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微观研究领域中是千真万确的。研究者们常常在地域民俗的相互比较中,找到大量风俗的变异现象,用来探索民俗文化发展流变的轨迹。但是,这种变异现象,在民俗传承的宏观领域中,又常常受到历史文化源流的制约,形成大量同源、同形态、同意义的民俗,成为民俗流变的根基。从广泛的民俗文化圈观察,同质民俗是基础,多种变异是形式,这在比较民俗学的宏观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也是社会科学繁荣和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更是经济理论研究和建设的灵魂和动力。这里,仅就纪文奎先生的著作《从资本到劳动本》的创新意义谈点初步的粗浅的看法。《从资本到劳动本》的创新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研究选题的创新意义第一,《从资本到劳动本》是一个新课题、新角度、新视野。以往,研究《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国内外专家并不少见,专门研究劳动价值论(或称劳动论)的也大有人在,但设计和选择《从资本到劳动本》课题进行研究却极富创新意义。把资本和劳… 相似文献
3.
利用清人范寅的《越谚》,对比绍兴不同年龄层的词汇使用情况,可以考察绍兴方言词汇的变化.一百年来绍兴方言词汇总变化率在30%左右,而青年人的词汇变化率在50%左右,显示了近二三十年来词汇变化的速度加快.绍兴方言词汇变化的总趋势是向共同语靠拢.社会推动词汇的变化,词汇的发展变化又有力地折射着社会的发展.透过绍兴方言词汇一百多年来的演变,我们不难看出绍兴人在物质生活、文化生活、语言生活和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职官作为治史的入门管钥,一直是史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唐史学者在唐代官制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成果颇丰,但研究多侧重于中、高层职官,而对大唐帝国政治运作的基石——基层官僚队伍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台湾清华大学的赖瑞和先生独具慧眼,新近出版了专著《唐代基层文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4年12月),弥补了唐代官制研究中的一大空白。通读全书,笔者认为该书有如下几个值得称道的地方:第一,研究方法上的推陈出新。赖瑞和先生早年留学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师从著名的唐史专家杜希德(Denis C·Twitchett)教授,浸淫欧美汉学… 相似文献
5.
读《民政史新编》,会给人一种新颖、别致,耳目一新的感觉。读过一遍还想再读,不会有厌倦感。这本书,确有不同于其它史书,而能吸引读者的吸引力。那么,它的吸引力在哪儿,又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呢?自然是唯有亲自阅读,才能知其究竟,得出准确答案。这里,略作粗浅评介,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物权法》调整了可抵押财产的范围,建立了动产浮动抵押制度,确立了抵押合同的效力与抵押权的设立相分离的原则,完善了对承租人与抵押权人之间关系的调整。对于抵押财产的转让,《物权法》的规定更有利于抵押权人。《物权法》还首次对抵押权的顺位作出了规定。关于抵押权的实现,《物权法》的规定更注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注意保护其他债权人的利益,简化抵押权实现的程序,降低抵押权实现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杜文玉教授在其所从事的隋唐五代史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了《南唐史略》、《唐高祖和唐太宗》、《狄仁杰评传》、《唐代军事史(下)》、《长安吏治》等多部学术专著,并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定反响。最近,人民出版社又于2006年1月出版了杜先生的新作《五代十国制度研究》一书。有幸获赠一册,故以先睹为快。经过仔细披览,潜心拜读以后,使我深受感触,于是乎言出于衷,遂有不吐不快之感;情发于胸,遂有不舒不畅之意。现将我在披览和拜读了杜先生这部新作后的心得体会略书于后,以期对杜先生在这部新作中对五代十国制… 相似文献
8.
由孙执中教授主编的《战后日本物价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一书,本着“社科研究课题要密切地联系实际,要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有针对性地紧紧把握住“物价”这一市场经济敏感的问题,在占有丰富经济史料的基础上,对日本战 相似文献
9.
将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发展史及相关科学研究前沿知识渗透到《无机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人文修养,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杨一凡同志所著《明初重典考》一书,最近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不囿成说,坚持论从史出,通过对大量史料的精心考证,澄清了长期以来在研究明初朱元璋的重典之治问题上的许多不实之论,是一部力求恢复历史真相,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特别是在中国法制史研究方面具有突破性的著作。朱元璋作为明王朝的开国皇帝,立国伊始,就高度重视封建王朝的法制建设。他亲自主持了《大明律》的制定工作,同时颁行了大量条例和法令。在“治乱世用重典”的思想指导下,他“制不宥之刑,权神变之法”,实行了自唐宋以来空前严峻的重典之治。然而,长期以来在对明初法制的探讨方面,学者们大多倾向于朱元璋偏于轻刑或虽用重典而不及于平民的观点。历史的真相究竟如何?作者首先就明律、《大诰》峻令、律诰外诸峻令等逐一进行研究。通过对洪武年间的三个基本法典即吴元年律令、洪武七年律和洪武三十年律诰的制定,沿革和量刑情况的考察,认为前两个法典要比洪武三十年所颁《大明律》为 相似文献
11.
论独立董事制度系统功能的定位——从中日比较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立董事制度是董事会制度系统中的一个组分(子系统)。在监督、战略及政治功能中,只有监督功能才是独立董事系统的本征功能,是独立董事制度之所以成立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将它与其他非本征功能简单并列,在理论上是欠准确的,在实践中也会影响监督功能的发挥。独立董事监督功能的生成与发挥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独立董事自身的独立性,二是董事会系统的结构方式,三是董事会系统的外部环境。此外,独立董事又是公司内部监督系统中的一个组分(子系统),只有科学界定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职责,使其在互动互应中形成合力,才能发挥出强大的监督功能。在独立董事系统功能的定位方面,日本的立法与实践对于我们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摧残人性的宦官制度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虽然古代世界如希腊、罗马、埃及、土耳其、朝鲜等国都曾有过役使残阔人的历史,但就人数众多、时间长远、规范完备、制度严密而言,中国在世界上则是绝无仅有的。这一特殊的热点现象引起许多人的兴趣,目前专门描绘宦官阴险毒辣、淫秽奢靡、篡政害国、蠹民为烈等方面的书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在“可读性”名义下过分渲染残阉人的性饥饿、性荒诞、性变态,但真正侧重于考证论析、系统总结的纯学术著作很不多见,尤其是将人性毁灭与制度典章结合起来的历史专著尚无一本。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余华青先生集数年之功,终于推出了一部洋洋40万字的大著《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版),弥补了这一学术 相似文献
14.
“九·一八”事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了,这段历史,人们是永远也不会忘记的。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易显石、张德良、陈崇桥、李鸿钧合著的《“九·一八”事变史》一书,较完整地记述了这段历史,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欢迎,引起了美国、苏联,特别是日本学者的关注。1985年5月,日本新时代出版社给辽宁人民出版社来信,请求出版日文版《“九·一八”事变史》。1986年8月10日该书日文版在日本发行后,引起热烈的反响,受到广泛好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周刊读书人》 相似文献
15.
最近,由甘肃省委办公厅和研究室编辑的《甘肃改革十年》一书,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与广大群众见面了。甘肃省委书记李子奇为该书写了序言。 改革,这个为我国亿万人民群众所关心的事业从一九七八2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至今已整整走过了十年历程。这十年,甘肃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创造了我省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时期。这个时期,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在改革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进行了一 相似文献
16.
中日两国都地处东亚,同属于儒教文化圈,儒教对中日两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发展过程,过和继续发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但是,在近代化的过程中,为什么日本能够捷足先登,中国却落在了后面?这与中日两国传统文化有什么关系?要想真正搞清这个问题,对中日儒学进行比较研究无疑是一个重要突破口。这是摆在中日两国学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共同课题。但是到目前为止,无论中国还是日本,都还没有出现对中日儒学进行系统比较的专著。在中国学术界没有深厚的积累、原始材料和参考文 相似文献
17.
崔连仲先生所著《从佛陀到阿育王》出版后,我很快就读到了。可能因为是同行,对于它所叙述和讨论的这一段历史也感兴趣,加上在林承节《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1982年)和刘欣如《印度古代社会史》(1990年)以后,又是相当久没有见到印度的断代史了,我读这本书时便 相似文献
18.
阎云翔下岬理论模式并不具备普适性。第一,它不能替代宗族范式来分析汉人社会;第二,“人情”和“关系”这两个本土概念具有局限性;第三,阎云翔在将西方“个体主义”理论和视角运用到对中国社会进行分析时未加反思,而且边缘社会中的个体能动性其性质与程度都不同于中心社会;第四,即便中国存在独立的社会组织或公共空间,也不一定能够摈除无公德个人或极端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个体。下岬理论模式同弗里德曼的宗族范式一样,只具有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出版的《黑龙江四十年》,记述从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至1985年9月3日这四十年间,黑龙江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的翻天覆地变化的历史。编写这本书,使我们有机会对黑龙江最近四十年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同时,根据编书的需要,也对现代史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探索。一、研究现代史的重要现实意义。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研究历史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