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构建地质旅游开发中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地质旅游科学开发与保护,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合理有效地引导地质旅游产业空间布局科学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重要保证.区域地质旅游开发必须坚持公平性、有效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等生态补偿原则,确定生态补偿的主客体、范围、标准及方式,构建地质旅游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以促进生态补偿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推动区域间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地质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产业化开发是充分发挥地质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地质资源的特殊性,其产权不像酒店、人造景点产权那样清晰,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障碍比较多。因此,深入研究地质资源旅游开发的类型及产业化问题,有助于认识、细分地质资源的性质和旅游价值,为科学、高效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多种选择。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地质情报与地质资料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新的需求下,地质情报与地质资料的社会化势在必行。本文就我国地质情报与地质资料的社会化工作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4.
神东煤炭基地煤炭资源开发与区域环境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炭资源开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问题,调查分析了神东煤炭基地由于煤炭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现状,针对神东煤炭基地实际,提出了改进采矿方式、煤炭地下气化、塌陷土地复垦、煤矸石综合利用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同时提出了解决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只能走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同步开发和保护之路,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老路,即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类活动对库区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如今,当人类有意识地对库区自然景观进行大规模改造时,从环境考古的角度研究三峡库区远古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互动、三峡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三峡地区聚落遗址与生态经济、三峡库区水文资料的研究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新形势下认识库区人地关系,合理保护、规划和开发库区资源条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石油地质与开发档案自身形成过程中具有价值的二重性,即保存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也因其具有自身价值和转化价值的统一性,揭示了石油地质开发档案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论是保存价值,还是使用价值,都证实了石油地质与开发档案价值的惟一性。这种价值的惟一性是由其本质特征—原始记录所决定的。因为这类档案是真实的、客观的和确凿的历史印记,是其他各种文献无法代替的。  相似文献   

7.
日本森林浴基地开发特色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浴基地通常拥有多个森林浴步道、基础设施较为齐全,是能提供多种森林旅游产品以达到改善身体状况等疗效的森林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推动下,城市人口剧烈增加,城市“生态贫困”现象日益严重,走向大森林、回归大自然的森林浴旅游成为都市人的新追求,森林浴正是依托森林浴基地开发的保健旅游活动.日本是森林浴基地开发的先进国家,文章通过对日本44个森林浴基地的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分析,总结了日本森林浴基地多类型的开发模式、专业化的运营措施和个性化的产品策略等特色,对中国正在发展的森林浴旅游有典型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异地扶贫是青海扶贫“三大工程”之一。目前该工程在海西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效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总结海西异地扶贫的成功经验 ,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做好下一步异地扶贫工作、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一、基本情况和扶贫现状(一 )土地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海西地域广袤 ,土地资源丰富。在 2 .47万平方公里 (2 47.2公顷 )的细土带内 ,有宜农土地 3 6.63万公顷 ;除已开发的 6.3 3万公顷外 ,尚待开发的还有 3 0 .3万公顷。按土壤、水文、地质、水源、肥力、排灌条件等指标定级分类 ,其中 类 1 .84万公顷、 类土地 9.74万公顷、 类…  相似文献   

9.
隋丽华 《阴山学刊》2001,16(6):58-59
本文就石拐矿区长汉沟煤矿勘探时期地质资料和矿井生产时期实地揭露的地质状况做一分析对比,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探讨矿井生产受其影响的程度,以期能为将来的勘探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本在论述广东番禺莲花山区性质、地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本区地质、地貌因素对石景等各种旅游景点的形成或分布的控制作用。对进一步综合利用和开发本区的旅游资源,开展地学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初步的论证。  相似文献   

11.
开发江西地质旅游资源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地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按地质成因,江西地质旅游资源包括:地貌旅游资源、地质构造旅游资源、水体旅游资源、矿业旅游资源。加快“三山”“一线”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江西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油田科技成果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科技成果档案是在油田一系列科研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用以描述油田科技应用、科技发展、学术研究、生产过程的原始记录。具有原始凭证性、科学性、现时效益性,它所含有的大量的科技信息,是对油田地质情况、勘探开发情况、科技力量、生产情况等综合信息的反映,成为科研生产人员进行研究,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依据,进而推动油田科研生产的发展。油田科技成果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指随着石油行业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和网络化程度提高,在高科技技术支持下,使大量纸载档案信息(包括石油地质、勘探、开发、测井、采油等信息),转化为电磁波的…  相似文献   

13.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晶  刘舜青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3(9):124-127
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岩溶分布区,贫困和环境退化纠缠在一起,形成"生态脆弱-贫困-掠夺式开发-环境退化-更贫困"的恶性循环,导致"三农"问题更加突出;在适宜区域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这种恶性循环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贵州独特的地质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得到了关于贵州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一个基本模型.应用该模型可以比较准确地遴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适合开发的村寨,更好地实现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矿业法规定了地勘成果有偿使用原则,但由于错误理解地勘成果的法律本质,导致地勘成果的权利与义务不清晰、法律关系不明确等问题.地勘成果的本质是兼具自为信息和再生信息双重属性的特殊信息,现行制度将地勘成果等同于"物"的地质资料,是削弱制度功能的首要原因.在总结国外地勘成果保护机制的基础上,从法律概念、保护范围、法律依据等方面提出完善我国地勘成果保护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大战略.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是对中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人口密度较低的西部进行大开发,目的是消除东西部差距,使西部的经济与社会达到或接近东部的水平.因而应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政策.对开发的范围、项目、时限、达到的经济指标、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统一部署和指导.要划清西部与非西部、历史上的西部开发与本次大开发、西部各省正常的现代化建设与本次西部大开发的界限.要善于借鉴美国等世界上一些国家开发西部的成功经验,在政策上、投资方式上、体制上创新和突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创新,扎实工作,是本次西部大开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影视剧<孔子>引发了对孔子文化产业开发的诸多争论.对孔子文化品牌进行产业化开发既有现实必要性,也有理论可行性.开发的具体路径选择可以包括提高开发层次、文化清产核资、整合营销传播、文化产业集聚和加强版权保护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海岸带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海岸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如何处理好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各个临海国家和地区海岸带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难题.本文从海岸带自然资源的公共性出发,从海岸带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管制方式、法律法规执行力度、科研投入等四个方面,对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海岸带资源开发与保护经验进行介绍,并简要论述国际经验对我国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10年的开发建设,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走过了基础环境建设的阶段,西部地区在发展趋势、发展环境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已呈现出新的变化特征.适应于西部地区发展形势的变化,有必要在开发目标、开发机制、开发重点、开发模式等方面对西部大开发的推进思路进行调整,并在产业发展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发展保障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把温州作为一个内部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加以考察,以作为东南山区农业开发类型研究的个案.论文通过对人口增长、行政区设置和水利兴修等因素的考察,以及对粮食产量、人地矛盾、雇佣关系和农产量的商品化程度等方面的分析,认定在南宋温州东部的农业开发已经完成,西部开发也已臻成熟,并着眼于开发动力源的变化和人口运动,在一般的意义上揭示了山区农业开发的阶段性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20.
兰州地区旅游地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复杂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和漫长的地质发展历史,形成了为数不少的旅游地质资源。从地质学的角度弄清旅游点的成因、类型、开发和建设条件,参与旅游资源的保护,运用不同形式向旅游者普及地质科学知识,是发展兰州地区旅游业和旅游地质资源优势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成因 兰州地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高原和青藏高原的接壤地带,黄河东西横亘,峡谷和盆地相间,河漫滩和多级阶地发育,展观了典型的山地型高原的风貌。区域地质构造上处在祁连山褶皱带、贺兰台向斜和阿拉善台块的复合部位,经受历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局部地段发生过岩浆的侵入,喷出活动和强烈的变质作用,形成了倾斜、褶皱和断裂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