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切韵·序》和《颜氏家训·音辞》篇是我们理解《切韵》性质的重要文献。参加《切韵》编写大纲的8位文人学士中,颜之推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序》云:“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颜外史萧国子多所决定。”比较《切韵》的韵目和《音辞》篇的内容,《切韵》的分韵立部,原则和颜之推的观点基本一致。因此,《切韵》的性质具体体现在《切韵序》和  相似文献   

2.
《颜氏家训·音辞篇》在音韵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一、它是汉语语音变异学说的滥觞 ;二、是编撰《切韵》一书的理论依据 ;三、《音辞篇》辨析声韵、精于审音 ,开一代韵书分韵正音之先河。  相似文献   

3.
《切韵》“俟”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韵》有没有“俟”母,这是一个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中古汉语声母系统的重要问题。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还没有一致的意见. 清代陈澧《切韵考》,用反切系联法考求《切韵》的声母系统,没发现《切韵》有一个俟母。和《切韵》同时代的《玉篇》.《博雅音》、《经典释文》等南人所作字书韵书中,也没有“俟”母。原本《玉篇》广部有一个“(广矣)”字,助雉反,注云“字书或俟字也。”是“俟”字属崇母。  相似文献   

4.
宋跋本王仁《刊谬补缺切韵》是现今最为完整且最接近《切韵》原貌的修订本,简称《王三》。《王三》音注对考察陆法言《切韵》原书相当重要。文章参考不同版本及相同或相近时期的不同韵书,试图对音注中的疑难作出解释,并对漏注情况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5.
研究任何时代的韵书音系,都必须确定它的语音性质。《韵略汇通》编定时所依据的语音标准,就是它的语音性质。《切韵》系韵书,一般认为是综合性质的,“因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欲更捃选精切,除削疏缓……剖析毫厘,分别黍累。”(陆法言《切韵·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虽然有人主张《切韵》音系是单一性的,但理由并不让人折服。当然,这里面我们不能否认有活方音的记录(如洛下、金陵),但这也很难确定它的真实性,至多说它是各方音的比合  相似文献   

6.
我們研究汉語历史語音学,常常碰到的,就是对过去音韻学家所安排的資料如何认识的問題。这些問題之所以发生,倒不完全在于他们所用的說明工具不很清楚,而有些地方事实上是在于我們考察得是否全面,是否能接触到他們原来的审音基础而不是专从外表形式去看。问題很多,我现在就談談《切韻》里面所謂“重紐”的問題。这个問題直到现在还相当令人困惑,还沒有好好解决,我現在就略談一下。本文的內容分三部分,首先是說明《切韻》重紐的性貭和分类的根据,其次是說明重紐的来源和分类的例証。最后則涉及过去等韵学上的一些有关的问題,然后对三等韵和重紐的拟音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一“重紐”是指《广韻》(即《切韻》)某些三等韵中同是开口或同是合口有两套喉牙唇(喉音、舌根音、双唇音)声母的字。根据陈澧反切系联的原則,《切韻》同音字不分两切語,其两切語下字同类者則上字必不同类,上字同类者下字必不同类,“重紐”的反切上字同属一类,它們中間的差別只能从韻母方面去寻求。  相似文献   

7.
《广州音说》是陈澧专门讨论广州话语音特点的一篇论文。从陈澧的生平经历可断定《广州音说》所据之"广州方音"正是当时的标准省城音,文章所讨论的语音特征,大致反映了19世纪初期至中期的广州话概貌。《广州音说》是陈澧在考证韵书切语过程中,以广州音为参照,"以隋唐韵书切语核之",逐渐积累形成对广州音特点的认识而成文的,其成文时间应为《切韵考》之后,大致与《东塾初学编·音学》同期或稍后。通过比较考察《广州音说》所列举"广州方音合于隋唐韵书切语为他方所不及者"的五项语音特征,发现广州话存在浊上变去的发展趋势。在共同语的影响下,广州话原读阳上调的浊上字先出现文读音,形成阳去阳上文白两读共存的过渡阶段,然后阳去调文读音逐渐覆盖阳上调白读音,完成浊上变去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博雅音》声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雅》原名《广雅》,隋避场帝扬广讳改名《博雅》。《博雅音》是曹宪为《广雅》作所的音释。曹宪,扬州人,生卒年不详。关于《博雅音》的撰写年代,周日唐书·儒学传》卷一百八十九载:“……宪又训注张揖《博雅》,分为十卷。杨帝令藏于秘阁。”据此,知《博雅音》写成于隋大业年间,即公元前605年~公元617年之间,仅比陆法言于公元601年写成的《切韵》时代稍晚、这样,《博雅音》不仅是研究隋、唐时期语音的重要资料,而且是印证《切韵》音系的重要材料。关于《博雅音》音系,已有厦门大学黄典诚先生作过整理,但黄先生的主要兴趣在…  相似文献   

9.
《康熙字典·贝部》:“,《篇韵》音躉(dun),别寄异物也。亦书作趸。”《中华大字典》在“”字下注“东本切,音躉,阮韵。别寄异物也。[见《篇韵》。]”《中文大辞典》、《大汉和辞典》亦均据《篇韵》音“躉”。查《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有的学者的观点,指出《切韵》去声的“祭,泰,夬、废”四韵无平上声相配是上古音发展到中古的结果,并不能暗示它们至《切韵》仍带辅音韵尾;相反,各种材料都证明它们在《切韵》中乃至《切韵》以前已是-i尾韵。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对《礼部韵略》异读研究的方法及异读语音层次做初步的探讨。首先 ,确立利用异读来源考察异读语音层次的方法 ;其次 ,以此为标准 ,将《礼部韵略》异读的语音层次大致划分为 :前代经典中的读书音 ,前代字书、韵书的音切和反映宋代时音的音切三类。  相似文献   

12.
《广韵》末附《辩字五音法》云:“凡呼吸文字即有五音.唇声、舌声、牙声、喉声、齿声等:一唇声并饼(唇声清也)二舌声灵历(舌声清也)三齿声陟珍(齿声浊也)四牙声迦,(牙声浊也)五喉声纲各(喉声浊也)。”此《法》出于何时,已不可考,而曰“五音”,不言“七音”,至迟当在郑樵刊表《七音略》之前。考孙愐《唐韵序·后论》云:“切韵者,本乎四声,……必以五音为定,则参宫参羽半徵半商.引字调音,各自有清浊”,这里虽有“半徵’.“半商”之称,尚无“七音”之名。吴敬恒说:“《辩字五音法”者,六朝时候古等韵字之七音也”。可见由来远矣。六朝人审音甚精谛,至隋唐,韵书蜂出.等韵之学空前发达,许多音理问题的探讨臻于完善。孙愐的《唐韵序》正是在这种形势下产生的,《序》云:“切韵本乎四声”,又云:“引字调音各自有清浊”。他先说“四声”是切韵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文选》李善注的音切所作的声类考订。由于李善注《文选》的年代距《切韵》刊行之时不过七十年,因而是研究《切韵》和初唐语音的重要资料。本文经考校与筛选,收集了李善音注的直音和反切共1500余条,采用了系联法与简单枚举归纳法进行整理,初步得出李善音系统有36声类。其声类特点如下:唇音尚未分化出轻唇音;舌音除泥、娘二纽外无别外,其余可分端、知二组,但有少量类隔现象;精、庄二组有少量混切,从、邪个别混切,船、禅无一相混。关于李善音声类的性质,经初步比证考订。可以推断,李善音是契合南北两地官音的读书音。  相似文献   

14.
关于《切韵》音系的性质,学术界至今仍争论不休。为此从我国特有的历史语言现象入手,根据颜之推《颜氏家训》中的记载,并结合儿童语言习得理论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切韵》音系是经过当时大儒整理的内部统一的读书音系统,即隋唐雅言。  相似文献   

15.
《切韵》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基础,其音系性质的判定则关涉汉语音韵学的理论依据,因此对音系性质的考证始终是《切韵》研究的重要方面。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切韵》性质研究在当代呈现出新的特点,侧重于现当代研究,以廓清研究发展脉络为目的,主要从《切韵》性质的认定、《切韵》性质研究的材料和《切韵》性质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结合具体论著对此进行多角度梳理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6.
曹宪是隋唐之际重要的《文选》学家,他和他所培育的弟子李善等人共同把《文选》学推向了高峰.由现存于日藏《文选集注》中的曹宪《文选音》条目,可以看出曹宪为《文选》注音喜好标新立异,而《文选音》佚失的原因在于注音依据的是扬州音而不是以《切韵》为代表的洛阳音,加上其注音本身多有谬误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一九六二年五月十五日,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初版刘序》之后加了一条附注,全文如下: 关于卢以纬氏的文法著作,大白先生早就提到《助语辞》,我们年来略事收集,开承朋友们帮助摄影、抄录,已经得到四种本子。其中三种都是以“助语辞”为名:(1)明代出版的《新刻助语辞》,见胡文焕编的《格致丛书》,书前有万历壬辰年(公元1592年)胡文焕氏《助语辞序》;(2)清代出版的《音释助语辞补义》,康熙丁酉年(公元1687年)版,也录胡文焕氏《助语辞序》;(3)日本出版的《重订冠解助语辞》,享保丁酉年(公元1717年)版,也录胡文焕氏《助语辞序》。这些名为“助语辞”的书,都是卢  相似文献   

18.
《文心雕龙》对《易传》的文学价值进行了多方面论述。刘勰认为文学的本原是道,文学的作用是明道,他提出的"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以明道"这一重要命题,正是总结《易传》对《易经》的阐释所做出的概括。他认为《易传》释经不是简单的转述与琐碎的注解,而是精心创造并广泛使用了"丽辞",既多用对偶,又注重协韵,是文章的典范。他认为,《易传》在文章体裁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论、说、辞、序几种文体的产生,都与《易传》有着直接关系。他还论证了《易》象的意义,评价了《易传》的语言,分析了《易》的事象,既揭示了《易传》的文学贡献,也体现了作者的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9.
《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是最能反映《礼部韵略》原貌的重要资料之一。据我们初步调查,传世的《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主要有七种不同的版本,它们都没有经过细致校勘,各有衍误讹夺,尤其是不同版本间若干小韵在反切、又音上的差异,给利用该书研究宋代语音史和宋代韵书史带来了很多不便。我们旨在校正学者们常用的南宋绍定本又音之误,共勘正错讹532处,限于篇幅,仅选取40个颇具代表性的例证,按韵逐条详证。  相似文献   

20.
郑樵《通志·校雠略》"书有名亡实不亡论"云:"……李舟《切韵》乃取《说文》而分声,《天宝切韵》即《开元文字》而为韵,《内外转归字图》、《内外转钤指归图》、《切韵枢》之类无不见于《韵海镜源》。……"有的学者据此认为《韵海镜源》是比较可靠的早期韵图形式,把《韵镜》类韵图的产生时间上推到中唐时期。对此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