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绩与官声     
《史记》和《资治通鉴》,各记叙了有关政绩与官声之间关系的一件有趣的事,内容相似,形式相近,结果却大不相同。《史记》中记载的是齐景公时的事——晏子被齐景公派去治理东阿,三年后被召回,受到严厉批评,原因是晏子治理东阿时官声不佳,有负国君期望。面对景公盛怒,晏子没有分辨,而是请求再治东阿。一年后,晏子在官员的考核中被评为优秀工作者。景公很惊讶,询问取得成绩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次,景公问晏子:“古之莅国治民者,其任人何也如?”晏子回答说:“……人有不同的才能,而不同才能的人只能任用他办一方面的事,不可能苛求他什么事都能取得成功。倘若对人才的要求没有止境,即使是智慧再高的人也无法满足要求……因此,用  相似文献   

3.
牛津 《决策》2012,(1):74-75
成为领导后,位置越高,获得真实信息的能力就越弱,被下面人哄骗的机会就越多。如果下属掌握了劝谏的艺术和技巧,就会获得领导的信任,成为领导的左膀右臂。他辅佐了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董事长",由于晏子节约简朴又努力工作,在齐国受到人们的尊重。善于向领导推销自己齐景公即位之初,对晏婴并未重用,只是让他去治理东阿。晏婴一去就是三  相似文献   

4.
齐景公喜爱猎鸟,于是派遣烛邹负责养鸟事宜。可是,烛邹却让鸟飞掉。景公勃然大怒,遂叫属下官吏准备杀烛邹。晏子说:“烛邹犯了三种罪行,可不可以请您先让我将他的罪行列举进来。然后再根据他的罪行杀他?”景公说:“可以。” 于是晏子把烛邹带上来,并  相似文献   

5.
<正>晏子治阿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虽然已过去了2000多年,但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目前依然存在,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分析,并从中得到感悟和启发。晏子治阿的遭遇齐景公刚即位时,派晏子去治理一个叫东阿的地方。自从晏子到了那里,齐景公就不断地听到人们对晏子的怨言。刚开始,齐景公还不以为然,但时间长了,便有些按捺不住了。果然,到了第三年,齐景公就把晏子召来痛斥了一番,认为他治阿不力,甚至是越治越乱,以至于很多人都对他产生了不满。  相似文献   

6.
<正> 《晏子春秋》中有一则“晏子使楚”的故事,说的是:齐相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想羞辱他,便在酒酣之际由两名官员缚来一人见楚王,说这是个齐国人,因偷东西被抓。于楚王问晏子:“齐人固善盗乎?”晏子不慌不忙地说:“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  相似文献   

7.
晏子与车夫     
正晏子(名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齐国宰相,历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40余年,在内政外交上都有建树,堪称一代贤相。孔子曾称赞他:"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晏子虽然才识过人,但是身材不高,其貌不扬。据《晏子春秋》记载,晏子曾经出使楚国,楚王见他个头矮小,接连三次要羞辱他,但是,晏子头脑灵活,能言善辩,他的巧妙应对,使得楚王自讨没趣,既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也捍卫了齐国的体面。  相似文献   

8.
部下的责任     
景公问于晏子:“忠臣之事君也何若?”晏子对曰:“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公不悦,曰:“君裂地而封之,疏爵而贵之,君有难不死,出亡不送,其说何也?”对曰:“言而见用,终身无难,臣奚死焉?谋而见从,终身不出,臣奚送焉?若言不用,有难而死之,是妄死也;谋而不从,出亡而送之,是诈伪也。故忠君也者,能纳善于言,不能与君陷于难。”  相似文献   

9.
李国文 《领导文萃》2008,(23):54-58
明·无名氏的《翦胜野闻》载,“太祖视朝,若举带当胸,则是日诛夷盖寡。若按而下之,则倾朝无人色矣。中涓以此察其喜怒云。”  相似文献   

10.
刘建祥 《领导文萃》2006,(12):85-88
晏子利齿斥楚王齐国的大夫晏子奉命出使楚国。楚王得知后对手下人说:“晏婴是齐国专会卖弄唇舌的人。现在他要来了,我打算羞辱羞辱他,显一显我们楚国的威风。你们有什么办法?”大臣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阵,终于给他出了个好主意。于是,楚国在郢城东门旁连夜挖了个小洞。楚王吩咐守门的士兵:“齐国使臣来到时,把城门关闭,叫他从洞里进来。”第二天,晏子身穿破皮袄,坐了一辆旧车子来到东门外,要求开门进城。守城的士兵见是齐国的使臣,便指着旁边的小洞说:“您从这个洞口进来吧,绰绰有余,不用开城门了。”晏子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要是我上…  相似文献   

11.
毁誉     
季羡林 《领导文萃》2013,(3):114-115
好誉而恶毁,人之常情,无可非议。古代豁达之人倡导把毁誉置之度外。我则另持异说,我主张把毁誉置之度内。我主张对毁誉要加以细致的分析。首先要分清:谁毁你?谁誉你?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由于什么原因?这些情况弄不清楚,只谈毁誉,至少是有点模糊。我读到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最心爱的人,只有一只眼。于是他就觉得天下人(一只眼者除外)都多长了一只眼。这样的毁誉  相似文献   

12.
<正>《说苑-君道》中记载:有一天,齐景公宴请百官之后,同大家一起射箭取乐。每当景公射出一支箭,文武百官都会高声喝彩,即便脱靶,那些人也是"堂上唱善若出一口"。于是,景公便沉下脸,失望地叹息,扔掉了弓箭。事后,臣子弦章进来,景公对他说:"自晏子过世之后,十七年来没有人指出过我的过失。刚才射箭时,我脱靶了,那么多人竟然还一起喝彩!"弦章说:"这是各位臣子不贤的缘故,他们的才智不足以知道你的过失,勇气不足以触犯你的脾气。但是有一点,我听说‘国王喜好什么颜色,那么臣子就会穿那种颜色的服装;国王喜欢吃什么,那么臣子就会  相似文献   

13.
<正>《晏子春秋》有语: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这则故事告诉人们:晏子作为齐国的国相,每天上朝时,总是弊车驽马,车辆、马匹与职务十分不相称,看见令人觉得寒酸。一次,齐景公问他是不是俸禄太少,不够使用?晏子回答说,陛下恩赐的薪俸,不但足以养活臣下父、母、子三族众多家人,连诸亲好友也多多少少能照顾得到,所以,"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后  相似文献   

14.
全球交互网络滚雪球般地发展,使大范围的、大信息量的联系成为可能。高度发达的交通,使地球变小,小到我们用“地球村”来形容它。写《第三次浪潮》的托夫勒,潜心25年进行研究写出了他誉之为金盆洗手之作  相似文献   

15.
信任 下属 是领 导 者 有效 开 展 工作 的 前提 条件 之一 , 但 领导 者 对 下属 的 信任 应把 握一 定 的 度, 适 可 而止 。 领导 者如 何把 握 对 下属 的 信 任度 ,需 要认 真 对待 。笔 者 认 为 ,其 中当 有 “四忌 ”。 一忌 情感 之私 屏 蔽 公明 。 信 任是 欣 赏 ,  相似文献   

16.
正齐景公是春秋时期齐国君主,姜姓,吕氏,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他幼年即位,在位达58年。概括齐景公的一生,可谓幸运:本来没有成为国君的份儿,但由于哥哥齐庄公行为荒唐被杀自己被扶上君位;耽于享乐、赋敛无度、思想幼稚、宠信宵小,却依赖祖上齐桓公称霸诸侯的余威,并倚重晏子、司马穰苴这两个贤、智、忠、勇之臣而安享富贵,虽有亡国之迹却得以免于亡国之祸。但另一方面,齐景公坐视权臣田氏收买人心、倾覆姜氏  相似文献   

17.
傅小平 《决策》2010,(2):24-25
经过十几年的历练,我逐渐变得不说话了。在政府办我与另一个当秘书的同事被人家用三个字概括,他是“说不死”,我是“死不说”。  相似文献   

18.
史书记载:晏婴辅佐齐景公时,曾就用人问题向齐景公建议:“任人之长,不强其短;任人之工,不强其拙。”长与短,工与拙,相比较而存在。短中有长,拙中含巧。倘使用得当,就能达到“各专其能,各致其力。”其实“长”和“短”是一对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长”者换个环境有可能成为劣势,“短”调个位置或许就会变成优势。报载,某君被委派到一家亏损企业当厂长,任职三年,他不但摘掉了这家企业亏损的帽子,而且人均创利三万多元,一跃成为全市先进企业。当有人问及是什么原因促使该厂一改昔日窘境的,他出乎意料地答曰:…  相似文献   

19.
某君被委派到一家亏损企业当厂长,任职三年,摘掉了这家企业连续亏损的帽子,一跃成为全市先进企业。有人求其妙方,他出人意料答曰:“学会用人之‘短’是也。”原来,他一方面注重用人才,而另一方面又积极想法用人之短。爱吹毛求疵的,他派去当质  相似文献   

20.
一、“有胆有识”的皇帝继嘉庆登上帝位的是他的次子,大名旻宁,年号道光。此人在三十二岁那年(一八一三年),曾指挥宫廷禁卫军击败了攻占紫禁城的天理教首领林清,大得其父赏识,誉之为“有胆有识,忠孝兼备”,从此奠定了接班人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