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围绕2011年美国金融中心纽约爆发并迅速席卷全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运用社会运动修辞批评有关理论对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进行修辞学解读。从修辞学角度看,占领华尔街运动可以描述为占领运动者通过占领行为的各种形式影响政府或有关机构从而改变现状。作为修辞者,占领运动者审时度势,采取了众多修辞形式,如选择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所、静坐、贴标语、喊口号、游行示威、演讲、唱歌等。这场运动之所以能够发生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运动修辞者提出了一个能打动人心的主张,并有效地运用了“可获得的”修辞手段。  相似文献   

2.
甄言  晓刚 《中华魂》2011,(12):65-65
自9月17日以来,一场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游行抗议运动在美国愈演愈烈,波及上千美国城市,声势日益浩大,加入抗议的社会组织和民众日益增多,政治诉求十分明确:改变美国不公平不合理的政治经济制度。美国人民已无法忍受长期被资本操控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闻言实 《中华魂》2012,(5):55-62
从美国次贷危机开始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本刊已刊载过一些外国政要、学者对这次危机以及与造成这次危机密切相关的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评述与反思文章。现在,危机仍在美国、欧洲国家和其他一些国家与地区蔓延。尤其是美欧主要经济体不仅还看不到经济复苏的明显迹象,甚至还有向长期衰退演变并向社会危机(如以"占领华尔街"等为口号的民众"占领运动"已在美国和许多西方国家发生)、政治危机(如由于应对经济危机的失败已导致一些西方国家政府领导人下台)演变的趋势。因此,引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对这场空前严重的危机和泛滥多年的新自由主义的进一步研究与反思,有些评述文章已深入触及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及其本质和种种弊病。本刊将以《外国有关人士对国际经济危机和新自由主义的评述与反思》为题,再陆续摘登一些国外有关方面的文章,供研究参阅。本期摘登由闻言实同志提供的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的四位学者的文章:《全球的经济危机其实质是一场政治经济危机》、《西方资本主义的三宗"原罪"》、《欧洲资本主义危机》、《美国新自由主义理论的穷途末路》。  相似文献   

4.
张响涛 《中华魂》2014,(23):62-64
国际垄断资本最为有益,所以他们首先在本国推行,其结果是使美国上层1%的人每年拿走四分之一的国民收入,形成了一个塔尖形的经济现象,1%的人控制了40%的财富。德国学者托马斯舒尔茨在《1%大国》一文中说:“400个最富的美国人占有的财富超过1.5亿底层美国人占有的财富的总额。”由于强力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使美国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据官方统计,美国的贫困人口在2010年达到了史无前例的4618万,平均每7个人中就有1个人处于贫困之中,因而引发了2011年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他们高举“我们是99%”的标语,抗议华尔街金融寡头无止境的贪婪。有不少国家因追随英美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而吃尽了苦头。  相似文献   

5.
王伟光 《中华魂》2012,(15):26-27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了。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刮起了欧债危机狂潮……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此造就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持久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乃至“占领伦敦”运动,促进了此起彼伏的罢工、示威、游行活动。经济危机转化为社会危机,继而转化为意识形态危机.激起了意识形态的争执。生活在西方的许多人,上至一些政治家和理论家.下至不少平民百姓.站在不同的立场上.从不同的角度.开始反思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质疑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6.
全球贫富差距都在扩大,从美国、中国到巴西。贫富差距扩大的根源在虚拟经济成为财富之源,而诚实的实体经济被弃如弊屣。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的目标指向,真正的问题不是华尔街的金融家,而是造就美国华尔街可怕红利的美联储与美国政府。  相似文献   

7.
孟谦 《社区》2010,(10):1-1
日前看到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商业平衡新模式:做好事也赚钱》。文中说:美国的商人正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做“真正的赢利”?现在他们认为,企业赢利的过程要注重三方面——“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仅挣到钱是片面的,比如华尔街上的金融公司过去一直在“挣大钱”,但在金融风暴中,这些大佬们的所作所为将美国社会拖入窘境。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为,只有重视这三方面的平衡,企业行为才是可持续的。而提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立足点是社区,因此很多企业展开了“在社区”或者“为居民”做好事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思益 《中华魂》2012,(1):63-63
是大西洋来的飓风. 骤然间横扫美利坚? “占领华尔街”,“占领……” 无数支拳牌游行的队伍。 穿过的城镇岂止百千。  相似文献   

9.
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势力足以影响全世界的经济活动,这里被人们称为“金元帝国”。黄沁,这位年仅27岁的毛头小伙子、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培育出来的高材生,现已坐上了华尔街培基公司高级副总裁的交椅。欲知他成功的秘诀,请看《黄沁:华尔街的“中国眼睛”》。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运动本就血脉相连,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更是不仅注重环境正义的理论研究,而且植根于以生态运动为代表的新社会运动中,试图熔接环境正义与社会正义,从理论研究走向社会运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参与年度左翼论坛、"占领华尔街"运动,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品格,体现了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趋向,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书评     
20年前,迈克尔·刘易斯的成名作《说谎者的扑克牌》被公认为描写20世纪80年代华尔街的“教科书”,对美国商业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年后,华尔街翻天覆地的闹剧之中,刘易斯照旧洞见烛微,以个人视角重现华尔街上演的市场传奇和诡谲道德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凯鲁亚克的代表作《在路上》着手,分析了“垮掉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垮掉”青年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指出“垮掉运动”是美国60年代“反文化”运动的前驱,对美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然而,“垮掉派”过激的反叛言行并不能给他们带来出路,他们的寻觅是徒劳的。  相似文献   

13.
与以往对青年占领运动"一边倒"的赞扬观点不同,通过对"华尔街"、香港"中环"和台湾"立法院"的青年占领运动"为占领而占领"的实质描述,对占领运动进行褒贬夹杂的评判。青年占领运动的实质乃是对政治精神家园的诉求,而选择青年为主体是由于自由主义民主制度当中其所遭受到的"双重压迫",选择占领为形式是源自于"制度裹挟"的无奈与"新的政治话语"的需求,但必须理性洞见占领之后的危机。鉴于青年占领运动的经验与教训,认为青年大学生政治精神家园的诉求,应从秉持集体主义"公意"的取向、理性评判与理性抉择的意识形态态度以及现实的理想主义思维方式,才能够实现政治精神家园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14.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长期受新自由主义政策压迫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对新自由主义有了新的认识。在经历了两年的沉寂期以后,不满于现状的工人阶级终于燃起了愤怒之火,纷纷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这给苏东剧变后处于低潮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带来了短暂的高潮。欧洲的抗议运动、由美国华尔街发起的占领运动都是后危机时代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典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日本“战后改革”中进行整肃的过程,论述了它的性质、意义及其历史局限性。文章指出:这场整肃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美国占领当局发动和领导的、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大规模清洗运动,它在日本“战后改革”中占有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16.
美国金融监管的法律变革与特点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体系的调整往往具有“危机指向”的历史特征。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对自身的金融监管体系重新审视,提出一系列调整方案。美国政府公布的《金融监管体系现代化改革蓝图》、《金融改革框架》和《金融监管改革——新的基础:重建金融监管》等方案,以及此后美国国会众参两院通过的《华尔街改革及消费者保护法案》,均成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风向标。了解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的基本动态和监管理念对我国“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17.
闻言实 《中华魂》2012,(9):57-63
本期摘登的是由闻言实提供的美国、德国有关学者写的三篇文章和哈佛大学罢课学生写的一封公开信,供研究参阅。它们分别是:《金融化与新自由主义》、《华尔街到底做了些什么?》、《欧洲走下坡路不可避免》、《致格里高利·曼昆的公开信》。  相似文献   

18.
江涌 《中华魂》2012,(1):48-51
从2011年9月中旬开始,美国民众在纽约金融中心——华尔街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政治权钱交易。此次名为“占领华尔街”的示威活动,意在表达对其金融制度偏袒权贵和富人的不满,声讨引发金融海啸的罪魁祸首。从全球范围看,近一段时期以来,国际金融动荡,应和着经济、社会、政治动荡,规模大小、形态不同的动荡相互激荡、愈演愈烈,令日趋无主义、无信任、无秩序的世界愈发失去重心。无穷的坏消息主要来源于资本主义大本营美国,次贷危机、美债危机接踵而来,人们不知道下一个危机会在什么时候以什么形式爆发。国际金融动荡的常态化,世界经济低迷的长期化,预示着金融资本主义正在穷尽其存在的一切理由。  相似文献   

19.
女人的野心     
佟娜 《21世纪》2010,(11):51-51
美国《新闻周刊》新闻网以《中国女性比美国女性“更具野心”》为题,公布了一项研究结果。文章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妇女中,仅有略超过三分之一的人称自己很有野心。  相似文献   

20.
最近,美国国内正在紧锣密鼓地为大选作准备,民主、共和两党都磨刀霍霍,在外交政策的定位问题上又展开了唇枪舌战,美国《外交》杂志于2000年1~2月号上刊登奈思(C.Rice)的文章《增进国家利益》,反映的正是共和党人的看法。 文章称,冷战结束后,“国家利益”在美国成了过时的辞藻,“人类的利益”或“国际社会的利益”取代了“国家利益”,成为了美国外交活动的指南。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