寻民族渊源之目的,特发布本刊2007年几方面的投稿选题。期待有深厚学理根基、富有学术积累价值的成果,诚望学界支持!作者赏识!一、史学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二、基于西部的古代中国区域文化的互动研究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四、明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五、历史上的环境问题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研究六、“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战争”爆发70周年研究2007年是“七七事变”以及“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该选题以历史为出发点,可多学科选题论述。七、历史上…  相似文献   

18.
<正>由广州大学人文学院和岭南历史文化研究所合办的“明清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与岭南社会变迁” 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7月27~29日在广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各省市和香港地区的学者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提交论文60余篇,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关于岭南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 岭南处在中西文明的交汇点上,在中西文化交流中起着独特而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山大学蔡鸿生教授在大会报告中,对中国与西方、文化与社会、岭南与内地以及研究岭南文化的方法,作了深刻的阐述。香港大学赵令扬教授对岭南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模式  相似文献   

19.
跨文化交流经常伴随着民族价值观、世界观、认识论的历史碰撞。任何一次跨文化交流要实现“共赢”,就必须建立在传受双方相互理解、沟通的基础之上。开放的传播系统中,不同的文化努力寻找“共语”空间,积极交流,融会发展,是中西文化交流,以至繁荣必经的一个艰难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子今 《文史哲》2023,(1):74-81+166
汉武帝时代,在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入新境界的背景下,张骞出使西域,走访远国异族,以“凿空”“使绝国”功绩,得封博望侯。张骞因奉使成功而史上留名。“张骞浮槎”“博望访星”传说,则反映了张骞及其功业在民间历史记忆中的地位。“浮槎”神异故事与织女以及严君平相关的情节,和丝绸之路史形成曲折的联系,其生成与传播,或许也可以理解为对远国异族文化神秘感觉的体现。后来“张骞浮槎”亦诗亦画,以多种艺术形式多所表现。对于“浮槎”故事演变的分析,也可以从一个特殊视角考察丝绸之路开通产生的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