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明清时期大量兴建的市镇基本上可分三类 :手工业市镇、商业市镇、交通市镇。市镇经济对封建社会后期的经济运动和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 :市镇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发生联系的媒介 ;市镇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都市化进程 ;市镇经济的发展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胚胎 ;市镇经济对传统的社会意识产生冲击。封建社会后期市镇的发展应该说是建立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商品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的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市镇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社会商品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江南地区是近代以来我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城市化是指各种不同性质的人口和群体大量集中于特定地域的过程,同时也是各种“社会交流的结节性机关”——商业市场、企业、行政组织、警察、交通、教育等机构形成发展于特定社区空间的过程。江南地区由唐宋以来的墟集、草市成长起来的市镇,到明清时期已经发展成发达的商业贸易社区。许多市镇拥有比较固定的街坊制度和商业店铺,同外界建立了广泛的经济联系。经济功能的充分成长,使这些市镇成为和传统行政控制中心的建制城市不同的新型城市。相对于传统乡村社区来说,这些市镇的城市文化特质开始产生,城市度在明显的提高。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市镇城市化对于推进整个江南地区城市化进程,使这里成为全国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起着重要的作用。江南市镇的城市化是近代社会史研究不可忽视的一个领域。本文试图在近代江南市镇城市化发生发展的前提下,对市镇社会结构的变迁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城市和城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按本文把城市和城镇两个概念区别使用,如果要合称城市和城镇,则使用“市镇”字样)。建国以来,我省市镇不仅数量上有所发展、规模上有所扩大,而且市镇的职能有了根本改变。但是,1958年以后,在“左”的指导思想影响下,市镇建设工作受到干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方针指导下,市镇建设又有了新发展,特别是由于农业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农业结构起了很大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使城镇建设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城镇已成为就地“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中心,使更大多数脱离土地的劳动者“离土不离乡”,有效地发展城乡经济,避免城市人口过于集中。就是说,要合理地建设大中小市镇,以改善工业布局,加快我省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显然,一个社会要获得较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总是要求当时当地的市镇功能和市镇布局体系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城镇与周围农村如何结合,中型城市与外围城镇如何配合,大型城市与中小城市如何分工协作,整个大地域(全省、全国)的大中小市镇组合成什么样的地区结构才最为经济合理等,都要结合具体区域进行具体的分析。本文拟结合我省的市镇建设(特别是城镇建设)现状,浅谈几点不成  相似文献   

4.
清代云南的盐税收入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支柱,对盐井的开发也形成了新的高潮。盐业的发展,推动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重要的是促使主要矿产区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是有别于传统政治型城镇的新型城市,它们的出现反映出工商业发展的水平,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这一切都与清政府在云南推行的盐业法律制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徐峰 《兰州学刊》2008,(2):132-135
明清时期,在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江南市镇生成一种自然演进的城市化发展形态。这种城市发展形态建立在商业贸易和商品化农业、小手工工业基础之上,是一种原生型城市化。近代以来,市镇也面临着向近代化的转型。由于一些原因,近代市镇没能够向大城市方向发展,大多成为了依附于大城市的城镇。中国的城市化没有选择市镇型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了一条近代化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明清以来,华北地区市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这就极大地影响了该地区经济合理健康的发展。其市镇经济发展的薄弱,没有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条件,遏制了新的生产方式的产生,城乡二元化的两极发展,造成农村和城市的对立,其对近代化进程的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7.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行政等级网络为重要特征的中国城市体系派生出一种新形式——市镇;其中,景德、朱仙、佛山、汉口四镇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被称为天下四大镇。四大名镇可分为资源开发型、资源开发加综合发展型和商品集散地型,其兴起具有部分共同的因素。近代以后,由于中国被纳入到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中,传统的工商市镇面临各种冲击和挑战,四大名镇中的汉口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通商口岸,现代性因素快速增长,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较为顺利地实现了向近代新型城市的转型,最终与武昌、汉阳合为一体,成为全国特大中心城市;而朱仙、景德、佛山三镇却因自身优势条件的丧失,城市功能不能适时地进行调适、转型而逐步走向衰退。四大名镇在近代的分化和不同命运,折射出城市现代化转型的曲折。  相似文献   

8.
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发展并非苏松一种模式,不是江南所有的市镇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都具有城市的性质.在江南很多地区,市镇在本质上仍是农村地区一般性的商业聚落,主要担负的是农村的贸易集散中心和商品供给中心的职能.  相似文献   

9.
边远地区城市发展的合理途径,应当是:建立以城市为核心的、统一的城乡间商品生产流程和商品交换机制,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关系的一体化发展。城市的发展应依农而立,组织建立城市影响区内市镇网络体系。农村活动是城市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城市的发展必须引导区域开发致富。为此,必须重新调整布局、突出城市特色,要制订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城市  相似文献   

10.
论南宋时期浙北地区的市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时期,浙北地区的市镇在发展形态上大致可分为环城型、手工业型、农业型、交通型等四种基本类型.许多市镇商业发展迅猛,手工业兴盛,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和市场体系;在居民结构、社区布局、社会管理、文化生活等方面,也越来越多地具有类似城市的特征.市镇的发展和兴盛,引发了浙北农村经济和社会的一系列变革,推动了农村城市化的起步.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分化趋势正在形成。政治中心功能失去、距离的缩短、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劳动力流动加快以及一定的功能替代性,是部分小城镇逐渐萎缩的主要原因。工业化进程较快地区发展小城镇必须坚持差异性和特色化、注重镇与村统筹协调、导入和改善城市基本功能,努力跨越小城市门槛,使小城镇建设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与发展小城镇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河北省区域发展的实际,分析了河北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在研究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对建设河北特色小城镇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化战略中的城镇规模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现有的城市规模与分布存在着诸如规模分散、集中度较低、小城市比例过大、在发展与建设上盲目追求扩大城市规模而导致城市布局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合理确定我国小城镇的适宜规模,对促进我国城市化与经济社会的良性互动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城市化发展战略中的城镇规模与布局可采用比照法,专家意见法等方法来确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指出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只有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小城镇建设及其生态环境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小城镇战略地位的确立和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小城镇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并对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从我国小城镇建设及其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出发,就其存在的问题、问题的成因和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认为,当前我国的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在取得了一定进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并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加快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提高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是加速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选择。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既要坚持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和原则 ,同时又要突出小城镇发展这个基础和重点。在新世纪新阶段 ,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的总体思路是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提高质量、注重效益 ,量力而行、稳定推进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在传统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但目前小城镇的发展与传统农业之间不再紧密相关。小城镇经济空间集聚能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发育和集聚发展不断演进。人口集聚对小城镇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人口数量的多寡与小城镇经济发展潜力之间缺少实证支持。不同地理环境既影响小城镇的空间格局,也影响小城镇发展模式。需要根据小城镇不同的区位条件和特点,实施差异化的小城镇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乡镇党政领导的执行力,事关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山西省乡镇领导在转型跨越发展中,能把握大局,执行政策时处置恰当,使山西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良好局面。但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乡镇政府在人、财方面的匮乏,以及缺乏有效的制度建设,影响了执行力的发挥。提高乡镇党政领导执行力,需要从转变职能,规范行为,加强政策宣传和作风建设,理顺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关系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二者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和互动关系,并提出了二者互动发展的对策,对推动我国及邯郸市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