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历史的潜伏点 任何时代都带有它前一个时代的烙印。中国近代人口运动的特征和社会经济状况,为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人口经济关系埋下了种子,而共和国建立初期的战略选择,也是影响新制度下人口经济关系格局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潜伏点。  相似文献   

2.
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劳动力要素供给、增加储蓄、带动公共投资等方面,说明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从高效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化劳动力配置制度,以及加大劳动力质量投资等方面说明如何最大化吸收人口红利。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增长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990年人口普查数据,在1989年生育表基础上,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改变妇女产次别平均生育年龄和产次别生育率水平这两个变量,仿真推算其变化与平均世代间隔、总和生育率、净再生产率、真实人口增长率及总和递进生育率等指标间的关系,并对中国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和政策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青海的人口问题与粮食问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振兴青海国民经济,对于大规模的开拓青海。不管怎样排列,都是两个比较重要的战略性的问题。人口与粮食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关系。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一定的人口数量条件下,人们需要消费一定的粮食,所以,人口与粮食就形成一定的数量比例关系。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人口红利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年代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红利"在经济增长重要战略机遇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日本快速的城市化进程。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的"人口红利"逐渐式微并向少子老龄化社会迈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口红利的结束,居民储蓄、老年人再就业、人力资本积累的增长或将推动"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出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经济增长模式和人口转变模式与作为经济大国的日本都呈现出相似的情形,对日本的研究可以为中国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应充分利用当前的"人口红利"并促使"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延长人口红利作用期以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据统计,80年代日本的农家户数比率由1975年的16%减少到10%,为430万户。农业总人口由1975的21%降至14%,为1850万人。由于人口居住情况混杂化,农家比率占50%以上的集落由1975年的7成降为6成。有第2种兼业的农家比率,在1975年时占总农户的62%,而今上升到80%。另外,农家人口向高龄化方向发展。60岁以上的高龄者比率,由1975年的19%增至30%;而总人口的高龄者比率已大幅度上升到16%。相当多的农业用地被城市征用了。  相似文献   

7.
(一) 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相当快的。1949年末大陆人口总数是5亿4100多万。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到1982年7月1日,大陆人口为10亿零817万,比1949年末增长4亿6000多万,快要增加一倍了。  相似文献   

8.
人口增长的数量表现是比较明确的,用每年新生人口数减去每年因各种原因死亡的人数,即得每年净增人数,用这个净增人数比人口基数,即得人口增长率。在这里,我们试图分析人口应该怎样增长,才能与整个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经济增长的数量表现却比较复杂,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的数量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某一程度,人均国民收入达到某一程度等等。如果把经济增长同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考察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人口转变类型的概念国际上早已提出,近年来国內发表的文章中也常见到但均系、定性概念,即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三个类型。由于没有数量指标概念,不好具体应用,不能分析某一国家人口已转变到何种类型,也不好比较国家与国家之间人口转变所处的不同类型阶段。因此,有必  相似文献   

10.
人口健康与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在协整理论框架下对中国健康水平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在中国过去的50多年里,健康水平的改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副产品,更是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研究表明,教育水平的提高不能代替健康水平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教育与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两个方面是紧密结合的,共同作用于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所以提高按人口平均的经济水平,也是我们的经济目标。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的质的规定性,而经济目的量的规定性,是可以通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一系列经济水平来表现的。近年来我们注意了社会主义经济目的的研究,我们觉得还应结合按人口平均的经济水平来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三十年里,世界城市人口翻了一番,每十个人中就有四个是城市居民。英美报纸认为,到2000年,全世界超过五百万人口的城市将达到六十个,它们的总人数为六亿五千万。到那时,整三十亿的人(相当于世界人口半数)将全部在城市定居。据估计,60%的城市是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而发展起来的,40%——由于外来的移民。《世界观察文集》最近说,由于城市人口剧增,令人不得不严重关切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在许多情况下城市人口的集中使得国家的资源不能合理分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回顾已有的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效果评估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人口转变的角度来进一步说明计划生育带来的快速生育率下降对中国人口规模增长的影响。本文引进人口乘数的概念,即人口转变带来的人口规模增加倍数,来说明中国计划生育引导下的快速人口转变使得中国人口乘数达到发展中国家中的最低水平,对中国的发展将作出历史性贡献。本文最后探讨了中国人口控制给发展带来的机遇和同时存在的一些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4.
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口、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环境负荷模型,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理论,实证研究我国能源消费和人口、经济、技术三大人文因素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再利用误差修正模型来拟合能源消费与它们之间的短期调整过程,测算出在短期它们各自对能源消费的贡献份额,并从生产节能、生活节能以及控制人口增长三个方面提出节能降耗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两种生产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类自身的生产必须与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两者相适应的基本要求是:劳动人口数量与质量,必须与生产资料生产相适应;全体人口及其消费,必须与生活资料生产相适应。考察两种生产是否相适应,可以通过研究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例关系来说明。本文拟结合分析我们解放后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实际资料,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增长、水资源与沙漠化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土地沙漠化的直接成因是干流和下游来水量的减少,而来水量的减少与上个流域段耕地面积的增加有密切关系。经过定性定量的分析,进一步发现在塔里木河这样典型的内陆河流域,人口增长对耕地面积(在干旱区流域基本等同于灌溉面积)不仅有密切的关系,而且不同的流域段人口增长对耕地增大的驱动效果也不同,人口增长的驱动对土地退化的影响具有从源流向下游的传递性,下游的土地沙化主要通过源流和上中游人口增长对下游来水量的影响传递产生。因此,治理下游严重的土地退化,控制源流和上中游的人口增长将比通过移民减少下游的人口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人口增长已由服从行政指令逐步转向更多地靠利益或财产权利(产权)关系调整。本文借鉴西方有关理论,分析了人力财产权利、人口增长的外部效应、生育权利的保障与限制。笔者认为,计划生育“三结合”的核心主要是少生与快富相结合,这可以把多生权利限制融入到快富权利获得之中,较好地达到控制人口增长与调整产权关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在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相对过剩人口规律的原理指导下,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定量探讨日本1868年以来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比例关系即相互影响程度问题。 一、日本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概况 1868年日本人口约为3,503.0万人。多于英国(3,066万人),少于美国((3,821.3万人),法国(3,833万人),德国(4,022万人)的人口。 1980年,日本人口为11,678万人,为英国人口5,595万人的2.1倍,法国人口5,371万人的2.2倍,西德人口6,156万人的1.9倍。是美国人口22,766万人的1/2左右。这一期间日本人口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0.8‰,高于美日英法德(1945年后为西德)五国平均速度(9.3‰),低于美国(16.1‰),高于英(5.4‰),法(3.0‰),德(3.5‰)三国年平均增长速度。应该指出日本国土面积仅为美国国土面积的1/25,所以1980年日本人口的密度(310人)为五国之冠,高于西德(240人),英国229人),法国(98人),远高于美国(24人)。  相似文献   

19.
新疆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包括皮山、墨玉、洛浦、和田、于田、策勒和民丰七个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南路。汉唐时期这里曾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这里不少古代著名的城廓,今天大多位于沙漠深处,早就为流沙所掩埋,成了只能供人们凭吊的历史遗迹。  相似文献   

20.
略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进程起着两重彼此矛盾的作用:人口过快增长会阻碍经济发展,人口适度增长能促进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