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主办的"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物质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30日一11月1日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及台湾高校和研究机构的40余名学者,围绕"日常生活的物质性"、"物质生活的多样性"、"民族文化交流"、"物质性与地方社会"、"城市生活"、"医疗生活与文化"等多个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正>日常生活史作为近年备受学界关注的新研究领域,对拓展与深化中国历史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尤其在中国社会史的“生活”研究领域,由社会生活向日常生活的转变,被认为是推动中国社会史研究走向深入的重要一环。自2008年以来,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即将“中国日常生活史研究”规划为一段时期内着力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推进该项研究,中心在成功举办“中国日常生活史的多样性”国际学术讨论会、“日常生活史视野下中国的生命与健康”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又于2013年10月31日至11月3日在天津举办了“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学术研讨会。旨在强调将日常生活置于具体生活场景,探讨日常  相似文献   

3.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环境伦理的理论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在环境伦理视阈中,当前中国日常生活模式存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及人自身的异化等现象.低碳生活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具有伦理意义的"碳联系"的伦理生活,是在日常生活世界建构环境伦理的"阿基米德点".只有塑造具有环境美德的人才能消除日常生活世界的异化,实现日常生活世界的绿色化.  相似文献   

4.
杨东柱 《社科纵横》2013,(11):103-106
生活是当今哲学所关注的重要对象。按照人活动领域的不同,生活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指向个人生活的自在世界;非日常生活指向自觉的、自为的政治、经济和精神活动的世界。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关系的发展尽管经历了三个阶段,但它们都相互依存,没有绝对分离,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个人与社会本质上和现实上是相互联系的。尽管马克思没有专门界定过"日常生活",但他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表明了其日常生活观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5.
龙柏林 《学术交流》2003,1(10):19-22
道德教育应当回归生活世界,而生活世界又分为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如果道德教育在回归中过分偏向非日常生活,就会导致理想化、工具化、说教化的弊病;如果过分偏向日常生活,就会造成世俗化、经验化、自在化等问题。因此,道德教育必须既关注日常生活又重视非日常生活,坚持传承文明与超越创新、多样丰富与中心有序、科学灌输与能动理解相结合,才能真正全面回归生活世界,切实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描述生活,批判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层内涵,借助于批判日常生活来探索理想境界,这正是文学的基本功能之一。明清时期,以《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为代表,兴起了一股世俗小说的潮流,它们直接面对广大的市民群众,描摹和揭示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实际,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作了充分的批判。这种批判与当时以李贽等为代表的理性文化批判相映成趣,构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次较完整的文化启蒙运动。一、广泛的读者群众:世情小说对日常生活批判的现实基础任何文化批判如果不能被群众接受,不能转化为群众批判的力量,其影响力都是极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日常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时象进入了研究的视野,在对人类生活现状的忧虑与反思中,处于不同生存背景和文化差异下的许多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集到了这一领域.其中,卢卡奇与赫勒都试图通过实现日常生活的人道化来克服人类存在的危机,然而他们理论的视角却存在着差异,并且呈现出一种逻辑递进关系.卢卡奇试图运用科学和艺术打破日常生活自在的合类性,从而克服人性分裂的危机;而赫勒把日常生活批判从审美视野推向了生存视阈,她更关注日常生活结构的改变,旨在实现人的生存方式的变革.二人对日常生活的分析和批判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微观维度.  相似文献   

8.
李小娟 《求是学刊》2005,32(6):23-26
以现代化为背景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是20世纪80-90年代文化哲学研究领域中相对具有独特性和新意的文化哲学理论,它的主题或者宗旨是人自身的现代化,即完成由自在自发的生存方式向自由自觉的生存方式的文化转型。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创新性在于,它从传统日常生活的结构和内在图式中揭示传统文化的根基,从而在生活世界的根基上揭示人自身现代化的具体途径。这样一来,日常生活批判不同于一般的文化启蒙,它没有停留于以思想呼吁和观念更新为内涵的表层文化启蒙,而是一种在人的生活世界中发生的深层文化启蒙。应当说,迄今为止,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研究…  相似文献   

9.
辽宋西夏金元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20世纪前半期,有关日常生活史的若干问题,陆续进入研究者的视野,被开辟为社会史研究的课题;后半期的前半段,中国内地学者对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基本处于停顿状态,港台学者基本延续前期的研究理路,对生活史的研究给予了一定的关照,国外学者的成果中则产生了代表性的著作;后半期的后半段,生活史的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国外学术界则因"汉学"的日益被重视而不断涌现生活史论著;2l世纪的生活史研究,问题不断细化,传统的研究领域也不断与日常生活史视角相结合,取得的学术成果也日益丰富多彩,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相似文献   

10.
日常生活:中国村落研究的一个新视角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干内容是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这不仅因为在区位结构上乡村占居绝对的多数,而且因为乡村生活模式和文化传统的任何细微变化都显示了现代性因子在乡村社会的扩展。本文作为研究论纲,概述了“经验中国50年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的课题研究的视角、内容和方法即以杭州萧山义桥等6个行政或自然村落个案研究为基础,以村民日常生活为研究的视角,以现代性在村落与村民日常生活中的渗透与扩展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以“质的研究”和文献分析、村民访谈、社区观察的有机融合为研究的主要方法;希望通过对村民日常生活世界,诸如上学、做工、当兵、经商、办厂、纠纷、通婚、分家、送礼、拟亲、游戏等50年的追踪描述、解剖、透视,观察村落中居民与社区、市场、城市、国家的互动,阐释乡村中国现代化的变迁、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走出日常生活世界──《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述评马俊平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或寓所,人自身的现代化就是传统文化的转型,而传统文化的转型落到实处即为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即公式:人自身的现代化一文化的转型一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在当今中国等...  相似文献   

12.
日常生活共同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基于共同的生存需要、价值取向、利益诉求以及文化模式的影响等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结合体.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在日常生活世界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构成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维度.海德格 尔、列斐伏尔、赫勒分别从"日常共在的共同体"、"日常生活异化的共同体"、"日常生活类本质对象化的共同体"等不同的视角和层面对日常生活共同体进行了阐释与分析,为我们深入研究日常生活共同体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与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批判与人自身现代化──读衣俊卿教授《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刘翠衣俊卿教授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已于1994年7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五年来文化哲学研究的内在逻辑结果和对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反思和回...  相似文献   

14.
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视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衣俊卿 《求是学刊》2005,32(6):6-12
从笔者在《哲学动态》1989年第4期发表的《日常生活批判刍议》一文开始,一种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逐步成为中国哲学的新生点之一,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哲学表述形式。从日常生活批判课题的提出,到日常生活批判丛书的出版①,十几年中,我们初步建立了一种中国语境下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同一般的意识哲学或理论哲学的研究范式不同,我们在开展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领域的研究过程中,一直没有做更多的前提性理论划界工作,没有对日常生活批判的学科定位、理论边界、范畴体系、基本原则等作系统的表述,而…  相似文献   

15.
张文富 《创新》2015,(6):58-61
日常生活世界不仅存在着衣食住行和饮食男女等纯生理活动,同时也包含着塑造人际关系及价值观的人文活动。马克思主义话语在日常生活世界取得主导地位是其话语权的根本体现。在中国日益从生产型社会转向消费型社会的今天,日常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凸显,其对人们的思想影响也随之加大。因此,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构建工作必须重视在日常生活世界拓展空间。旅游消费既是当下中国民众的一种典型的日常生活,同时又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必须采取措施以使其成为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6.
1991年10月31日,由中国孔子基金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和衢州市政府三家联合主办的“儒学与浙江文化研讨会”,在衢州落下帷幕。研讨会进行了4天,有50多名学者出席。与会者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儒学与浙江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并就儒学与浙江文化之关系、浙江文化之特点以及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两宋至明清的浙东学术等议题展开讨论。会议开得圆满成功,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交流和学术发展。为了反映这次会议的一些内容,本刊组织了部分学者的笔谈,奉献给读者。  相似文献   

17.
日常生活转型与公共伦理意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常生活转型是现代化过程中人们必须经历的“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过程”。文章从日常生活批判的视域出发,对日常生活转型引发的伦理类型建构尤其是它开启的公共伦理意识之构成性问题试作一初步的探讨。文章认为,剖析日常生活转型的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主义三维界面可以为我们透视“公共伦理的问题意识”提供向导。从中可以分析出由日常到非日常或由日常到类的日常生活转型境域中人的新型伦理生长:它以公域和私域的明确区分为前提。由于传统日常生活公私不分,因此社会生活缺乏一个真正独立的公共领域,日常生活转型既独立了私人生活也独立了公共生活,因而在现代化(社会进程)、现代性(质态)和现代主义(思想意识)三个层面引发了以公正秩序、公平质态和公义理念为核心的公共伦理意识的出现  相似文献   

18.
近年兴起的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人自身的现代化为宗旨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代表着一种知识启蒙的立场。这种启蒙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与现实紧迫感。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包蕴着一种浓厚的、以道德主义对抗现代文明的人文章识,它在知识分子层面引发一种持久的文化保守主义传统,而在大众层面上则通过习俗和传统的力量生成根深蒂固的蒙昧主义和神秘主义。因而,中国的现代化迫切需要一种以日常生活批判为内涵的知性启蒙,这一启蒙在社会向庄上应当导向一种法理精种的自觉,而启蒙的深度则有赖于知识分子的自我启蒙的完成。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的三大主题刘怀玉与“语言学转向”紧密相联,20世纪西方哲学研究还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日常生活转向”性质的革命。作为这场哲学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和理论基础,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得到了西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20.
内容提要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再一次把传统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置于哲学理性目光的聚焦点上。从而,迄今为止的文化批判大多停留于理性文化的表层启蒙,没有真正触动文化为根基,即人的生存方式。近年在中国学术界兴起为日常生活批判及论则超越了传统理性主义的视界,以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重建作为文化转型和人自身现代化的现实途径。首先,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具有深刻的哲学内蕴,它把人们熟视无睹的自在的日常生活世界纳入哲学探讨的中心,从而拓宽了人们对生活世界为理解。这是因为,日常生活以个体感性活动为基础,是人类文化的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