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对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春晖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8(1):90-94
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社会建设中遇到的种种挫折使孙中山反思国民劣根性的问题。他认为国民身上有许多的优点,但也存在着十个方面的缺点。他认为国民的劣根性产生的政治根源是封建专制制度,但对国民劣根性产生的经济原因重视不够。要改造国民的劣根性,首先必须发展生产力;其次是建立现代政治经济制度;再次培养国民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最后是注重对国民的科学文化和道德教育。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改造方法是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对今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忠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5)
孙中山的思想变革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一系列关于革新人们思想观念特别是唤起民众的论述,但这一本来存在的理论尚未清晰地为人们所注意.其现代价值在于:首先,在文化霸权主义背景下,必须保护汉字的纯洁性以弘扬民族精神.其次,在当代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必须以调和消除对立从而塑造人们的和谐心理.再次,中国政治文明必须从基层稳妥开始,为此首先要引导群众心理.最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民族心理. 相似文献
3.
周建超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7(3):61-67
孙中山在长期的斗争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中国革命和建设要取得成功 ,必须唤起民众 ,实现民众思想观念在现代意义上的转变。为此 ,他从近代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全面剖析了中国国民性的种种弊端 ,深刻阐述了改造国民心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重塑新国民的具体目标与实现途径 ,从而为在近代中国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找到了一把开启的钥匙。孙中山的这一思想集中反映了一代知识精英在近代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思维焦点 ,表达了整个中华民族渴望摆脱困境、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烈愿望 ,同时也奠定了其在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不朽地位。 相似文献
4.
成晓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为了极大限度地发掘人的精神力量 ,有的放矢的进行改造国民心理的工作 ,孙中山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的基础上 ,从中国社会实际出发 ,对不同的国民心理作了反省 ,尤其是对落后的、消极的国民心理进行了十分犀利、冷峻、深刻而又中肯的剖析 ,有些地方不免有偏颇之处 ,但他的偏激发自对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殷切关注 ,饱含着忧时愤世之情。孙中山在抨击、鞭笞传统道德和不健康民族心理的同时 ,积极倡导资产阶级的道德风尚 ,致力于重造现代国民形象 ,达到顺乎人心、改造人心的目的。其主要途径和方法是 :第一 ,通过党人用“主义去统一全国人民的心理” ;第二 ,以“少数人心理 ,由是演进及于多数人心理”。 相似文献
5.
樊星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2):143-149
新时期文学中产生了许多反思"文革"武斗、揭示"人性恶"、重新认识土匪及军人身上的匪性的作品,还有许多文学作品中留下了关于各地土匪活动的记录。这些足以表明,在中国的民族性中,崇尚暴力与匪性的传统根深蒂固。虽然其中有不少作品旨在揭示暴力的心理根源、匪性的社会根源,但仍然足以发人深省:传统的"礼教"与酷刑为什么无法遏制频仍的暴力与残忍的匪性?如果"国民劣根性"的问题其实是"人性恶"的表现,改造它又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6.
赖若胜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05-108
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时表现了对他们的深沉的爱,代表了迄今为止文化启蒙的最高成就。但启蒙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后继者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7.
顾元青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4):147-151
日本二战后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得益于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也与注重传统的国民道德教育有关。日本对东西方文化的吸收并非全盘照搬,而是取我所用,其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很明确的。日本的道德教育形成了一个以学校、家庭和社会为一体的统一的管理体系,在提高国民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肖海凤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6,(5)
萧红用本真、素描的创作反映东北社会的现实,展现她对国民灵魂的思考,尤其是将东北地域文化的劣根性加以展示和批判,以此来挖掘东北人身上存在的弱点。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幅东北农民众生图,并为他们病态的灵魂唱着挽歌。 相似文献
9.
郭汉民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52-58
孙中山和梁启超在政治上是对立的,但在文化上却有惊人的一致赋予中国文化以崇高的地位,重视发扬其优良传统;十分重视西学,而又注重中西文化的结合.他们均以开放的心态和世界的眼光观察问题.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兼采中西并融会贯通是这二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共同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0.
闾小波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4,41(4)
孙中山的一生固然是革命的一生,然而,作为“革命家”的孙中山,一生除暴力革命活动外,还有若干协商或议和活动,以往学界通常偏重于探讨或彰显其暴力革命的一面,而忽略甚至贬低其协商活动。所以如此,与20世纪国人对革命的误读及漫长的中国革命实践有关。事实上,孙中山政治思维有着革命与协商的两重性,这与其独特的教育背景及对现代政治文明的体认不无关联。 相似文献
11.
吕欣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在我国,虽然法治国家的表达早已在宪法中确认并经多年实践,但距真正的法治社会还有些遥远.其主要的社会原因在于没有形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两分.虽然许多学者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并对该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但在这些研究之外还应当关注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两者分离的基础与界限:国民对国家的请求权问题,这种判断是以一定的政治、哲学理论为基础的.要想在我国形成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两分,不仅要在价值理念上树立国民对国家的请求权观念,还应在制度上保障其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2.
陈占彪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1):120-126
终生着力于国民精神改造的鲁迅的心理状态其实是经历了一种由“有”(包括肯定形态的希望和否定形态的绝望)到“无”的过程,这是因为他十分清楚于国民性“劣”象背后的“根”性,以及自身颇深的佛学素养所致。然而对鲁迅来说,他虽然看破了世事运作的真相,但在看破后并没有陷入一种悲观或虚无之中,而是在这“无”中仍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在“我只得走”的过程中实现生命的价值。那么,正是在情感上的“哀”与“怒”和在思想上的“不齐”与“为”这两股合力的推动下,二十世纪中国最痛苦、最孤寂、最无聊的灵魂,无所谓希望,无所谓绝望,就这样,无意义地抗争着。 相似文献
13.
吴正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2):87-91,110
中国现代侦探小说创作繁荣之时,恰是"五四"精神影响深远之际,小说家们塑造了霍桑等具有"理想国民"特点的侦探或侠盗形象,并努力宣扬"科学"、"法制"等现代精神,试图将侦探小说作为市民的"通俗教科书"。因此,中国现代侦探小说体现了"启蒙性"这一本土特征。在"五四"前后中国社会的文化和政治背景中,中国侦探小说家通过作品对国民进行"启智"和"劝善"的努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民性格重塑的政治哲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军章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31-40
诠释中国近代国民性格批判的思想文化运动,对近现代乃至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深层意蕴,构成了公民文化建设和公共精神培育的一个历时性政治哲学反思的主题。从政治国民与文化国民的交互关联出发,强调了社会政治生活成为文化国民具体而直观的存在世界。政治国民不仅成为特定政治文化的价值表达,也是民族文化精神的践履者和承载者。型塑国民性格就必由广泛而生动的政治生活来完成,政治精神、政治制度等的整体融合担负着国民性格塑造社会路径。这一途径实际表现在制度观照和伦理观照的架构内,制度批判与重塑和伦理批判与重塑明示了社会政治发展的归旨在于塑造优良的国民性格,也确定了国民性格问题批判性研究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龙燕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81-85
随着国共两党合作进程的变化,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也有一个起伏变化的过程。梳理瞿秋白对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的评价,探究其起伏变化的复杂原因,反思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孙中山的评价误区,对于深化瞿秋白的研究、客观评价孙中山及其三民主义,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日本社区治理的四原则
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一样,日本的社区治理有着悠久的历史。至少在公元8世纪成书的《日本书纪》中就已经有了“五十户为一里,设里长一人;五户为一保,一人为长,相互检察”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孙中山对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孙中山先生针对近代中国农业凋敝、农村落后和农民艰辛的现实,提出了教育兴农、科技兴农、发展农村的市场经济以及让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发挥政府的作用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思路,对今天谨慎处理“三农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国继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6):81-87
孙中山思想研究的论著无数,探讨马克思主义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文字也不少。但是,缺乏从马克思主义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实践中,考察对孙中山政治思想影响的研究。本文通过孙中山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和态度的发展过程,讨论其变化和曲折。 相似文献
19.
陈海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1):44-46
改造和培育国民精神信仰是中华民族走向独立、富强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通过对中国国情和现状的把握,以宣传教育为基础路径,打牢信仰基础,以自我修养为核心,内化和建立信仰,以建立制度和贯彻执行为保障,固化信仰教育成果,逐渐形成了对国民精神信仰的培育和改造思想,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王文英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中日甲午战争后,在政治上,日本实国主义的核心──军部,成为天皇制下最有组织、最有卖力的特殊的军人集团,并开始左右国政,同时,由于战后大搞军国主义的扩军备战,使正在形成中的日本帝国主义具有更加浓厚的军事色彩;在思想意识上,军国主义思想开始主宰日本国民意识,日本社会盛行蔑视中国的风气。这些都说明,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日本军国主义得势的一个契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