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唐诗》卷四0九元稹有《度门寺》诗。按,宋赞宁《宋高僧传》卷八有《唐荆州当阳山度门寺神秀传》,据此,度门寺在荆州当阳山。《神秀传》又载云:“(弘)忍于上元中卒,秀乃往江陵当阳山居焉。四海缁徒,向风而靡,道誉馨香,普蒙熏灼。则天太后闻之,召赴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闻道。敕于昔住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旧唐书·方伎》亦载云:“弘忍以咸亨五年卒。神秀乃往荆州,居于当阳山。则天闻其名,追赴上都,肩舆上殿,亲加跪礼,敕当阳山置度门寺以旌其德。”据二者所载,度门寺乃武则天为旌表神秀而下诏敕建,其创建时间当…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是五代后晋刘昫监修的一部反映唐朝历史的纪传体史书,共二百卷。北宋时由于史书编纂思想已与五代有了很大不同,政府下令重新编修唐史,称《新唐书》。《新唐书》问世使《旧唐书》受到冷落,六、七百年里一直处于被否定地位,直到清初才转变这一局面。乾嘉时期,人们把《旧唐书》抬到与《新唐书》并重的地位。为什么如此?这当归因于《旧唐书》所具有的史料价值,而史料价值出自史料来源。因此,本文着重论证一下《旧唐书》的史料来源。  相似文献   

3.
《旧唐书·经籍志》载记失误颇多,后世已多有校补,本文就其史部再考四则。《旧唐书·经籍志·史部》"仪注类"著录有"《皇典》五卷,丘孝仲撰。""丘孝仲"应作"丘仲孚"。《旧唐书·经籍志·史部》"仪注类"著录有:"《书笔仪》二十一卷,谢朓撰。""谢朓"应作"谢朏"。《旧唐书·经籍志·史部》"杂传类"著录有:"《海岱志》十卷,崔蔚祖撰。""崔蔚祖"应作"崔慰祖"。《旧唐书·经籍志·史部》"杂谱牒类"著录有:"《裴氏家记》四卷,裴松之撰。""裴氏家记"应作"裴氏家传"。  相似文献   

4.
在这金秋送爽的美好季节,我们聚集在长春,就“中华古籍的世界传播”这一重要课题展开深入讨论,其意义是深远的。众所周知,早在唐代,日本遣唐使从中国带走了大量汉文典籍,这在《旧唐书·东夷·日本传》中多有记载。从《日本国见在书目》(《古逸丛书》本)等日本古代目录学专书中也可以得到印证。近代日本学者森立之《经籍访古志》收录日本60多家藏书,其中善本654种。岛田翰的《古文旧籍考》考察了日本所藏中、日、韩刊刻的汉籍版本源流,分别考证了旧抄本、宋椠本、旧刊本、元明清及韩刊本,厘为四卷。  相似文献   

5.
宋赵明诚《金石录》卷十四“汉巴官铁量铭”注云: 此盆色类丹砂。鲁直石刻云:“其一曰秦刀,巴官三百五十戊,永平七年第二十七酉。”余绍兴庚午岁亲见之,今在巫山县治,韩晖仲云。《金石录》传世宋本有两种:一是全本三十卷,现藏北京图书馆;一是残本十卷(自卷十一至卷二十),旧藏滂喜斋潘氏,现藏上海图书馆。全本书中版心刻工姓名有胡珏、徐亮、胡刚,宋淳熙三年(1176)曾刻舒州公使库本《大易粹言》,龙舒就是舒  相似文献   

6.
读苏小札     
王士祯《带经堂涛话》卷十三《遗迹类上》十一:“(嘉州)凌云山壁间多前人题字。……殿右为宋州守吴秘治易洞,坡公有诗。”但未录坡公之诗。《嘉定府志》卷五《古迹》:“治易洞,凌云寺后稍右,宋郡守吴秘题名’洞前有‘治易’  相似文献   

7.
世綵堂本《昌黎先生集》外集卷第一有《请迁玄宗庙议》一文,《五百家注音辨昌黎先生外集》卷第一亦载之,并注引宋樊汝霖云:“此议旧史载於《礼仪志》(按:指《旧唐书·礼仪志》),曰:长庆四年五月(按:原文为正月)礼仪使奏云云。公时岂以吏部侍郎为礼仪使耶!是岁穆宗崩,肃、代、德、顺、宪、穆,明皇帝亲尽当迁,而(?)穆宗及高祖、  相似文献   

8.
[摘要]英藏敦煌文书中有编号为S.610之写卷一件,该卷最早由王利器收入《历代笑话集》,王利器据《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定其为隋侯白撰。该卷当是《启颜录》之传抄本之一,且非完本,其文献价值不可小觑。对于该卷的注释,有曹林娣、李泉辑注本《启颜录》5,但注释错误甚多,故选取“论难”7则,重新进行笺注。  相似文献   

9.
《宋史·艺文志》载:“《诸儒鸣道集》七十二卷,濂溪、涑水、横渠等书”。《郡斋读书志附志》云:“《诸儒鸣道集》七十二卷,右集濂溪、涑水、横渠、二程、上蔡、龟山、横浦诸公议论著述也,于中有江民表《心性说》一卷,安正《忘签集》十卷,崇安《圣传论》二卷”。《诸儒鸣道集》藏本今只有上海图书馆所藏宋端平中黄壮猷修补本和北京图书馆所藏影宋抄本,其中所收宋代思想材料都是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版本。因此,这部书对子研究宋代思想,无论从内容或版本上看,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北京图书馆藏影宋抄本卷首题有:  相似文献   

10.
盛唐边塞诗人高适的名篇《燕歌行》(四部丛刊影印明刊本《高常诗集》卷五),今人多认为诗序中所言之“御史大夫张公”即为玄宗时名将张守进,所谓“征戍之事”指开元二十六年《七三八》张守登隐瞒部下败状,“妄奏克获之功”这件事(见《旧唐书》卷一O三“张守检传”)。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卷二在此诗下引《旧唐书·张守传》后即谓“此诗盖隐刺之也。”岑仲勉先生亦谓“此制张守登也。”《读全唐诗札记》朱东润先生主编之《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编之《唐诗选》论及此诗时亦持此看法。傅珐琅先生则对此提出…  相似文献   

11.
近日读乾隆《秦州志·艺文卷》,发现载有李白《南山寺》诗一首:“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沏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 南山寺,一名南郭寺,妙胜院。位于天水南郊慧音山凹岘处,是近郊最古的佛刹。寺内有卧佛殿和隋塔,院西殿内塑有释迦涅盘象。据庙内现存石碑,乃清顺治十五年,北直隶任显谢晋等所修大殿。前东西两庑殿碑记,并有宋重修涅盘象殿。殿前砖塔的铭石俱在,但未  相似文献   

12.
宋代学风变古中的《诗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诗》有四家,《毛诗》独传,唐以前无异论,宋以后则众说争矣”。《诗经》的研究到了宋代,的确出现了一个颇为热闹的新局面。这个新局面的标志之一是:有关《诗经》研究的论著骤然剧增。《汉书·艺文志》经部诗类14部416卷,《补续汉书艺文志》诗类13部,《隋书·经籍志》诗类(合亡佚书目)计76部683卷,《旧唐书·经籍志》诗类30部313卷,其中除孔颖达《毛诗正义》外,均属前代遗书。《新唐书·  相似文献   

13.
殿本《总目》刊竣于乾隆六十年(1795)十一月,校刊负责人曹文埴<奏折>有详确记录.浙本《总目》刊竣于乾隆六十年十月,浙江学政阮元有《跋》为证.浙本的底本是乾隆五十七年的四库馆写本,殿本的底本是乾隆六十年的纪昀修订"完竣"稿本.可见,学界流行的"浙本翻刻殿本"论毫无根据,浙本与殿本一先一后,互有短长.确认殿本刊竣年月,认请浙本早于殿本,可以为《总目》的校勘、探讨《总目》撰著修改全过程以及厘清《总目》传播史上的版本源流提供重要参照.  相似文献   

14.
1 《吴郡志》卷十一《牧守》:“范传正,字西老,为苏州刺史,有殊政,进拜宣歙观察使。在刘禹锡后。”按:《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元和七年八月甲辰,宣歙观察使房式卒。丙午,以苏州刺史范传正为宣歙观察使。”《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六月(按当大和五年),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据卞孝萱先生《刘禹锡年谱》考证,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大和五年十月,大和六年二月抵任。则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范传正罢苏州刺史任后二十年。  相似文献   

15.
《则天皇后纪》在《新唐书》本纪中第四卷,在《旧唐书》本纪中第六卷。女主临朝而立本纪,此例始于《史记》之《吕后本纪》,新、旧《唐书》均因之。惟《旧唐书》因武后已立本纪,《后妃传》中不再列入。《新唐书》以其称制后政事编作本纪,而所谓“猥亵琐事”仍立于《后妃传》内,与《旧唐书》之体有异,盖《旧书》法子长,《新书》凖孟坚也。〈班固於《高后纪》中但纪临朝八年大政,高后行事别见《外戚传》,《新书》本此〉《十七史商榷》以为,《新书》既作《武后纪》,又入之《后妃传》,“一人之身,既列本纪又为列传,进退无据,彼此两歧,反不如《旧书》专归纪者,犹差稳惬,殆因纪中不便显著其恶故邪?宋修唐史,有何嫌忌而当讳邪!”然赵翼在《陔余丛考·论新唐书改订之善》条中认为:“本  相似文献   

16.
补白(二则)     
(一)《旧唐书》卷一七三《李绅传》:“(长庆)二年二月,超拜中书舍人,内职如故。……时(李)德裕与牛僧孺俱有相望,德裕恩顾稍深。(李)逢吉欲用僧孺,惧绅与德裕沮于禁中。二年九月,出德裕为浙西观察使,乃用僧孺为平辜事。”(《旧唐书》)卷一七四《李德裕传》略同)  相似文献   

17.
《宋史·真宗本纪》系年辨误王智勇近读中华本《宋史·真宗纪》,其系年间或有误者。始以为多为中华本排印之误,是以遍勘诸本如百衲本、殿本、库本等,其误均同。遂考辨订正,比事质疑,今以中华书局点校本《宋史》卷页为序,勘误如次。(1)卷六《真宗纪》一(110页...  相似文献   

18.
《太平广记详节》为朝鲜时期集贤殿文人成任编纂的《太平广记》选本,所据《太平广记》底本为宋本,今存韩国。谈本《太平广记》三种印本的说法源于汪绍楹先生中华书局版《太平广记》的《点校说明》。本文据《太平广记详节》考辨谈本《太平广记》的三种印本。在参照前人结论和新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后印本"为第一次印本;"初印本"为第二次印本;"最后印本"为第三次印本。并进而提出,第一次印本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篇目为谈恺自补;第二次印本补足了卷二六五、卷二六九和卷二七○阙佚的宋本篇目;第三次印本补足了阙佚的卷二六一至二六四的宋本卷次,却保留了第一次印本谈恺自补卷次篇目。第一次印本主要据史书补阙人物事迹,第二次印本不仅更好地体现了卷二六五"轻薄"这一类目主题,还忠实地反映了《太平广记》编者从笔记小说、地方志和类书中采撷篇目,注重故事情节奇趣性的倾向,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太平广记》编者对笔记小说与正史文集有着初步的区分。  相似文献   

19.
四库本《青山续集》七卷,题为郭祥正著,其后五卷为同时期孔平仲作已成定谳。其前两卷篇目的归属,或以为孔平仲之作,或以宋刻本对勘,认为均散见于宋本郭祥正《青山集》卷十三到卷十五中,但是没有做具体内容方面的细致分析考辨,稍嫌笼统。笔者续貂,从四库本《青山续集》前两卷文本内容本身,与四库所收三十卷本《青山集》对比研读,参考郭祥正行履所及和平生交游的文献记载,并具体比照孔平仲《清江三孔集》中相应文本内容的关联度以及当时人评价引用郭祥正诗作的文献材料,予以分疏。研判《青山续集》前两卷作品与四库本《青山集》能够互证,能够确定为郭祥正的作品,但是仍有诗作属于溢出范畴,并非全抄宋本。  相似文献   

20.
宋献策是李自成农民军的重要领导成员之一。谈迁《国榷》卷100、彭孙贻《流寇志》卷9等都载: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大顺时,以宋献策为军师。《国榷》卷102记崇祯十七年七月事又云:“是月,李自成大封贼党,开国大军师宋献策□□侯。”(中华书局标点本,页6134) 关于宋献策的下落,清初几种专门记述明末农民起义的史书里,没有明确记载。在近人的有关撰著里,目前流行的一种说法,说他是被清军俘虏后不屈遇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