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县为统筹单位,首次明确了各级财政投入责任,县级财政补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制度的内在质量和可持续性。以湖北省12个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为例,分析了各地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方案的不同政策,通过引入县级财政补贴力度系数,结合调研数据,对新农保试点的县级财政补贴进行风险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夯实新农保制度县级财政补贴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在逐步扩大覆盖面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农民对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这既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运行效果,也关系到新农保制度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全国20省市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对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的政策满意度主要受政策信任程度、政策了解程度及缴费给付水平三个变量的影响,且它们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次序性。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新农保政策满意度的相关政策建议,以实现新农保制度的有效性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实际调查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理论,可以构建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满意度模型。通过对该模型进行校检显示:新农保政策内容、经办服务正向影响参保人满意度,间接影响参保人信任度。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优化经办服务和提高基金管理运营水平,是确保新农保实施效果、推进新农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社会养老保险长时间只局限在城镇居民,如今对于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开始有了新的进展——"新农保"政策。目前此项政策还处在试点阶段,对于这样一个只在局部区域试行展开的政策,实践之同时亦需要在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评估,以使其能够更好更顺利的实行并推广。"第三条路"理论核心是强调变革与创新,恰适用于分析"新农保"政策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得出,"新农保"政策在目标的设定上符合积极福利路线,政策内容中体现出了"第三条道路"所持的公平、公正的理念和对风险管理的意识,对于政策今后的前瞻性评估,"新农保"在宣传、工作人员培训以及操作程序所遵循原则方面还需加强。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中西部两省份两个县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推行情况的调研,发现无论是基层执行方还是作为政策目标群体的农民,两者均借新农保政策获益,并在最低程度上落实了新农保政策。研究发现新农保政策(制度)结构本身为这一合谋提供了驱动力量,同时,制度性遗产——双方之前形成的互不信任的互动模式最终完成了这一合谋。  相似文献   

6.
基础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层次的实施,具有养老保险给付收入再分配性质和功能。文章提出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理论架构,包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功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生存公平和劳动公平;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差距与收入再分配系数联动;养老保险统筹给付适度水平检验,等等。这四个相互关联的理论要素,构成了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收入再分配理论框架。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收入再分配理论,是养老保险统筹层次选择、养老保险统筹模式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也是政府部门制定养老保险统筹方案的重要逻辑线路和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参保意愿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基于对湖南省“新农保”试点地区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问卷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婚姻状况、政策了解程度、了解渠道、养老金发放情况、缴费便利程度和农民对新农保能否解决养老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有显著影响.对此,可以从改善宣传方式、调整政策内容、完善配套设施和培养专职“新农保”经办队伍四个方面来切实推进“新农保”工作,以尽早实现“新农保”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新农保基金的管理和运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正在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改革,对规模巨大的新农保基金进行严格监管和科学运作,可以有效促进新农保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增加农民福利,减轻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9.
基于江苏省沭阳县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养老保险情况与其土地流转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结论:现阶段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民比没有参加的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更高. Logistic计量检验显示,农民是否参加养老保险与土地流转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拐点分析进一步表明,若农民没有任何养老保险,人均年收入需要达到10万元才能突破土地流转意愿的质变点,对于现阶段普遍只参加新农保的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离质变点仍然有一定差距,而既参加新农保又参加商业养老保险的农民,人均年均收入仅需1600元以上就能达到较高的土地流转意愿水平.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农村家庭结构趋小、土地保障功能弱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及上世纪90年代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过早进入衰退期等情况,要求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目前国家开展新农保的政策逐渐明确,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认识水平明显提高,我国、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良好,财政收入水平和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使我省逐渐具备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快山东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山东省的青岛、烟台等地在建立以财政补贴为主要改革内容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从试点情况看,新农保制度仍然存在覆盖面低、各地出台的新农保政策差别大、资金来源不稳定、新农保基金投资管理政策不完善等问题。今后加快新农保制度建设,需要加强对新农保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新农保的财政投入力度,需要对新农保制度进行进一步创新,需要建立新农保基金的有效管理与保值增值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对榆中县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表明,农户年龄、文化程度、子女个数、年人均收入以及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影响显著;而性别、婚姻状况、如何看待子女赡养、农户类别、选择何种方式养老以及对"捆绑政策"的看法,对农民参加新农保意愿的影响不显著。为此,制定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待遇、淡化家庭养老观念,加大宣传力度,就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推行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建立和健全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关系到我国新农村建设成功与否最基本内容。本文从分析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话然性出发,对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建立新农保制度的蓝要性。对当前几种其型的新农保试点模式进行优劣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从创新体制的角度出发去探索适应当前农村改革要求和农村特点的保障制度模式,使之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并最终造福于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14.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验,但以往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并且导致农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参保率较低,因此无法在全国推广。本文以2010年1月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地区参保的调查数据②为依据,对"新农保"开展以来在各试点地区的参保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新农保"参保率的因素。本文主要采用spss的相关分析,探讨不同地区影响农民选择参加"新农保"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09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2009年起在全国10%的县(市)开展新农保试点。2010年6月24日,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的指导意见》(稿),明确了新农保制度的基本原则、制度模式、筹资方式等重要政策。通过对甘肃兰州市若干农村社区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新农保的运行方式及试点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推进新农保试点继续良好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文中探讨了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提出建立新农保制度的建议与对策,促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由区域试点推广到全国。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从2009年产生到现在的推广都遵循渐进主义的原则,从渐进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新农保”,发现这种渐进有稳定性、连续性、风险性小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如时间差、保守、对政策的依赖大、保障水平低等缺点,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措施避免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加快政策推行进度、加大财政补助、建立运行监控系统、注重家庭保障等来解决“新农保”这种渐进存在的问题,保证“新农保”可持续的推行.  相似文献   

18.
2009年8月,中国开始在全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农保”)试点改革。“新农保”一是实行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待遇;二是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办法,地方财政需要对农民缴费实行补贴。作为一项再分配公共利益的公共政策,“新农保”试行阶段已经表明其受到了贫困地区农民的欢迎,基本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这项新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养老保险存在地区间的不均衡,“新农保”运行成本给地方财政造成了新的压力,“新农保”和其他涉农社保政策无法有效衔接等。为了进一步完善“新农保”政策,上级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应该更充分地使用转移支付,平衡地区间差距;财政部门也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农保基金的管理;政府主管部门应着力解决好“新农保”和其他涉农社保政策的对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农户为视角,利用调查数据,通过建立Logit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个体以及家庭因素均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其中,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农户居住的房屋类型是影响农户评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主要因素。具体而言,农户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评价与农户的职业类型、身体状况存在负相关关系,而与农户的房屋类型呈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改进新型养老保险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农保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经过四年的实践,我国新农保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其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基本形成;至2012年底,新农保已实现制度全覆盖。同时,国内学者对新农保及其参保者满意度进行了广泛研究:李放、黄阳涛以江苏试点县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发现以银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