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现代史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第一次是1924年到1927年的合作,这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第二次是1937年到1946年的合作,这次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由于有上述两次合作,才有现在的国共两党第三次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 在“一国两制”战略决策的指导下,一九八四年中英双方达成了关于香港问题的协议。台湾问题虽然在性质上与香港问题不同,但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也适用于解决台湾问题。这无疑为国共两党实现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绘制了一幅切实可行的蓝图。一、对国共两党前两次合作的简約回顾中国共产党创立不久,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曾与中国国民党进行过第一次合作,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北伐战争,打败了北洋军阀,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这次合作所以能够形成,具有多方面的主客观条件。从政治基础来看,其中反对帝国主义列强蚕食中国,反对军阀封建割据,是国共两党当时的共同任务,构成了两党结成联  相似文献   

3.
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需要国共两党的努力和合作。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成功地实现了两次合作。两党尽管各自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纲领不同,政权性质不同,但为了同家民族利益,国共双方以民族大义为宗旨,在共同抗日基础上建立了合作关系,并能坚持以至于取得胜利。历史发展到今天,祖国的和平、发展与统一,是任何政党都无法抗拒的潮流。而国共再次合作是祖国统一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从近几年里国共两党政策的调整中,我们也看到这种合作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遗留问题,中国共产党确定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方针。在此后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中,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大致方针和具体政策不断充实和日臻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一、国共两党进行第三次合作,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于人为的及历史的原因,台湾与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七年的第一次大革命,是以国共两党的合作开始,而又以国共两党合作的破裂告终。但历史证明了国共两党合作下的第一次大革命的胜利发展,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国共两党的合作是历史的必然,这在当时国共两党都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共同愿望走到了一起。那么,国共两党合作问题是什么时候提出来的?它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呢?本文试图从叙述中国共产党确定同国民党合作问题的经过,说明国共两党的共同认识,合作是为统一中国、实现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之需要。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曾经有过两次合作。每次合作,都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能否随着历史的进程“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的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呢?这是学术界所关注的问题。 国共两党两次合作、两次分裂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双方竭诚努力,国共两党仍有实现合作的可能性。本文拟通过前两次国共合作的回顾及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总结,谈谈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五年八月,我国各族人民经过八年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最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的条件下进行的。没有国共两党的合作,没有以国共两党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对日作战,因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武器。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回顾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探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点,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战略决策。抗日救国、团结御侮,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宗旨。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开创全民族抗战新局面、保证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的“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方针的实施,推动了西安事变的爆发及其和平解决;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又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形成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9.
在1921年6月至1923年10月,马林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国的正式使者,对中国革命有两大贡献:一是帮助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促成了“一大”的召开;二是提出国共两党间的合作政策,促成了两党的党内合作。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但是由于国共两党在抗战中主要是政治和军事合作,其政治、军事策略方面存在的差异和统一,在抗战中呈现出微妙复杂的情况。因此,本文仅就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政治、军事策略作分析、比较,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展示由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采取正确的策略,使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也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力量。  相似文献   

11.
国共合作的历史与前景张晖颖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发展,得益于先后产生的两大政党──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和无产阶级的中国共产党的极大推动。这期间,代表对立阶级的国共两党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利益,曾有过两次合作,成为两党历史发展轨迹上的交叉点,对整个民族、国家的革命事...  相似文献   

12.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开创全民族抗战的新局面,保证抗战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又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众所周知,一九二七年七月以后,一度合作共事的国共两党,势不两立,兵戎相见。经过十年复杂曲折的斗争,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事,携手抗日。那么,十年干戈怎样化为玉帛,十年仇敌怎样化为友朋?探讨中国共产党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及其历史经验,对于推动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不无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民伟大的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由于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斗争,由于各界同胞要求抗日救国的舆论的高涨,由于国民党爱国将领强烈反对“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由于“八·一三”事变后日寇的侵略直接伤害了蒋介石集团的利益,方使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现在重温这次合作,不仅对我们理解“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很有益处,并且对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结这次合作的特点给我们以启示,国共两党为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有必要在“一国两制”的原则基础上进行新的长期合作。  相似文献   

15.
台湾是中华民族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新中国成立伊始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就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台湾当局政治立场的转换 ,我国政府调整了对台方针 ,由武力解放台湾转而展开国共两党谈判 ,和平解放台湾。之后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和平统一祖国。本文回眸了这一段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史上,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两次合作。现在,中国共产党努力争取实现和国民党的第三次合作。国共两党每次合作,由于国内外形势和历史条件不同,合作的内容和形式也不同。而适宜的合作形式是国共合作的重要前提之一。总结前两次国共合作的经验,探索第三次国共合作的可行形式,对于  相似文献   

17.
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黄埔军校的历史地位周兴梁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人和苏联顾问的帮助下,于1924年6月亲自创办的革命军官学校。它初名黄埔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是首次国共合作的产物,国共两党都曾选派重要干部到军校任职。黄埔军校曾...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曾经进行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产生过很大的政治影响,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在我们为完成祖国最后统一大业,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斗争中,总结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次合作的经验,对于促进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第三次合作,对中华民族同心同德,万众一心来建设具有高度民主、高度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与祖国和平统一林桂英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每次合作都对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又“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为了实现这一伟大历史任务,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20.
易俭如 《老友》2009,(5):8-10
在当前海峡两岸冰雪消融,进入春暖花开的时节,人们情不自禁地怀念过去曾为国共两党握手合作、化干戈为玉帛,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奔走呼号的仁人志士。原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就是对此作出卓越贡献的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