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指出:“人的每一种本质活动和特性,每一种生活本能都会成为一种需要。从心理学上讲需要是有机物、人和社会的一种摄取状态,它是有机物、人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依据和各种积极形式的来源。如果把个体的人作为需要的主体,需要则是指维持个体生存、延续种族和参加社会生活的客观条件在人脑中的反映,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欲求状态。在哲学意义上,需要则是有机体或主体对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的内在的自觉的指向。需要作为一种贯穿人类生存和发展全过程的社会存在,近几年已引起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普遍关注。但是,从哲学的视角观察与研究需要却明显不足。本文试就需要在个体的生存和发展中的客观必然性问题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等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个体,为解决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之间矛盾的一种社会实践。它根据社会发展(包括市场经济)对高等级人才的需求,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将人类文化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个体转化,使受教育者个体成为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以自己的育人功能和促进功能、保证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相互连接和促进,这是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点和意义。目前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是客观必然的。高等教育的  相似文献   

3.
当代教育的重要命题——健全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个体人格的分裂、紧张和不协调现象 ,因而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健全的人格包括体质、智力、情意及道德四个方面。它涵盖了人自身生长的所有本质要素。人的发展实际是构成人格内部诸要素即个体身心充分而和谐发展的整合过程。当代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一个具有健康的体质、创造性的智慧、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相似文献   

4.
从抽象的人向“现实的个人”推进,从面向人的需要深化至面向个体需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亟需探讨的重要议题。面向个体需要既不等同于迎合个体需要,也并非推崇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贯彻和发展,凸显了人的个体向度,从目标、内容、方法3个维度呈现出丰富蕴含。它以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满足并引导个体精神需要为核心内容,以“现实的个人”及其需要为实践起点。立足新的时代背景,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是规律性、时代性与针对性的统一,既是遵循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的应然需求,也是破解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化困境的实然诉求,更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坚持供需契合、结构优化、人民至上,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向个体需要的内在规定。为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需要的积极面向,进而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亲和力的同时,真正做到将人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一要精准把脉个体需要图景,增强要素供给适配度;二要聚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个体需要层次性;三要助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彻“一个不能少”。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联系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纽带。教育的两大功能即社会功能和受教育者的个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通过对人的培养,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和发展。教育的个体功能是人通过受教育来获取知识,从而达到个体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个体道德需要问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是社会生活的产物和社会生活所要求的,但不能因此而否定个体道德的存在。道德需要是人所独有的,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是道德之由外在的他律转化为其内在的自律的依据。个体道德需要是来源于一般需要又高于一般需要的高级需要,是个体成其为完整和谐之人的必然要求,是人获得幸福生活的手段和条件。道德教育应关注个体的道德需要,走出“规范式德育”的误区,提升受教育的需求层次,培养个体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7.
"培养"性的教育本质界定,体现出一种确定性、本质性的思维方式和人的过分自信,他将人视为割裂的主体与客体,将教育视为简单的计划性活动,将教育与人的关系降格为技术性的关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学的发展,需要一种建设性的教育气质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使生命个体进入教育和教育学的视野,从而实现教育的个体生命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出现对社会发展是一个巨大进步.市场经济对社会和个人都具有利弊并重的双重功能.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与深化,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出现多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很多新挑战.新形势下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客观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供给问题.本文试从经济学视角剖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和供给的特点,进而探寻新形势下适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求模式的供给范式.  相似文献   

9.
<正> 所谓道德,就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等的总称。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受到主、客观两方面的制约。人的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道德的形成和产生是一个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极为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作为新生一代心身发展的工具,它的目的是促使新的个体社会化,使一个新的社会成员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所进行的培养人的活动,或者说是培养人的过程。教育者不能只满足于使学生学到知识,而更应重视对他们独立获得知识能力的培养。为此,语文教学要把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视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叶圣陶先生在  相似文献   

11.
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现代化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终身教育,是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之一。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体现了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的生活化、社会化。终身教育是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整合性的教育,是一种体现个性和培养完人的教育,也是参与当代社会发展挑战的世界性和时代性的教育需求。建立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最高目标,“学会生存”是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而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则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2.
动机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是激励人去行动的动力。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里的一种反映。“它以先天具有的需要和后天获得的需要为基础,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自己特有的目标和指向”,又随着学习实践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从认识论、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 ,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 ,它既有“个体建构”的过程 ,也存在“社会建构”的过程 ,这两方面的因素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共同起着重要的作用 ,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补充。因此在教育实践过程中 ,既要关注社会发展需要 ,又要关注个体发展需要 ;既要关注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的建构过程 ,又要关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沟通与对话”  相似文献   

14.
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过度地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忽略了社会和学生的需要,因此,应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厘定应从社会人、职业人、和谐发展的人的维度进行。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体现了个体发展的主观诉求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统一,决定了该培养目标确立的历史必然性;职业学校教育能够满足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决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的大学生德育体系立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价值追求,在一定时空领域培养了满足各自社会需求的人才。马克思人学思想提出,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相结合的实现过程是真正的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也是现代德育价值内涵的应有之意。大学生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实质阶段,按照符合所在社会的规范和理想的方式培养其道德素质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需求。因此,准确把握大学生德育价值内涵,就需要我们实现大学生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视阈融合,建设兼顾个体实际和社会需求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它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鲜明个性和时代特征的学生,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坚持以学生为本,立足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大学生内在本性的成长发展需求,结合外在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人性丰满的人、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  相似文献   

17.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 ,对教育的本质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而人的解放和发展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 ,“使个体社会化”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和基本要求 ,文化的传递、内化和创新是教育“使个体社会化”的基础 ,所以说教育的本质是一种通过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以人为本是教育价值的核心 ,同时 ,因为人与社会密切相关 ,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服务社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经过古代的萌芽,近代的酝酿,发展到当代,逐渐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社会价值和个体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两种最基本形态,但长期以来个体价值一直淹没在社会价值的洪流之中。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出发,本文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把思想政治教育现象作为人的活动的必然要求和客观结果,将能够更深刻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存在,使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知与行、受动性与主动性、社会性与个体性得到辩证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教育的发展要受着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比如一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状况、伦理、人口等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条件作保证。但是,教育归根结底是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特征的,它的根本职能就是为一定社会造就所需要的人才。它是对一定社会条件下人的身心施以各种影响的活动,为此,教育的发展除受到上述提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