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南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人曾经在漫长的历史上传承着古老的萨满教传统,和其他西伯利亚部落相比,布里亚特的萨满教形态要更为丰富和复杂。布里亚特人的神灵观和灵魂观、萨满的入门仪式、萨满服和萨满器具,以及萨满医疗的表现都很有特色。18世纪和19世纪,佛教和基督教开始在布里亚特地区传播,使得布里亚特萨满教中混合了佛教和基督教的要素,进而影响了该地萨满教的变化与发展。在苏联时期,无神论和反萨满教运动的冲击,使布里亚特萨满教实践和传承逐渐衰落。苏联解体后,布里亚特人的萨满信仰开始复兴,萨满教复兴嵌合在布里亚特民族文化复兴的背景当中,一方面表现为萨满传统的延续,另一方面体现为新创造的萨满教形式。  相似文献   

2.
蒙古人信奉三种宗教 :佛教、萨满教、基督教。① 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常被称为喇嘛教的藏传佛教。萨满教则是一个蒙古人自己使用的术语 ,它是一个他们的包括祖先崇拜非佛教的民族宗教 ,但就严格的意义而言则是一个含义不准确的名称。萨满教的信仰与实践已被广泛地溶入佛教之中 ,但在小范围内它们仍独立地存在 ,尤其是在布里亚特人中间。基督教是由天主教传教士小规模地引入内蒙古的 ,而东正教与新教传教团则在卡尔梅克与布里亚特人中间取得了成功。笔者对基督教在当今俄罗斯与中国的蒙古人中间存在的范围有多大不甚了了。但在外蒙古 ,即当今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摩尼教在回鹘中的传播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鹘(初为回纥)是我国维吾尔族古代的一种族称。维吾尔族最早信仰萨满教,其后信仰摩尼教,后来又曾信仰佛教、袄(xiān)教(即琐罗亚斯德教,亦称拜火教)和景教(基督教聂斯脱里派),只是在公元十世纪中叶以后,喀喇汗朝(亦称黑汗王朝)境内的维吾尔族始改宗伊斯兰教,至十七世纪初叶,新疆的维吾尔族才全部信奉了伊斯兰教。以上这些宗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促进维吾尔族社会和文化的发展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本文  相似文献   

4.
裕固族族源是裕固族历史研究中有争论性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史诗<尧熬尔来自西至哈至>及有关历史文献的研究,认为,现代裕固族是由甘州回鹘的后裔撒里维吾尔人和后来东迁此地的吐鲁番、哈密维吾尔人以及安西维吾尔人在甘肃境内汇集融合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裕固族源于古代回鹘和蒙古。裕固族中的回鹘支系是比较清楚的,尤以古代回鹘汗室氏族“药罗葛”、“夜落纥”后裔的一部分为主体;裕固族源流中的蒙古支系,一般只说蒙古西征以后,一部分蒙古部落入居撒里畏吾地,而其具体情况,不甚了了。本文正想就裕固族源流中蒙古支系的由来、演变及其重大影响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回鹘文为我国维吾尔族在公元9~15世纪左右信仰佛教时期使用的一种文字。用这种文字创作、翻译了大量的佛教文献,形成了长达五六百年之久的回鹘佛教文化。回鹘文《金光明经》自发现以来,一直是世界突厥学家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其研究丰富了我们对回鹘佛教文化、回鹘语文的知识。本文为对此回鹘文佛经第八品的拉丁字母转写、汉译文和注释。  相似文献   

7.
萨满教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不仅对裕固族的历史文化具有根深蒂固的影响,而且形成一种传统思想意识贯穿在裕固族的民间文学当中。一万物有灵是萨满教的核心思想,其中自然崇拜要推首位,天地、日月星辰、山水树木是  相似文献   

8.
达斡尔族人民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以狩猎和农业为主,渔业较发达。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大部分信仰萨满教,少数人信仰喇嘛教。历史上达斡尔族民间信仰萨满教。萨满教以其神职人员被称为“萨满“而得名。它是以万物有灵思想为基础,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的多神信仰为内容,以一定的祭祀活动为表现形式的原始宗教。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少数民族信仰宗教的情况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中,不少民族信仰宗教。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的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萨满教、东巴教、道教、东正教等。其中佛教在我国已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道教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伊斯兰教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天主教和基督教则主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才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回鹘是维吾尔族与裕固族的祖先。在历史上,回鹘与吐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发生过密切的联系。在历史上,藏族对裕固族的形成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今日裕固族中还包含了不少的藏族文化成分。藏族文化的影响在如今的河西回鹘-裕固族身上能够十分明显地得以考证。藏族语言、藏传佛教、民间文学及生活习俗对河西回鹘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裕固族母权遗俗初探贺卫光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祁连山北麓及河西走廊中部,即今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总人口仅一万余人。历史研究表明:裕固族主要源于古代回鹘民族和古代蒙古族,而且在很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就在2...  相似文献   

12.
一公元8、9世纪左右回鹘人西迁到新疆塔里木盆地后,在当地原居民族(即古代焉耆——龟兹人,古代和田人等)的影响下,逐渐从游牧转入定居的农耕生活,发展了城市和商业贸易,在文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逐渐舍弃在漠北时期信仰的摩尼教接受了佛教,用回鹘文翻译了大量的佛教经典。公元10世纪时伊斯兰教开始传入塔里木盆地南缘城市的喀什,到公元15世纪左右该教已  相似文献   

13.
回鹘是一个以善于兼容外来文明而著称的民族,不论其宗教信仰还是文学创作,都深受外来文明的影响。他们先后信奉过萨满教、佛教、摩尼教、景教、祆教、道教和伊斯兰教等,差不多涵盖了古代亚欧大陆曾经流行过的所有国际性宗教。这些宗教的流行,对古代回鹘文学影响甚巨,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为数众多而丰富的古代回鹘文宗教经典与文学作品为这一研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8世纪后期,世为游牧民的回鹘人接受了摩尼教。9世纪迁徙到塔里木盆地之后,他们依然是摩尼教的狂热崇信者。不过在10世纪11世纪之交,回鹘君主放弃对摩尼教的支持,转而皈依在塔里木盆地据有主流地位的佛教。高昌故城α寺院对回鹘摩尼教的命运具有象征性的意义。那里曾经是一座繁盛无比的摩尼大寺,但随着983年回鹘君主开始对这座摩尼寺展开迫害,最终在1008年将之改建为一座佛寺。目前尚待研究的是摩尼教徒如何转化为佛教徒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探讨的主题所在。出土于昔日的α寺院遗址的古回鹘语写本*U 9271,记录了摩尼教与佛教并立时期回鹘高昌国的信仰状况,其中神职人员的员数和捐施品数量的多寡,业已显示摩尼教在衰落而佛教恰在欣欣向荣之际。不过,文书也体现出当时两大教团仍然由同一官方功德主或平信徒集团资助,在α寺两教和平共处,既有竞力角逐、彼此压制,也有融合之势。 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充分占有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现代裕固族文化中的狗崇拜现象及其与古代狼图腾崇拜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裕固族的先民回鹘人有以狼为图腾的习俗,其产生背景是出于对狼深深的恐惧。狗作为先民们的最早饲养和支配的家畜,是战胜狼群危害的重要工具,于是有了先民的对狗的崇拜。现代裕固族狗崇拜传说故事都与婚俗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回鹘是敦煌历史上比较重要而富有影响的古代民族之一。他们在这里有过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历史活动,并在这里留下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举其要者主要有敦煌石窟出土的古代回鹘语文献、回鹘文木活字、回鹘人在敦煌莫高窟和安西榆林窟开凿的佛教石窟和游人香客于石窟壁面上题写的回鹘文题记。这些对研究古代回鹘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证明,辉煌灿烂的古代敦煌文化是包括回鹘人在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17.
蒙古文化研究丛书《宗教》 ,宝力高教授著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 0 0 3年 8月出版 ,约72万字。本书分上下两册 ,上册论述了蒙古族萨满教 ,内容主要是蒙古族萨满教的产生、职能、法器、服饰、行为、神灵系统、萨满教风俗和萨满教文学等 ;下册论述了蒙古族佛教 ,内容主要是佛教起源、印度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入和传播、“三宝”、佛教教义、佛教部派、宗教改革、寺庙经济、神佛系统、佛教文学、佛教文献、佛教文献翻译、佛教史学和佛教风俗等。在本书中 ,作者通过对蒙古族萨满教和佛教的深入研究 ,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蒙古族的宗教文化、哲学神学…  相似文献   

18.
驯鹿鄂温克人信奉的萨满教,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之大成,以万物有灵的信仰为其思想意识的基础。萨满教文化作为驯鹿鄂温克人传统文化的核心,渗透于他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9.
唐宋时期是龟兹佛教的另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由于中原和龟兹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紧密,汉传佛教对龟兹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时期龟兹地区的汉传佛教菩萨信仰不仅包括弥勒、地藏、观音、大势至和文殊等菩萨信仰多种类型,而且内涵有所发展和演变,并与中原地区保持一致。艺术风格上,既有中原艺术的因素,又具有龟兹艺术传统的延续,更体现了回鹘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20.
目前,广东各民族人民中存在的主要宗教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和原始宗教。汉族人民中信教者人数不多,主要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少数人信仰佛教。伊斯兰教在回族人民中传播,道教和原始宗教则在其他少数民族中流传。现将各种宗教在广东各民族中流传分布的源流情况,简说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