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单仲范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
鲁迅的小说《伤逝》写于1952年10月,收入他的第二个小说集《访惶》,是作家笔下唯一反映爱情生活题材的小说。《伤逝》通过主人公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悲剧,赞扬了新一代知识分子的觉醒和抗争,同时,又尖锐地剖析了他们自身的弱点。小说与其说是一个爱情悲剧,倒不如说是一个社会悲剧,它的形成,既有涓生和子君各自的思想局限,又有极其复杂的社会根源。小说主人公涓生和子君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有着强烈的反封建要求,在追求个性解放,男女平等,恋爱自由的过程中,同家庭和社会进行了坚决、果敢的斗争。当他们在… 相似文献
3.
史玉丰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5-78
《伤逝》是鲁迅虚构最多的小说,也因此造成了它主题的多样化和阐释空间的丰富性。鲁迅这一作品中,以爱情为独特视角,探讨他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伤逝"、"新生"和"孤独者抗争"的主题。他以一种冷静的态度对五四启蒙运动作出深刻反思,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孤独和彷徨以及走向新生的虚妄。 相似文献
4.
胡德才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1995,(2)
《伤逝》是中国现代短篇小说中的精品,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它向来以其深刻的思想意义和抒情诗般的格调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和读者的喜爱。周作人曾认为“《伤逝》这篇小说很难懂”,是“鲁迅作品中最是难解的一篇”,他解释说,“《伤逝》不是普通恋爱小说,乃是借假了男女的死亡来哀悼兄弟恩情的断绝的。”其实,《伤逝》并不难懂,也不是鲁迅作品中最难解的一篇。只是周作人作为“兄弟恩情断绝”的一方,站在他的角度来解释鲁迅作品而别有会心,或别具用心。这种解释是不符合小说的实际描写的。与周作人仅从一己的经历、体会或企图出发狭隘… 相似文献
5.
陈敬中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描写青年爱情生活的小说。如同《彷徨》中的大多数作品一样,它的结局是一场悲剧。那么,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主旨何在?这是评价这篇小说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也是《伤逝》研究中人们长期探讨、至今仍然争论不休的问题。如果我们把各种观点略作归纳,大致可以概括为这样四种意见:第一是“社会黑暗”说,即认为造成子君、涓生悲剧的根本原因是旧中国的黑暗制度,它不仅剥夺了这对青年的爱情自由,也不给他们以生存的权利,使他们无论怎 相似文献
6.
胡德才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2)
圆形结构,是使《伤逝》作为一篇精美圆熟的艺术作品一直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主要原因之一;圆形结构,是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伤逝》的深刻思想意义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7.
“五四”时期,文艺界出现了不少反映青年知识分子争取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作品。《伤逝》写的也是这个主题,而鲁迅却一反当时文艺界流行的倾向,以一对青年男女从相爱到分离的爱情悲剧,愤怒地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吃人的本质,特别是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思想,形象地说明了这样一个深刻而独特的见解:离开了 相似文献
8.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一篇爱情小说,它描写的是“五四”时期一对具有个性解放思想的知识青年的爱情悲剧。小说意蕴深厚,形式特别,不仅在鲁迅所有小说中,也在当时众多同类题材小说中独放异彩。因而自1925年诞生以来的大半个世纪里倍受人们关注,研究者甚多,论文叠出。从研究的兴奋点看,《伤逝》的爱情悲剧根源及其思想主题一直是过去人们探究的焦点。但其论者多从“黑暗社会”、“经济压力”、“个性解放思想局限”以及“知识分子缺陷”等社会学层面入手作出解读,这既流于表面,也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复杂意蕴。这一状况随着新时 相似文献
9.
杜兆珍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61-65
托尔斯泰的忏悔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对鲁迅有重要的影响,使鲁迅的忏悔不像基督徒面对牧师说出自己的罪过一样,是为了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良心的安宁,也不同于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卢梭的自剖,在忏悔中包含超越世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骄傲。而是在本质上接近托尔斯泰的忏悔,是良知审判与道德规范的融合,在忏悔中包含着灼热的忧国忧民意识。这种影响融化在鲁迅的创作中,在《伤逝》中体现为涓生与《复活这》中的聂赫留朵夫一样具有深沉的忏悔意识、执著向上的精神、个人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的思想模式,而且由于主人公忏悔的苦痛、执著追求与黑暗现实之间的冲突,两部作品都弥漫着忧郁感伤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11.
孙淑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35
鲁迅先生的小说《伤逝》把较早接受西方文明思想的知识分子放在那个仍然被封建传统文化冰封的社会环境中,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追求进行冷静的思考,并加以灵魂的拷问,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因文化分裂而导致的审美和日常生活相悖谬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刘静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4(6):48-50
《玩偶之家》和《伤逝》有着许多相似和相联的地方。文章通过对两者的主题、题材和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得出,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比前者更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89,(3)
《伤逝》是鲁迅唯一的爱情题材小说。手记的形式,内心独自所传达的深沉悲哀,强烈的抒情色彩,都非常独特、引人注目,也令人困惑:为什么鲁迅在此时会有唯一的爱情题材小说?为什么被“五四”风浪摇醒的青年的恋爱却以悲剧结束?为什么悲哀的调子如此深沉,这在同期作家的小说中很突出,在他自己的小说中也仅此一篇?何以子君在同居前后判若两人?半年交际,暮春同居,十月失业,冬春之交子君被接走,初春就死去,时间的进行何以这样仓促……?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试图探索《伤逝》的性质,鲁迅先生的生活与《伤逝》创作的关系,并据此探讨悲剧的根源及作者的倾向。 相似文献
14.
15.
钱亚玲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1):62-65
目前,从叙事学的视角探究《伤逝》的论文多侧重对于文本叙事策略本身的细微关注以及对于这种叙事方法所带来的接受者的阅读接受与阅读体验的把握,阐释的中心仍集中于作品的外在形式。作为“有意味的形式”的小说,其形式与内容又是共生的。显然,“手记体”《伤逝》的“回叙”策略与它所表达的主题意蕴是吻合的“我”对“爱情历程”的“回叙”,实质是人类对自身生产过程的回顾和反思,而“绝望”的“忏悔”,则是表达理性的反思过程不仅需要真诚、勇气和胆识,更需要对错失的正确认知,否则,人类将永远面临悲剧性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林非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一)在五四时期出现过数不清的描绘和讴歌爱情的短篇小说,其中的不少篇章都充满了一种激昂和悲壮的情调。作品里的主人公为了争取爱情的自由,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于是神圣的爱情在这儿升华出了炽热的光焰。 相似文献
17.
傅燕南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1)
根据鲁迅作品改编的影片《伤逝》,在结构形式上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以涓生的内心独白贯穿整部影片的始终。这些内心独白有的是涓生痛苦的自责和追悔,有的是他与子君交往的片断回忆,有的是他对子君的议论和对生活的认识,有的是交代、叙述了次要情节……据粗略统计,这些内心独白约有三千五百多字,是原著字数的四分之一。大量的内心独白不仅揭示了男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微妙变化,使影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且贯穿起影片中的所有场景,起了整部影片结构的骨架子作用。影片导演水华同志所以要采取这种主观叙述方式,很显然是为了忠实于原著的涓生手记形式,以便尽力表现出原著的艺术成就,保持原著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胡子远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3)
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语文》(修订本),作为教材,影响甚广。其课文注释,较为详明,而且对于有些词语不止一种解释者,则采用两说并存的办法。这对于帮助读者掌握词义,从而进一步理解课文,很有助益。但是,笔者对于某些注释,尤其古汉语部分,尚有不同看法。现在,把这些一得之见提出来商量。(一)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卫风·氓》)《大学语文》注(以下简作[注])载;助词,无义。 相似文献
19.
罗炽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3)
年来读《易》,多有不通者,辄问之于今人注本.然诸家所云,似亦有不合者,益生疑窦.转而求诸类书,并征旧注,反复玩索,颇感不无所得.先理出几则,向方家讨教.一、释“周易”《周易古经》是我国古代卜筮之官用以决疑、预贞吉凶的经典.它的整理、编纂成书,约在春秋中叶.关于《周易》一名的意义,从手头的几种本子看,有三种意见:一主“易道周普”说.如郑玄曰:“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连山》者,象山之出云,连连不绝;《归藏》者,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 相似文献
20.
王玮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1):92-94
在西方文学的传统中,女性拯救一直是个不变的主题。《城堡》中的女性和《伤逝》中的子君,对于主人公来说,都在一定意义上扮演着拯救者的形象。但她们最终都无力承担起拯救主人公命运的重任。卡夫卡内心深处强大的焦虑感,与鲁迅灵魂中的彷徨,不可避免地将个人的情绪书写融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但是卡夫卡是面对内心焦虑和不安惶恐情绪的书写,而鲁迅对子君的塑造,则反映了他的爱情在新旧道德夹击下产生的灵魂中的矛盾、痛苦和焦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