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理论的历史演变,依据其对发展本质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五代不同的发展观.上世纪50年代所说的发展就是经济增长,增长与发展不加任何区别;上世纪60年代把发展与增长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认为发展是指增长加结构变化,但仍然把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上世纪70年代则把经济增长贬低到非常次要的地位,转而强调增加社会变革,要注重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等发展目标;上世纪80年代转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把环境改善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认为经济增长对实现可持续发展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上世纪90年代认为增长只是手段,而人类发展才是目的;21世纪发展的概念进一步拓宽,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东亚地区近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不同于世界各地的若干特征.首先,东亚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这是东亚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鲜明的特征,自从上世纪60年代初日本经济起飞揭开了东亚经济迅速发展的序幕之后,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的经济一直在持续增长,尽管在这30多年中,世界经济不只一次的出现过较大的衰退,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全球经济严重衰退,使美欧等经济强国备受打击,但是,日本、"四小龙"等东亚国家和地区却通过调整经济结构等手段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虽然亚洲经济危机打断了经济高速增长的连续性,但在21世纪,东亚地区仍将保持高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上世纪 80年代、90年代初的高速增长 ,至 90年代中后期增长速度逐步放缓。据报道 ,到 1999年底增长率已跌至 7.1%。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于2 0 0 1年 4月发表的分析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增长减弱的趋势近期仍有继续的迹象。因此深入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 ,探讨经济增长放缓的原因 ,从而提出某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显然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有较大的现实意义。1 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1.1各种影响的确定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国民经济总需求 (AD)由居民与政府需求 (C)…  相似文献   

4.
论发展观的演变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发展概念的内涵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演变和深化。 2 0世纪 50年代一般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6 0年代则认为发展包含增长加结构变化 ;70年代转到强调贫困、失业和分配不公问题的改善 ;80年代把注意力转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而进入 90年代以来 ,发展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大大拓宽了 ,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就业、收入分配、环境的改善 ,还包括政治、文化和社会等非经济因素的改进。总之 ,2 0世纪 90年代的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即以人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尽管许多经济学家或社会学家都曾提及社会的文化习俗对经济的影响 ,但他们都没有明确地把人性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他们忽略了人性、人性的变化 ,以及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性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巨大影响。他们都没有真正把人性因素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变量。从人性角度解释经济增长和发展 ,把人性因素考虑进经济增长模型 ,从而增加对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重大变量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5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把凯恩斯以前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理论、生产函数理论引进经济增长的研究中来,代表人物有索洛、丹尼森、斯旺等人。由此,50年代中到60年代末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7.
20世纪 80年代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现象 ,是与“过渡性体制”的特征相关联的。因此 ,把改革和发展战略相一致 ,是消除通货膨胀产生的最根本的经济内在机制的关键 ;采取数量与效益增长相统一 ,是保持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稳定平衡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美国经济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持续高增长,虽然经济波动时有起伏,但振幅不大,迄今仍基本上保持了较高增长的势头。美国虽然是一个十分富裕的国家,但却存在贫困的隐忧。  相似文献   

9.
凯恩斯节约悖论源于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私欲的“恶之花”结出的公共利益的善果,同时马尔萨斯的节约悖论对其也有很大影响;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凯恩斯节约悖论在我国有一定影响,并在社会风气、经济建设方面造成很大危害;凯恩斯经济理论有其局限性,凯恩斯节约悖论也会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10.
粟丽玉  郭馨 《理论界》2020,(1):16-22
当代国外发展理论的历史演进以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为时间节点,主要划分为40年代到6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期及80年代至今三个历史阶段。其探讨的核心问题重点集中在把发展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把发展与人的主体价值相关联以及把发展看成一种制度性的安排。随着社会环境和客观实际的变化,每一代发展观的提出又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通过对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的深入剖析,揭示发展的本质及其内在矛盾,对于深刻认识我国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多重均衡态与转变前兆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 ,本文研究了 2 0世纪 9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动态。分析发现 :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分别收敛不同的均衡点 ,目前已经出现国家整体上开始转向经济收敛、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 ,但是否收敛 ,与下一步的区域投资政策有关。  相似文献   

12.
增长方式转变与江西经济发展□朱张才一、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增长逐步进入了一条良性发展轨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江西经济正在发生质的变化:经济结构、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科技进步水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发展总量、速度、质量、效益有了很...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与知识转移[澳大利亚]T·托平1、90年代的亚太经济增长与科学知识投入提高90年代,亚太地区的研究所处的外部环境与80年代完全不同,其特点表现为全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增长,与之相关的科学知识的调控、使用、转移变得极为重要。这种调控...  相似文献   

14.
借鉴台湾经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推动全面小康社会进程,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台湾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建设“富丽农村”,其中不乏可借鉴之处。祖国大陆在建设新农村中,应在科学编制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公共设施的投入;始终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和长远之计;加快农村经济组织的培育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现象学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1)上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中期,对现象学进行初步介绍和对其代表人物的思想作述评的阶段;(2)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后期,翻译现象学的经典著作,编译现象学家的选集,对现象学进行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的阶段;(3)翻译出版现象学家的文集乃至全集,深入地展开对现象学的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把现象学与中国的文化传统作全面比较,并寻求在此基础上建立融入中国学者自己原创思想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理论,这是21世纪以来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6,(7)
人口增速、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变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人口政策的调整必然影响经济发展。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的以独生子女为主的计划生育政策,对遏制东北地区人口过快增长,缓解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这一政策的长期实施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东北地区的人口释放程度,改善劳动力结构,进而激发区域经济增长的潜在动力,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减缓,就业压力日益突出,成为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就业弹性角度切入,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其中既有共识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观点的分歧。本文即拟对此做一番评析。  相似文献   

18.
李晓羽 《理论界》2005,(2):43-44
人力资本管理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本的管理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西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始于1930年代末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在不断克服原有模型缺陷和进一步贴近现实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形成现在增长理论宝库中的各种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本文遵循历史的逻辑顺序,考察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最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最明显的特点,建立科技园区是世界各国和地区促进科技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上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兴起和产业结构的大变革,台湾劳力密集产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急速下降。为此,台湾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把建设科技园区作为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