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参与式社区共管是社区村民、政府、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和保护的治理模式.参与式社区共管沿袭治理理论的价值和精神,推动着传统封闭式、排外式的森林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力图构建参与、分权、多中心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区居民自治水平和自治能力一直是学界所关注的议题.以湖北公益创投实践活动为个案,引入赋权理论视角,讨论了社区建设困境及出路,认为社区“失权”是居民自治水平低下的主因,而随着制度、经济、技术与心理维度上外部赋权的介入,能够利用社区公益组织载体,有效激发社区自我赋权,从而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本文通过回顾社区建设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状况,就其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并根据社区人的发展要求,认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可以从制度层面、行动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4.
社区作为现代社会中的基本构成单位,其文化层面上的架构和完善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为了满足人性中对于文化的追求以及生活中的精神需要,人们对于社区文化的要求已经在向更高的层面上追求,要求适应社区的特有文化氛围和格调.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成为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新型社区文化的认定;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之必然以及构建"以人为本"的新型社区文化之理念与实践的角度切入进行探讨,以期对其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过程中,社区融入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包括经济生活的融入、社会日常生活的融入和社会心理层面的融入等.社区融入的过程是通过社区支持来实现的,社区支持作为一种新的支持力量,正向失地农民的日常生活渗透.在社区构筑失地农民的就业支持平台、生活支持平台和精神支持平台,可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审视下,论述了社区建设应"以人为本".通过回顾社区建设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状况,就其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笔者自己的看法,并根据社区人全面发展的要求,提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可以从制度层面、行动层面和意识形态层面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7.
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证明,经济增长并不能自动地惠及穷人.经济增长过程中可能伴随着环境恶化、腐败和收入分配不公平等问题.亲贫式增长战略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赋权于民是亲贫式增长的支柱.为了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需要在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治理机制中嵌入自下而上的社区驱动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政府、市场和社区三位一体的经济转型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村改居"社区中的邻避冲突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势必影响到"村改居"社区的治理甚至社会和谐稳定。"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的产生,既有居民个体的原因,也有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方面的原因。要有效治理"村改居"社区邻避冲突问题,在理念层面要注重政策之"公"和社区营造;在制度层面要完善民主参与、风险评估和利益补偿等制度;在机制层面要适时合理地选址、规范利益主体间的行为互动等。  相似文献   

9.
城镇退休职工从单位养老模式向社区养老模式的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袁彦鹏 《东岳论丛》2006,27(3):33-40
单位制的部分解体、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断弱化等一系列的外生因素使单位养老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促成了对养老模式的根本变革。纯粹的单位养老,过渡状态的社区养老,完全意义的社区养老则是目前出现的比较复杂的养老模式的局面,社区养老对单位养老的渐进替代是可供选择的变革路径之一。制约退休人员实行社区养老的因素,既有制度层面的问题,也有社会层面的问题,还有观念意识层面的问题。通过比较分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增加财政投入,渐进式推进改革,减少改革过程中的摩擦是由单位养老转向社区养老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甘肃城市社区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建设是近年来中央政府在全国推动城市基层政治体制改革的措施,社区组织是社区建设中的基本工作方式,它在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中证明了其在解决现代社会中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有效性.随着社区建设在全省的全面展开,如何使它成为促进我省社区发展的力量,通过社区组织调动和充分利用社区内外的资源,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增强社区凝聚力,最终促进社区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进步,是我们目前要面对而且是必须要解决的现实课题.本文通过对全省社区组织发展现状的考察,对这种基本方法的实际应用、发挥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从"单位"到"社区"--困厄还是出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单位制构成了我国城市社会特有的社会组织整合机制.它的存在有其历史原由和现实依据.单位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它的刚性结构与非制度化行为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在一定层面上构成了现代化的阻碍.从单位到社区,由单位组织到社区组织的发展,代表了现代化的基本走向,而我国的现实国情在社区建设的层面却有可能使社区变成一个新单位.从单位到社区本是现代化的出路,却依然在困厄中徘徊.单位与社区问题的背后是国家与社会关系错综复杂的逻辑,单位的社区化改革表明了国家的市民社会走向,尚须我们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创新与启示——以北京鲁谷社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街道办事处作为城市管理体制架构中的重要一环,其制度规定和实际职能在社会发展、时代变迁中面临着改革.北京鲁谷社区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打破原体制框架,在街道层面进行全方位的体制改革,探索出一条社区改革的新思路,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社区建设积累了经验,成为我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一种路径选择,具有积极的启示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理念、制度、技术:三维视角下我国社区矫正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矫正代表行刑发展的潮流与趋势.应从理念、制度、技术三个维度完善我国的社区矫正.理念层面,应确立行刑人道、行刑社会化、恢复性司法、行刑民主等理念,以消除社区矫正的观念障碍;制度层面,应完善刑罚体系,完善假释制度,扩大社区矫正适用范围,建构科学的执行制度,以克服社区矫正发展的瓶颈;技术层面,应实施社区矫正矫前调查工作,建立社区矫正评估体系和风险控制机制,以增强社区矫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蔡驎 《中州学刊》2005,(1):107-109
社区是城市和城市化社会中的一种开放的、以居民为主体的"应当存在"的地域共同体;社区的形成是社区建设的结果,社区建设的本质在于社区组织化;社区福利是社区组织化的核心内容,它在社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而愈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学习型社区建设与城市社区建设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型社区建设是有效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 ,它第一次把社区教育由社区服务层面推进到社区建设层面 ,以学习育人为动力促进社区建设的新发展。本文以学习型社区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创新为主题 ,着重从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社会背景、基本内涵方面分析社区居民教育与参与的社区功能。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主题是独具特色的 ,但其内容还需理论和实践的检验 ,社区教育有待深化。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赋权与农村绿色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媒体的兴起给传统的赋权理论带来了巨大的张力,也促进了新媒体赋权理论的诞生。新媒体赋权给农村绿色社区建设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启示。研究表明,新媒体的透明性、脱域性等特征促进村民信任感、成就感、归属感等社区情感的培育;媒介近用权保证村民随时随地获取绿色社区建设的信息;媒介框架塑造的媒体奇观吸引村民乐于参与绿色社区建设;自媒体促进了绿色社区有效奖惩机制的形成;媒介受众对象的设定促进了绿色社区建设的资源链接与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7.
当前,创新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已经成为现实发展的迫切需求。它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外源性推进和社会自下而上的内生性驱动共同作用的结果,已有改革构想和实践模式变革的焦点在于街道层级的调整和社区组织原则的改变。为保证行政管理职能、公共服务职能和自治职能在区政府———街道办———社区三级之间形成最优定位,必须对政府参与与社区自治的关系等三个核心问题进行厘清。在未来优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中,应重点关注两方面建设:在街道层面,建设的重点是服务流程科学化;在社区层面,建设的核心是为社区居民搭建畅通广泛的参与渠道和平台。  相似文献   

18.
社区与基层法定社区——关于社区建设之对象实体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概述了社区范畴的由来和历史发展,进而阐明我国城市社区建 设中的“社区”亦或社区建设的对象实体主要是指基层法定社区,它在我国城市现阶段主要 表现为区、街道、居委会三级辖区共同体所构成的社区体系。基层法定社 区是基层社区和法定社区的结合体;基层法定社区在我国城市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实践中具 有独特地位。并且分析了把区、街道、居委会三级辖区共同体纳入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范 围与发展居民自治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当前社区治理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社区治理中的“三重关系”困境;二是社区治理中的“三个失灵”.而这两大问题的核心是各个行动主体间彼此分割且主体内部碎片化,难以达成有效合作.合作治理的本质就是各个治理主体间及内部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彼此取长补短,共同参与.所以,合作治理是突破当前社区治理困境的必由之路,也是社区治理的发展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20.
高红 《社会科学》2021,(9):79-90
社区营造是克服社区公共性困境、实现社区治理创新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社区公共空间是促成社区营造取得成功的核心要件,其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社区自组织、社区集体行动、社区资源禀赋六个因素呈现组合效应,形成"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度的社区营造路径。社会组织是社区营造最有效的行动主体,政府是社区营造主要的推动力量。为实现"自下而上"的社区营造理想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注重社区公共空间培育、加强政府对社会组织赋权增能是我国社区治理创新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