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安徽省制定的《关于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城市落户条件的意见》格外引人注目。以往农民工落户城市的唯一途径是在城市里购房落户。根据新规定,购房落户不再是农民工进城的唯一途径,在城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中国义务教育政策取得的最大突破就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允许农民工子女上公立学校,并同样享受免收学杂费的义务教育待遇。在一些城市,譬如上海,采取了把农民工子弟学校并入公立小学的政策措施。但是,从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看,不尽人意之处仍然很多。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城市社会和学校不能从根本的价值理念上接纳农民工子弟,“一校两制”的后果可能对农民工子弟造成更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婧 《职业时空》2012,(1):134-135,138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里的农民工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各类相关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阐述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了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徽 《职业》2017,(15):114-115
将本地学生和外来农民工子女混合编班后,班级将会面临因来自不同地域的学生带来的不同的文化而导致的班级文化融合中的"磨合"问题,而外来农民工的家庭教育,在这个"磨合"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和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基于此,本文试图以外来农民工家庭为对象来阐述混合编班下的非本地生家庭教育指导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国有200万以上非农业人口的超大城市12个(1997年底),其中东部地区7个,中部地区2个,西部地区3个。这些超大城市一般都是国内经济区的最大中心城市,有的还是全国经济发展中心。这些城市除中心市区以外都辖有郊区县,因而都有相当数量的小城镇,它们是构成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速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超大城市中的小城镇发展具有什么特色,很值得研究,因为它涉及到超大城市发展的趋势和质量,也关系到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景,本文以天津作为实例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经济体制改革使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日渐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流入城市.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和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及学术界大力提倡的发展小城镇战略.为农民流动提供了政策上、理论上的依据,从而使中国的流动人口进入了历史上罕见的高峰时期.特别是国家对粮食的购销政策的松动.遂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成为可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农村人口从西部向东部、从乡村向城市流动,其中北京、上海和广州等特大城市的流动人口均已超百万.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内地到边疆,从汉族聚居区到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到处都有流动人口的足迹.农民工子女要么和父母在城市生活,要么在家乡,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陈畅  周威 《城市》2013,(2):43-47
一、引言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里有一段著名的话:"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就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不同城市的风貌差异首先体现为街道的差异,而非建筑的差异。每一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人格化魅力,即城市的性格,这种性格来源于城市与众不同的文化精神。城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轨"早已不是梦,中国各大城市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地铁,这也另一方面促进了这些城市的发展,"城轨时代"成了国际化都市氛围下时尚、高效的新生活必经之路。如今,南昌也正式开启了它的"城轨梦想",从南昌市地铁筹建小组正式成立那一刻起,南昌人便对未来全新的"城轨生活"充满了期待。  相似文献   

9.
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全体农民工权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章林  郑小晴 《城市》2008,(5):41-45
一、农民工住房公积金的设立对解决其进城安居问题的意义 近年来.各地相继推出了许多促进城乡统筹的政策。其中的户籍制度改革拟扫除农民工落户城市的政策障碍.而农民工落户安居的经济条件尚不具备。要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的住房条件.首要难题就是适宜的住房来源和农民工的住房消费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陶艳梅 《职业时空》2009,5(2):116-117
近几年,流动女工活跃于全国各大城市的各个行业和部门,她们作为农民工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社会发展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对具有代表性的流动女工群体的职业选择进行具体分析,有助于认识流动女工职业生涯发展的特点和困境,也为我国发展女性职业生涯辅导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超大城市现有交通问题所带来的负外部效应正在逐步凸显,在意识到快速小汽车机动化与城市空间的不兼容之后,我国许多城市普遍采用多种规划手段和政策工具进行交通治理。其中,深圳市作为首批部市合作"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在应对交通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规划和政策调整的探索,包括建立公交专用道、小汽车限购政策、互联网公交供给模式等。这些政策工具在多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问题?如何对这些规划和政策工具开展合理评估,并进行相应的完善?为此,剖析了深圳超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多维度属性,进而从政策分析的角度理解各种规划或政策措施的有效性,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完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海岩 《城市》2004,(4):44-47
在法国,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但是考察了一些城市后,会发现法国城市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紧密结合.即使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镇,法国人也会用不同的方式,刻意地保留着城镇引以为自豪的历史.像里昂这种大城市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13.
王璐 《科学发展》2012,(1):77-80
我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城市化,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城市就业逐步转化为新市民,他们在享受城市化生活的同时也面临了许多困境,在文化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将主要分析这部分新市民的城市归属感、子女教育、现代化市民教育和文化生活孤岛化等四个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五个对策以加快推进新市民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居住证制度已在一些城市实行.国务院5月27日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6月1日<新京报>)当前我国大城市与省会城市等户籍人口数量膨大,这些城市面临的公共服务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形下,在大城市与较大城市立即实行一步到位的户籍改革,将所有外来人口全部纳入到户籍人口当中是不现实的.所以,国务院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是现阶段相对更为现实可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5.
论英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大城市人口郊区化是二次大战以后,特别是60年代以来大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特点。大城市人口郊区化也是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当发展中国家普遍表现为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时候,许多发达国家人口迁移特点却是离开城市,特别是离开大城市。表现出明显的人口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人口郊区化。人口郊区化一旦发展到人口过度的郊区化,即逆城市化,就会给城市带来一系列的后果。本文将以英国为例,探讨大城市人口郊区化的原因、后果及其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6.
在几个月来各地房地产市场持续萎靡不振的背景下,各地方政府也纷纷开始酝酿新一轮的救市政策。在几年前为诸多地方采用、但又被一些地方相继取消的“购房落户”政策,开始重回民众视野,并开始被一些大城市视为拯救房市的利器。有专家建议北京、上海等城市也可以出台类似政策。  相似文献   

17.
李升 《城市观察》2016,(2):106-114
作为快速城市化与人口流动的结果,生活在城市近郊区的"新市民"可以分为"本地-新市民"与"外地-新市民"两种类型。从对北京的实地调查结果来看,两类"新市民"在"地域生活欲求-地域生活水平-地域社会参与"的地域生活方式论框架中表现出不同的路径特征。这表明不同类型"新市民"对城市生活方式适应的差异性,对于持续推进城市化进程的特大城市北京来说,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背景下,在推进市民化进程中需要进行"差异性"区分。  相似文献   

18.
我国流动人口在布局上越来越呈现严重的不平衡性。《了望》新闻周刊走访发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大城市聚集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形成对流动人口吸引的"盆地效应"。目前,超量的外来人口,使这些城市土地、环境、水资源难以承受,社会稳定压力极大。  相似文献   

19.
陈新  柴秀梅  王魁 《城市》2009,(9):42-44
一、中心城区边缘区形成机制和特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的中心区往往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交流等各种要素高度聚集的综合环境体,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市区建设用地急剧扩张。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拓展城市空间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必然举措。伴随城市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研究普遍忽视了主体的策略选择问题。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依循的是选择性融合模式——经济上以"同化"模式为主,文化上以"共融"模式为主,社会生活则是"分离"与"共融"兼而有之。这与第一代农民工普遍的"分离"模式存在区别,同时也是他们的结构地位、群体特征与策略选择使然。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融合是主体理性权衡与策略选择的结果,而不是一个循序递进的自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