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潇 《职业》2005,(8):19
[事件回放] 1983年,郑俊怀被调到呼和浩特的回民奶食品厂,在他的领导下,伊利股份成为全国乳品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并在此后连续多年入选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2.
自1984年10月起至今,中国大陆少年法庭摸着石子过河,创立、探索、创新和发展,经历了30个不平凡的春秋,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为此,有必要对审判实践中的做法和成效从制度层面进行全面梳理,对开展少年综合审判工作将要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为今后少年审判规范化运作、可持续发展乃至于立法完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东京审判和纽伦堡审判,是二战后国际社会依据国际法对德日两大法西斯国家进行的国际大审判,两大审判都体现了人认识日本人的战争观及启示或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在赋予人们更广泛话语权的同时,也为非理性舆论的迅速汇集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媒介审判"有了新的变化。这种网络媒介审判的影响甚至已经超过传统媒介审判。论文简要分析了新媒体时代下媒介审判所产生的新变化,并为防范网络媒介审判产生负面影响提出了几点参考对策。  相似文献   

5.
舆论与司法的关系向来密切又复杂。司法活动因具有特殊的新闻价值历来受到媒体的关注,媒体以及民众舆论的影响力又使得司法机关不能不重视起来。媒体的新闻报道作为舆论表达和舆论监督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社会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成为监督司法审判的一支重要力量。然而近几年的一些司法案件中出现了媒体和舆论超越正常司法程序,对案件提前下结论甚至影响和左右司法进程的情况,对司法的独立性造成了不小的威胁。本文以2011年的药家鑫案为例,在理清"舆论审判""媒介审判"等基本概念后,重新梳理了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舆论审判现象,并试图分析其对司法独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新兴舆论监督方式对司法审判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相对传统舆论监督方式而言,网络舆论监督具有监督范围广、监督速度快、监督力度大和监督隐蔽性强等特点。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和矛盾性。一方面从最终目标来说,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审判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另一方面,网络舆论的感性和司法审判的理性要求又使得这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实现司法审判的公平公正必须正确处理好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审判的关系,要从加强立法、主动接受网络舆论监督、提高法官素质等方面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陈水根,男,1956年12月14日出生,江西省丰城市人,汉族,大专文化,生前曾任南昌市青云谱区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主任科员,一级法官。从事民事审判工作近二十年来,他凭着对法官职业的忠诚热爱,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秉公执法、忘我工作,累计办理了二千余件民商事案件。2006年11月16日中午13时30分,他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年仅50岁。陈水根就这样永远离开了他热爱的审判事业,离开了他多年并肩工作的战友,离开了他无限眷恋的家人,用他的生命践行了"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  相似文献   

8.
徐一琳  李怡涵 《现代妇女》2014,(10):138-138
针对民事审判中对指导案例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认识和定位不清的问题,检察机关应发挥民事审判检察监督职能,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9.
孙国 《老年人》2008,(2):38-3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当时中国内战正酣,没有条件和能力对日本战犯进行审判,苏联便将在中国俘虏的日本战犯押回到西伯利亚,予以监禁和强制劳动改造。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1949年12月,毛泽东访问苏联时提出将关押在西伯利亚的日本战犯移交给中国,由中国进行审判。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新闻媒体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特别是对某些案件的审判工作进行频繁报道,新闻职业对司法机关案件审理工作的影响逐渐显露出来。一方面对不良现象和审判工作起到了应有的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种种原因,也对审判工作起到负面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判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如何充分发挥新闻对司法的监督和促进作用,又避免它对司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维护司法独立,这是法学界和新闻界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陆诚  金燕 《科学发展》2013,(5):104-1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规制与现实的不相适应性日益凸显,社会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相互交织,司法环境则更加复杂,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提升司法实践效能,以不断适应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社会期待。国际国内旨在提高司法实践效能的探索,尤其是上海法院依托信息化服务审判质效的实践为社会提供了可学习借鉴的经验: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从加强审判专业知识库建设的视角,探究如何更好地统一司法尺度、智能辅助又好又快办案,筑牢办案质效基础;从加强科学调配审判资源的视角,探索如何提高"单位审判资源"的办案质效;从加强审判专业队伍建设的视角,挖掘如何培育和发挥法官业务潜能,提升办案质效源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具有不可小觑的网络舆论影响力。同时,作为法治化进程中重要的环节,司法审判与网络舆论的互动越来越频繁,司法审判受到了网络舆论的密切关注。本文将在探讨当下网络舆论特点的基础之上,分析其对司法审判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并对网络舆论如何起到正确的监督作用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老年世界》2007,(15):43-43
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公开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法院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在各项审判和执行工作中依法充分落实审判公开。《意见》共27条,有6大看点:一是首次明确了加强审判公开工作应当坚持的依法公开、及时公开、全面公开等三项基本原则;二是针对影响当事人正当行使诉讼权利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涉及物业权益的纠纷案件数量不断增加,审判实践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我国《物权法》的出台和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压力,但鉴于其规定的原则性,在《物权法》的实施过程中,社会实践和审判实务对如何正确理解和适用《物权法》的相关规范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5月公布了《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9年10月11日施行)(以下简称《区分所有权解释》),  相似文献   

15.
“注射死刑被称为新世纪中国刑事审判中,一项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的大事。”2001年9月13日,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在昆明召开“全国法院采用注射方法执行死刑工作会议”,决定全面推行注射方法执  相似文献   

16.
由于婚姻家庭案件的不断增多,四川阆中市法院为了充分发挥女法官在审判工作中的优势,于2007年1月成立了颇具地域特色的保宁法庭“女子合议庭”。2013年3月,该庭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古代测谎术     
青丝 《现代交际》2008,(3):31-31
嚼米审判:17世纪的测谎方法即带有一些生理科学色彩。印度人发现说谎的人总是嘴发干,因而发明了东方国家普遍使用的"嚼米审判",让每个嫌疑人放一把炒米在嘴里,嚼两下子吐出来,说谎者由于唾液分泌少,吐出的米明显比诚实者少。  相似文献   

18.
法院作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司法机关,担负着确保司法公正的重任,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率地指出,目前法院无论是内部机制还是执法环境,不论是司法观念还是工作方法,都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这导致了审判不能独立进行,司法公正难以有效保证,司法权威没有很好树立起来。肖扬指出,为落实“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确保司法公正,今后五年法院将进行一系列重要改革,以健全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判的工作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媛 《现代妇女》2014,(11):176-176
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司法审判提供立案线索,遏制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正义,同时舆论监督过度又会干预司法,影响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甚至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怎样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让舆情顺利表达,又能保证司法审判公正进行,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暂缓判决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有力措施,是预防重新犯罪的有益探索.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领域,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更多、符合国情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和审判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