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今天的南岛语民族主要是由从中国云南乃至西南地区先后迁徙出去的"原始马来人"和从中国东南和华南沿海地区迁徙出去的"续至马来人",与当时分布在东南亚各地的黑色人种进一步融合后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古神话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基因,以独特而极具魅力的方式展现了人性的本然状态和精神世界的伦理诉求。作为精神原生态的中国古神话是先民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最初认识,《山海经》渗透了原始先民对周围世界的创造力量的信念。伦理世界是由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构成的实体性的世界。中国式"伦理世界"的自然样态最初体现为古神话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中国古神话透过传说故事等精神现象形态,创造出一个世界和心灵的综合统一体;进行着人的规律与神的规律的矛盾运动;实现着伦理世界的预定和谐。  相似文献   

3.
中国原始陶器造型以圆球形为基本型,这与原始先民对自然物的模拟和对其他器物造型的借鉴有关。原始先民在群居生活中所形成的对圆形的潜意识认同、对太阳与火的崇拜、生殖崇拜及创世神话等原始社会文化生活,是造成中国原始陶器圆球形造型特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游来自原始先民对于星体运行的观察,作为旗帜飘带的游象征着星与命,具有沟通天人的作用。旗帜在祭祀和战争中的重要功能强烈地影响了原始先民的思想意识;同时,游又是原始先民对于现实生活观察、体认的结果。魏晋后游沿着虚化与诗化的轨迹,深入影响了社会文化生活,成为代表生命与审美最高境界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5.
汉族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113738.61万人,2000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1.96%。汉族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的先民,是中国古代的华夏族。称谓始于汉代,并沿用至今。汉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同其他民  相似文献   

6.
原始绘画和雕塑作为原始社会时期原始先民的艺术作品,主要是从现代的观点来看待的,因为原始社会的人们还没有从理论上形成关于艺术的概念。绘画和雕塑是原始先民巫术活动、情感体验的组成部分,带有与现今绘画和雕塑不同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纯粹性、崇高性、直观性和意象性方面。  相似文献   

7.
宏伟的造象:古代神话中的悲剧英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宏伟的造象:古代神话中的悲剧英雄张振军(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神话产生于人类的“童年时代”,无疑,它是原始先民对周遭之客观世界把握、认知的结晶。原始先民的认知是一种前逻辑的、具体联想丰富而逻辑推理能力低下的非理性的认知,布留尔把它叫作“原始思维”,...  相似文献   

8.
图腾崇拜作为认为人类原始宗教的最早形式之一,在<山海经>中有大量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山海经>中图腾崇拜主要包括动植物崇拜、日月崇拜及性别崇拜.在原始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原始形态的思维结构对中国先民的图腾崇拜思想有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原始思维性质的图腾崇拜思想具体表现在强烈的幻想性、不足的逻辑性以及明显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比兴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修辞方法,源于原始先民的缘象比附的原始思维。比兴修辞是原始思维形式在文学上的残存物,是中国古人诗性智慧的结晶。另外,在比兴的阐释史上,有一种共同的以美刺解释比兴的偏向,即大多赋予比兴以美刺的政治功用。以美刺释比兴的阐释模式也是原始法术思维模式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生殖崇拜是在原始自然崇拜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人们崇拜自然界中某些物象的直接目的,无非就是希望获得一种强大的生殖能力,以满足人们对自身繁衍和种族兴旺的强烈愿望。中国古代的生殖崇拜观念多以动植物为载体,并以一定的巫术仪式进行传达。树木便是这些载体当中的一种,因其强大的生殖力和生命力,在它身上承载了原始先民浓厚的生殖崇拜观念,直到今天这种观念仍然广泛存在于民间传说与民俗活动中。  相似文献   

11.
原始巫术思维是建构天人合一审美关系的基础,而基于原始思维建立的天人合一关系,奠定了中国人审美心理的基础.原始巫术思维和巫术实践促进了原始先民审美心理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土家族摆手舞中的原始文化意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家人自称“毕兹卡”,其先民是古代巴人,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土家的先民离开发祥地而远徙,最终栖息于被当今人类学家、文化学家、社会学家称为中国原始文化的沉积地带之上。如此丰厚的原始文化遗存更多地保留在土家民族的歌舞艺术之中。作为土家特色极为典型的摆手舞,究其舞蹈形式与内涵,不论是“男女相携”连臂而舞的壮观场景所反映出的原始部落舞、民族舞的遗习,还是古拙质朴的动作所显现的原始“拟兽舞”的遗韵,以及战阵舞中所隐含的原始武舞的演化留存,其文化意象应是祭祀怡神的巫舞,其最终反映的是人类祖先普遍关心的生存与繁衍的两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唐宋回族民间故事中的胡人识宝等内容,凝聚着回族先民的文化信息,是富有商业思想的回族先民的原始创作,包含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影响的痕迹,丰富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内容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谬改唐人刘禹锡《陋室铭》的一句,"山不在高,鉴史则名。"在中华大地上,名山奇峰多的是,而万里长城之北的这座因红色山石而得名的钟灵毓秀的秀珍峰峦,居然能名满天下,俯瞰群山,有9万平方公里的赤峰地区也因之而得名,这其中的道理就直接根植在红山先民留下的原始文化根脉上。红山文化被认识的时间并不长。20世纪初由日本人首先发现东蒙古地区原始先民生活遗存的信息,1938年由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出版了《赤峰红山后》,"红山"作为一个广大区域原始先民遗存文化的表征进入考古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15.
试论藏族神话中的自然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包罗万象、浩若烟海的藏族神话中,有大量关于宇宙奥秘、天地形成、日月规律、人类起始、地理环境生成的“解释性神话”。它反映了藏族先民从诞生起就开始了对主客观世界的主动探讨。这些探索虽然幼稚,但由于未受宗教的影响和前人认识的困扰,带着浓烈的天然属性和原始色彩,使我们从中可以窥见到藏族先民改造自然、认识世界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岩画全集》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世界都发现了岩画。 岩石,这自然界的基本要素,从远古时代起,它就不断地被人类使用着,作为劳动工具,作为日常用品,也作为生的和死的住所。岩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画布,先民们在岩石上刻划和涂绘,来描绘人类的自身生活,以及他们的想象和愿望,这就是岩画。岩画中的各种图像,构成了文字发明以前,原始人类的最初的“文献”。岩画不仅涉及史前原始人类的经济、社会和生活情况;同时,岩画作为人类以审美的方式把握世界的精神产品,它还以其艺术、其美打动人心,因此它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品。  相似文献   

17.
萨满信仰展示了古代先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对大自然的神秘认识,揭示了先民对人类与神秘力量之间多变的依存关系的确认;其宗教理念代表东北先民们古老的空同意识,表达了他们面对天、地、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产生的恐惧心理,以及对无限神力的崇拜,依赖和祈求。先民们原始的蒙昧和怪异的恐惧感孕育了以萨满教为代表的东北地区神秘多变的惧感文化:以惧感文化为基垫的萨满信仰,凝聚了阿尔泰语系诸原始民族的精神文化世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神话在其“轴心时代”,先民凭借原始的感性思维创造了无数著名神话,流传至今。然而“神话轴心”又决不仅仅满足于神话的丰产,更关注的是神话对后世的无法估量的影响。神话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它并不张扬于表面,更多的是在人们无意识的状态下对生活产生影响。无论是前轴心时代、轴心时代、轴心时代以后,乃至今天,神话的魅力仍未见消退。  相似文献   

19.
射日神话是对原始先民巫术活动的反映,该巫术企望通过男女交合以影响气象,达到祈雨弭旱之目的,反映了原始先民借助想象和幻想战胜自然灾害的现实。  相似文献   

20.
苗族原始崇拜中的哲学社会思想萌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族原始崇拜作为原始宗教意识的表现形式,其中包含着哲学社会思想的萌芽.本文力图从苗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中挖掘出其中的哲学社会思想.原始崇拜为苗族先民的想象力提供了遨游的空间,使其思维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