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培伟 《理论界》2013,(1):112-113
行政首脑限任制思想起源于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曾论述到了限任制思想,亚里士多德的限任制思想触及了行政首脑限任制的灵魂性特征。行政长官限制的实践可以追溯到雅典宪政时期,官员一届任期普遍较短,而且一个人不能连续两次担任同一职务。古罗马时期限任制思想的代表人物西塞罗强调官员应该是由选举产生并且不得连选连任。在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官员普遍由选举产生,并且有一定任期时间和任期次数。  相似文献   

2.
职田是宋代官员俸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宋真宗朝始到南宋亡,职田制实行了二百八十年之久。职田不仅关系到官员们在职期间的切身物质利益,而且涉及到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封建国家的利益冲突问题(即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同时还涉及到官员与租佃职田的佃户之间的利益冲突(即主要表现敌对阶级之间的矛盾)。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职田制的实施过程与变革、职田的经营与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论述,透视其利弊得失,评价“厚俸养廉”政策的性质与作用。不当之处,希冀学者们指正。 一、职田制的实施过程与变革 职田与官员的品阶职位相联系,源远流  相似文献   

3.
黄宗羲把君主及官员当作政治上的监督对象而严加防范,他把思考的重心从儒家传统的规劝君主及官员进行内在的心性修养,转向了以外在的制度对君主及官员的权力进行制约,提出了以"宰相"制制约君主权力、以"学校"制制约行政权力、以"方镇"制制约中央权力的政治制度构想,并认识到了政治力量对制度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的历史发展及现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苹 《船山学刊》2005,(4):133-135
中国古代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经历了军功制、荐举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的演变发展过程.科举制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成熟、衰亡于明清,是封建社会历朝历代一直沿用的一种选官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推行时间最长的一种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涛 《船山学刊》2019,(1):92-98
治国先治吏,是中国古代统治者始终奉行的法则,因为官吏选任的好坏与公权力运用的质量息息相关。一名官员的行政行为是与其自身内在素质密切相关的,在相同的情境下,不同官员之间行为举止的差异,在相当大程度上基于各自内在素质结构的不同。鉴于官员素质对国家治理的重要影响,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官员素质内容都高度重视。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在选任、培训官员时都对其素质结构和内容要求注入了新的成分。一些有益经验对于当前新时代背景下的领导干部素质提高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一般认为 ,宋朝承隋唐、五代之制 ,又略为损益 ,建立有比较严密的监察制度。但如果认真剖析宋之监察体系 ,其弊端颇多 ,主要表现为 :第一 ,从机构设置上看 ,监察机构重叠 ,上下间又互不统属 ,监察职能为之分割或壅滞 ;第二 ,从监察官员的职权上看 ,受宋代职官体系中官阶与差遣分离的影响 ,出现了名为监察官而实际不司监察的情况 ,削弱了监察职能的发挥 ;第三 ,从监察官员的选任上看 ,宋循汉唐成制 ,选任一些资浅阶低的官员执行监察 ,但他们缺乏权威 ,难孚众望。下面允许我们从这几个方面陈述一下自己的管见。一首先 ,宋代中央及地方监察机构…  相似文献   

7.
雍正朝对官员在职期间的违制违纪行为都要予以问责、处分。其时,官员违制违纪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举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而其中对官员在治政中行政失误的追查,成为清代问责官员的重心所在,是政府诸多问责内容中的主流。当时行政失误主要有,印务失误、文书失误与司法失误。这些失误直接关系到中央政令的传布、地方司法的威信。所以,朝廷在此方面的问责与处分是既周密又有力度的。  相似文献   

8.
汉末延康元年九品中正制创立时,仅针对在职官员;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仅限于在职官员与进入选举程序者,并存在着两种话语系统;中正之"品"在魏末分化为"官品"与"资品",是晋初上层子弟起家"官品"与"资品"之间围绕四级级差上下浮动的原因。曹魏是"士族"社会的孕育时期,关于该制度在这个时期实施情况的传统观点有不少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9.
一般认为“九品中正制”肇始于曹魏,发展、成熟于两晋,延及南朝,波渐北朝;而且,两晋南朝的选举制度即为“九品中正制”,“中正”又实际操纵了选举。此一论断有一定合理的成份,但亦有片面化、绝对化之弊。本文企图从两晋具体“中正”的活动和官员的入仕状况出发,来考察“九品中正制”在整个选官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方法上,拟部分采用“定量定性”的研究方法,即对《晋书》中所披露的官员入仕状况作某种“定量”整理,尔后再进行“定性”分析。如此,庶几可对此一问题作一些新的发现与说明。是耶非耶,就正方家。  相似文献   

10.
任晓林 《中州学刊》2002,(3):150-152
政府官员规模膨胀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发展的内生变量长期影响的结果。为此,建立国家财政保障政府运转机制,通过财政手段减少官位数目,严格加强职位编制预算,试行公务人员“行政失败”追究制,实行官员考核“末位淘汰”制是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杜文玉 《人文杂志》2003,(6):105-114
五代俸禄制度是当前研究中的一个空白。本文研究了五代在朝官、地方官的俸禄以及除陌、折估、俸户等问题 ,并详细考证了各种职官尤其是地方官的给俸情况。认为五代的俸禄制度虽沿袭唐制 ,但变化颇多 ,主要是其俸禄标准总体上低于唐代水平 ,通常均实行给半俸的制度 ,同时又实行折估之制 ,即给官员的俸钱均折成实物发给 ,州府僚佐及县级官员通常不给禄粟 ,对于不同的官员 ,实行中央统一支给与地方自行发放两种发俸办法等  相似文献   

12.
处分是封建政府对官员违纪违制等失职行为予以的一种制裁。迨及清代,随着封建专制主义的进一步强化,国家政务活动的进一步规范,朝廷更加重视对官员失职渎职行为的处分,这些处分不可避免地对官员各方面产生了影响。而官员们为了避免出现丢官罢职、经济困顿的状况,又开始了对处分的种种规避,从而形成了封建政府与官僚集团之间处分与规避的互动争斗,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3.
清代的职官俸禄与廉政赵慧峰杨爱琴清初,职官俸禄一如其他各项法规、政策,基本上沿袭了明代之制。按照明代的惯例,清廷户部对各级官员规定了相当低的俸禄标准。清代的官员从正一品到从九品,共分九品十八级,各级官员都按照户部的规定领取俸银,京官外加禄米。此外,还...  相似文献   

14.
官员任用模式研究——兼论遏制任用腐败的一个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任用权由选拔权和任命权构成,按照二者的分离程度可将官员任用制度概括为完全一体化、有限分离制和完全分离制三种模式。评价任用模式优劣的指标有两个:中央性和人民性。前两种模式凸显中央性而漠视人民性,在制度的设计上给任用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适当空间,后一种模式大大提升了人民性,并在中央性和人民性之间取得适当平衡,在制度上也设计了遏制任用腐败滋生蔓延的有效运行机制。完全分离制模式是中国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可选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考课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其中"品行"标准的确立经历了较长发展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考绩仅重视官员的政绩而轻视其品行;秦汉虽出现注重官员品行的萌芽,但品行尚未被正式纳入考课标准;魏晋借助九品中正制的平台和法律儒家化的背景而逐渐将品行纳入考课标准。品性考课标准的确立,反映了儒法两家的考课思想及其标准由冲突走向融合,彰显了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的治国理念和施政方略出现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唐代道制建设与改革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汉代州制演变最终导致汉亡的历史教训,唐代在道制建设与改革上进行了诸多的探索与创新。唐初的十道制与"因事而遣、事毕即罢"的运行机制较好地完成了巩固政权与地方监察的双重任务;武则天与唐玄宗时期官员们对地方监察制度规范化、常规化改革的阻挠延缓了道制的地方化进程;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政府毅然罢去开元十五道建制,使得唐王朝免于速亡的历史命运,而和藩镇共存一百多年;这都是唐管理阶层制度探索与创新的成功之处。然而,唐道终不免重复汉州的命运,表明在地方治理方面,古代的中央政府有着不可克服的难题,显示了中国古代制度文明力图超越自身局限的艰难与无奈。  相似文献   

17.
<正> “文官”一词最早见于《后汉书·礼仪制》:“立春,遣使者赍束帛以赐文官”。不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了职业文官,如春秋时的管仲、百里奚,战国时各诸侯国国王所重用的大批能言善辩之士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管理政府官员的制度,这就是我国古代的文官制度,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经过不断的发展变化,日趋成熟。特别是隋唐以后,封建政府录用官员所采取的公开考试、择优授职的科举制,更使之臻于完  相似文献   

18.
宋代地方官任期制初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期制是官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社会,地方官员任期制实行的合理与否,不仅影响到封建吏治的得失,而且关系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能否加强。 中国古代地方官的定期轮任制是不断变化、逐步完备的。在宋代,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特别是随着以资格用人和磨勘转官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官员任期问题备受重视,然而,在当时冗官问题异常突出的客观条件影响下,宋代地方官任期制产生的弊端也特别突出。本文拟就宋代地方官员任期制的发展变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任期太短带来的危害及其原因作一初步论述。  相似文献   

19.
前一阵子,街上盛传工时制改革要改为5天工作制。然而据劳动部可靠消息:子虚乌有,纯系无根之言。 四十四小时工作时制改革是今年3月1日推行实施的,它经历了长期的酝酿、调研、论证过程,最后综合各方意见、各种因素才于今年艰难推出。新工时制出台之后,劳动部、全国总工会的官员们进行了跟踪调研。调  相似文献   

20.
耆英是中国外交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近代转变时期的封建官员,其夷务思想,带有明显的愚昧成分;其制夷方法,带有封建官僚的智术狡黠;其办理夷务的一个结果,是中国与各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是在此期间的耆英,对西方国家的某些认识是较为清醒的,也曾提出过一些可贵的制夷思想。耆英虽算不上开明、进步的外交家,但却是一位力图重新认识夷人、探求制夷之策的"夷务"大员;虽然未必是一位真诚的爱国者、主战者,但亦决非如有些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位可耻的卖国者、投降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