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咏史诗得到长足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的咏史诗 ,根据有无寄托 ,可分为赋体咏史诗和比体咏史诗两类。曹植的《怨歌行》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较成熟的有寄托的咏史诗。左思的《咏史》八首是这时期咏史诗的一个高峰。陶渊明的咏史诗继承了左思的传统而又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集市贸易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在动荡中发展。总的特点,一是南方集市贸易发展步伐加快;二是新型集市─—草市的出现,使我国集市贸易发展进入新阶段;三是边地互市多样化;四是都城集市呈畸形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3.
秦建国以后,积极向西南拓展疆域,将中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向新开发地区推广.北方人口也因北方战乱等原因不断向三峡地区迁移,这就为三峡地区的开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三峡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等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林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新的发展,这与当时林政的实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涉及到林业官职、政策、法令、赋税的相关经营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和总结了其时林政的一些基本特点以及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以期给现代林业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5.
"论"自产生之日起,便与政治结缘。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类谈政论军、议刑论礼之论应运而生。其时,军政之论均关涉时事,与政治形势紧密相关,体现了论体文的实用性与现实性;"礼"学之热实不逊于汉代,礼制之论尤以论丧服之礼者为盛,表现了其时文士辨名析理能力的增强;肉刑之争此起彼伏,高潮迭起,争论次数之多之频、规模之大、参与人数之众、论辩双方互逞口舌、迫敌立己之盛均为历代罕见;考课之辩的盛衰,表明论辩风气能否兴起取决于统治者能否提供自由言论的权力。  相似文献   

6.
鲁迅以魏晋诗人的人格理想对诗性精神的影响为思考脉络,来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化风貌之于诗歌的意义,并以"魏晋风度"来概括.同时,他以严谨的姿态,对魏晋诗人作了实事求是的评价,尤以对陶渊明的论述最为精辟.在精神文化传承上,鲁迅和魏晋诗人追求酒文化精神的核心,即自由,获得精神上的超越.在艺术创作上,鲁迅诗歌与魏晋南北朝诗歌都有着沉郁、苍劲的特点,抒发了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也都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呈现出率真自然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史学界和农学界向来重视对魏晋南北朝期农业发展的研究,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世纪末至1949年的萌芽时期;1949至1978年的成型时期;1978年至今的全面发展时期。学者们研究的角度和方向也逐渐从对当时农业经济制度和技术的探讨、对古农书的整理校释,发展到将其与饮食学、社会背景、自然地理及环境气候、考古等学科联系起来综合考察,为这一时期的农史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领域。  相似文献   

8.
与前代相比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虽呈发展趋势 ,但南北发展道路不同 ,南方呈稳定上升之势 ,北方则出现发展的断续性和不平衡性。这一时期的商人队伍开始复杂化 ,商品化农业中的种植业成为主要商品来源 ,长途贩运日益成为商品的主要流通方式 ,随之商业性城市大量涌现 ,城乡联系加强 ,城乡商业网络开始萌芽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的持续动荡和战乱频仍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量的国家编户为了生存的需要而离开乡村,进入城市以求得庇护,使得城市的粮食供应遭遇很大困难。粮食安全成为关乎一个政权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各个政权根据当时的实际,纷纷制定自己的粮食政策,采取强有力的手段保障粮食安全,通过各种有效的方式满足京都和地方城市的粮食供应。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家务劳动,主要有食物烹饪、纺织缝纫和照顾老人等。这些家务劳动,对社会的贡献往往被忽视,在历史记载中也不占重要地位。对这个时期妇女家务劳动的情况作初步探索,有助于揭示妇女家务劳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文献保存了当时出现的大量新词和新义,对汉语史的研究和辞书编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诠释了当时泽经中的几个词语。  相似文献   

12.
人们日常食用的果品是劳动者自觉地将野果林精心培育加以改良所结的果实。魏晋南北朝是汉代初步出现大面积人工栽培果树的基础上继续向前发展并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果品种类大为增多,南方所产水果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超越汉代。不少果品在乱世权且充饥,救了燃眉之急。果品的保鲜和加工方法以及果树的选种和栽培嫁接技术等等,都有了实践经验的成文总结,这对于推动果品生产的向前发展很富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绘画功能论发展的奠基阶段。这一时期,绘画的认知功能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教化作用得到进一步发展。更重要的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觉醒,绘画的审美功能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成为主流。所以,对魏晋南北朝绘画功能的论述就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法政体制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重大发展。中央审判机关廷尉扩大为大理寺,尚书官逐渐向隋唐时期的刑部演变,御史台作为中央监察机关,其司法监督功用不断强化,审判职能亦明显加强。皇帝掌握着最高的司法审判权,对司法审判活动的干涉和控制较前更加频繁和强化。中央机关基本上各有专司,但又都参与司法实践,这标志着法政体制逐渐走上司法行政与审判分离而又彼此牵制的道路,为隋唐法政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浅析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多元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 ,是精神自由和解放的年代。本文通过对魏晋南北朝多元文化的基本精神的分析 ,展示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丰富性 ,以及它对中国整个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三国时期,除出现了在版本学史上有影响的“正始石经”外,人们在校勘学上也比较重视版本;有晋一代,不但公私重视藏书,亦且注意所收藏之书版本的优劣;北朝在版本学上多体现的风气与南朝大致一样,其时收藏家也很重视善本、异本。魏晋及南北朝时期的版本学比起两汉来,有所发展,其发展原因:一是人们版本观念的增强,提高了版本对校勘书籍作用的认识;二是纸张在抄书上的使用,使书籍版本大量增加,为版本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氐羌文人文学逐一点评,具有认识价值和资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屈赋批评 ,对汉人成说多有继承 ,也有对汉人成说具体深入的发挥 ,然而更多的则是在批评角度和具体看法上的新变和创新———重视对于屈赋的文学批评 ,重视对屈赋文学精神和文学意义的揭示 ,而不是像汉代那样重视对于屈赋的政治功利批评和道德伦理批评。屈赋批评在魏晋南北朝所表现出来的上述新变和创新 ,实则是中国文学和文学思想发展到本阶段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重史之风十分浓郁。众多齐鲁学人以治史作为自己的名山事业,其经世精神突出表现在对现实政治的维护上,他们深谙利用史学来维护门第的奥妙。"直书"与"曲笔"这两种截然对立的治史方法,表现得尤为鲜明,而曲笔之风一时更炽。这一时期,齐鲁史学家几乎都是文学家,受文学思潮的影响,史文语尚华丽,浮词艳语连篇,不能很好地表达史义,这是传统史学"尚文"思想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走向极端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离婚是婚姻破裂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离婚现象深深打上了时代的烙印。这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因政治原因而离婚,也有因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因丈夫的贪淫好色而离婚,传统的因女性无子、不孝而离婚亦仍然存在。不仅男性有离婚的特权,女性也可以主动离婚。离婚对于男女双方的影响是久远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