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竹青去世那天——12月3日,长春市民政局领导唐天正正在北京开会,因此没能见上她最后一面;可是他却看到了社区居民们悲天怆地送别谭竹青的场面。那个场面让他十分感动。凭着曾经是一位“老宣传”的敏感,唐天正认定,这是我们现代社区最值得歌颂的人物。12月8日,他又一次来到北京,邀请《中国社会报》、《社区》杂志的记者深入谭竹青生前的居委会──长春市二道区十委社区再度采访,于是才有了我们这次的被感动。以前在编辑部经常接到电话,反映社区干部们热心为居民奉献的事迹,时间久了,接触多了,也就习以为常了。这次在采访谭竹青的过程中,我…  相似文献   

2.
《社区》2013,(31):5-5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深圳市宝安区公明办事处塘尾社区居委会一名普通清洁工阿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这一传统美德。她叫韦现珍,多年来一直热心参与社区助老公益活动,在社区里常能看到她孝敬老人的温暖场景。(《宝安日报》10月12日)  相似文献   

3.
编辑部纪事     
《社区》2004,(13):1-1
寄语社区“手牵手”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西街社区的综治员赵大建先生给编辑部来信说,他是一位下岗失业人员,经历了三年之久的失落和痛苦。后来他加入了社区的综治队伍,经过半年多的工作实践,他感到社区天地广阔,大有可为。由于当地经济条件有限,在工作中最想知道的就是其他发达省市的成功经验。好在《社区》杂志“雪中送炭”,使他和社区的其他工作人员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与才干。同时,赵大建先生还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说,《社区》杂志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大家喜爱,更希望能搭建一个社区之间交流的平台,即能否像建立友好城市…  相似文献   

4.
章秦莉 《社区》2013,(3):36-36
在《社区》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编外的居委会干部》的文章,不由想起了我们小区的黄鹤铭,大家也用“编外的居委会干部”来称呼他。今年62岁的黄鹤铭已经退休,乐观开朗的他看起来精神尚好,但是谁能相信,他是一位身患甲状腺肿瘤、胆囊已切除的癌症病人。  相似文献   

5.
辜太平 《社区》2002,(9):55-5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留下的千古名句。因楼而名的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岳阳楼街道办事处,在社区治安综合治理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为居民群众营造了一个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为社区造了一张“久安网”。  相似文献   

6.
编读往来     
《社区》2012,(22):1
订份杂志让大家看就是做公益近日,本刊接到江苏省南通市的读者杨汉祥的来信,他在信中说:我所熟悉的一位退休干部见《社区》办得好,其内容丰富实在,信息量大、精品文章多,是一份很理想的社区建设读物,尤其适合社区干部群众阅读,以至他自前年初开始,在自己订阅的同时,每年还另外订一份《社区》,赠送给他所在的社区图书阅览室,供大家一起阅读。许多居民见了都觉得很好,到后来有些居民家庭干脆自  相似文献   

7.
陈淮贵 《社区》2004,(7):23-23
社区杂志发表文章《承受生命之重》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湖滨街道办事处二厂四社区的居委会主任刘丽芬,在为居民上门服务的路上突遭歹徒抢劫,一记铁棒重重地砸在了头部。居民发现后立即送岗位很多,社区主任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并无什么特殊性;也不能说因为谁的工作怎样就给报销,  相似文献   

8.
编辑部纪事     
长篇来信传递的重要信息近日,本刊读者、江苏省通州市物价局杨汉祥先生,通过电子邮件发来一封长信,对《社区》杂志通联发行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并谈了有关自费订阅《社区》杂志的感想。杨先生还讲到了自己在当地社区观察到的一个现象,他说:我  相似文献   

9.
章秦莉 《社区》2013,(2):36
在《社区》杂志上看到一篇题为《编外的居委会干部》的文章,不由想起了我们小区的黄鹤铭,大家也用"编外的居委会干部"来称呼他。今年62岁的黄鹤铭已经退休,乐观开朗的他看起来精神尚好,但是谁能相信,他是一位身患甲状腺肿瘤、胆囊已切除的癌症病人。从2011年开始,老黄几乎天天到居委会帮忙做事,不计报酬,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为小区居民服务着。  相似文献   

10.
《社区》2013,(19):1-1
辽宁省本溪市溪湖区彩屯街道办事处华南社区孙晶读者来信反映:我是一个社区工作人员,平时工作闲暇时间就翻翻这本杂志,发现里面的内容比较贴近社区工作实际。上次发现贵刊的联系方式后,我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我们社区的活动写给贵刊,没想到真的刊登了,更让我没想到的是贵刊还给我邮了一份杂志,在这里我是真的谢谢了。这促使我更加关注《社区》的内容,我会将我们社区的活动随时写给贵刊,希望贵刊的编辑不吝赐教,在此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11.
《社区》2011,(12):1-1
黄山读者叶宏义:我是一名社区工作者,同时也是《社区》杂志的忠实读者,看到今年第一期卷首语《迎接社区居委会建设跨越发展的一年》,仿佛清泉流入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到欣慰和释怀。我们的付出得到了理解,你们的工作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尊敬的《社区》杂志编辑部: 我是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车站办事处新华社区居委会新任书记,是本次居委会改革新调入的干部。初来乍到,经过一番了解,发现城区各个居委会都没有成形的或形成文字的正规《居民公约》。目前,我区正在积极创建文明城市。因此我就想着手编制一套成文的《居民公约》,但对居委会的工作了解尚不够。但又急于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由于苦干没有这方面的现成资料,一直在苦思冥想这件事。恰逢拜读了贵社2002年1-1社区建设栏目中第十四页《社区里的规矩谁来定》这篇文章,非常受启发。如果贵社能为我们联系作者把她笔下的那个社区《居民公约》给我们寄一份过来,我们将感激不尽! 编者:这位读者来信中提到的《居民公约》因资料缺乏,一时不能提供。为此,我刊特登载山东省青州市昭德街道的社区公约,以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社区》2005,(7)
希望《社区》更贴近社区我是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荣升社区的居民,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我又担任了社区党支部副书记、龙山大厦楼院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我设计了一份《社区民情调查表》,复印多份下发给党员与其他居民,根据群众反溃意见进行整改,收到明显效果。因此,我建议《社区》杂志也应该贴近、走进社区,多刊登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尤其是一些贴近生活、工作的小通讯之类更好。像今年第一期“编读往来”的几篇小文章,就特别能反映居民的呼声,读后令人称快。(安徽 丁邦朝)社区应建立荣誉室我是一位在生活在社区中的退休老人。去年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14.
图片报道     
吴华祥 《社区》2012,(9):24-24
2月21日,山东省充州市举办了第六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三个办事处的居民献上了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龙桥街道办事处选送的歌舞《社区欢歌》、小合唱《美好新家园》,诉说了龙桥人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美好心愿。酒仙桥街道办事处带来的快板书《说热》、山东琴书《社区乐》等抒发了居民们把最美的颂歌献给  相似文献   

15.
常律师热线     
《社区》2004,(16)
当您打开杂志翻到此页时,我们就相识了。我作为《社区》杂志的法律顾问,如果能为您做些事情的话,我会感到很高兴。《社区》杂志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相互交流、沟通、互助的空间。作为律师,我真诚地希望能为父老兄弟姐妹们做一些实事儿。我也非常愿意通过《社区》杂志与读者成为朋友。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最低标准,是人们维护自己生存权利的最基本途径。在今天的社会制度下,只要正确地运用法律来处理身边发生的事情,就会使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避免或减少很多麻烦。麻烦少了,人们的生活就会有更多的情趣和快乐。作为本刊的律师,我希望通过我们的…  相似文献   

16.
孟谦 《社区》2011,(21)
自《社区》全文转发两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后,2011年的第一季度《社区》报道了17篇有关宣传贯彻《意见》的文章,我都仔细阅读。这是辽宁读者朱晞写给本刊的读者来信的第一段话。朱晞是本刊的热心读者,经常给本刊写信沟通。据了解,他本人不是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成员,而是搞科研出身,尤其擅长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所以他的来信中经常把我们的文章进行归类统计。我们非常感谢他的热心,他所  相似文献   

17.
易文 《市民》2006,(3):4-4
年前看到《市民》,吸引我的首先是它的名字,在杂志纷纷越做越贵,时时以“中产”、“小资”装点门面的当下,能有一本关注普通人,以“全球社区人文杂志”定位的杂志,让我感到温暖。  相似文献   

18.
一纸红头文件将我在工作岗位上的官帽子摘下来,但是不久,社区居委会先是让我担任市民素质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党员活动教育中心付主任,后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又推选我为议事会主任。不拿社区一分钱,没有办公室,没有办公桌,办公地点就在家,一个电话打来立即去“上班”。我当议事会主任,自己约法三章,一是多出好点子,二是宣传社区好人好事,三是当一名“老师”给市民讲课。去年我给社区写了二十篇新闻稿件,刊登在《安庆日报》上,办事处还给我奖励。日前社区成立通讯报道组,主任说通讯组长的帽子你来戴,看来我又要增加“帽子”了,一天到晚忙得不亦…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12,(2):1
感谢《社区》,与我们一同走过2011。这一年,杂志的全体采编人员和作者共同耕耘街居园地,将一颗颗文字果实奉献给社区基层工作者和广大读者,让基层的心声得以诉说和传递。2012年的日历即将翻开,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还将和《社区》杂志全体采编人员一起,共同探索创新基层社会管理的路径,共同经营好《社区》这片园地,共享其中的精神食粮,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关心和支持社区居委会工作的氛围。感谢有您——辛勤工作的《社区》杂志全体采编人员!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社区》2010,(36):1-1
我以个人的名义订了全年的《社区》 江苏读者刘佳明: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报刊征订时节,我毫不犹豫地以个人的名义订了全年的《社区》,尽管我们单位已给各科室订了一份。调到街道工作两年了,从到岗第一天我就开始阅读这份杂志。《社区》那一抹清新淡雅、朴实无华,是我的最爱。记得刚到街道工作,接触最多的是社区居民,说实话,之前在机关坐办公室的我,带着满腔的工作热情却不知如何着手,幸好有《社区》作指导。我从《社区》中学会了如何与居民打交道,偷师到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当然也有养生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