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元一代闻名干史的“唐兀”人,当数官至淮南行省左丞的余阙。通过收集史料,对其生平、仕履、作品等进行较为深入的考察,从而为读者提供相关翔实的片断。还需指出:余阙死后,追挽、凭吊的士子络绎不绝,新朝的皇帝还将之列入“春、秋”的祭祀。而从其于经学、文学、书法等方面的非凡成就,可以又一次感受到元代西方移民居中原后文化上的巨大变迁。  相似文献   

2.
元代文论是古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较为薄弱的一环 ,却又是联系唐宋文论与明清文论的纽带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余阙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 ,但他的文论对整个元代的文论有着深厚的影响。他对前代文论有因有创 ,有承有传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元代文论发展的大概。既强调“质” ,又不忽视“文”的文质观 ,逐渐摆脱了“论文派”与“谈理派”的偏颇 ,倾向于二者的调和 ,而其“文弊当革”的进步文艺发展观 ,更是他的创新之处 ,这一理论的提出 ,对当时文坛的创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元代色目政治家、文学家余阙的文艺观受到理学的影响,文风体直议正.指出其诗歌常抒写儒者襟怀,托物寓志,诗风则平易正大,追求雅正.书法亦淳古雍容.余阙及其学术与诗文,是中国多民族文化交流融会的结晶,值得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4.
《青阳集》是元代第一忠臣余阙的诗文集,记载了六百年多前元代合肥守军、民俗民风、士民生活态度、城墙修建、衣冠之家、西夏遗民、农民起义、重要官员、元末城陷、农业发展等情况,是了解合肥宋元时期实情最具价值的史料,是合肥弥足珍贵的地方历史文献,是余阙留给故里合肥的无价之宝。  相似文献   

5.
郑玉、余阙以身份、经历之异而同为元朝死节,可见儒学对二人的趋同性影响,全节蹈义是汉族儒士郑玉维护儒家纲常名教的道义践行;为臣死忠是色目文臣余阙接受儒学熏陶而成就的道德修养。他们所坚守的忠义道德,涵濡的儒家修养也是其诗学观念产生的根基。郑玉的诗学观形成于他“和会朱陆”的理学思想中,主张通过复古的途径来获得“用之邦国,用之乡人”的民生日用之常。余阙的诗学观形成于他接受儒学文化熏陶的过程中,更多地表现为他对《易经》的关注,其诗学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是通过对《易经》的阐释来获得其对诗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合肥人余阙是元朝第一忠臣,为记元末合肥修建城墙撰写了《合肥修城记》。该文详细记录了元末合肥城墙的修建情况,描绘了宋元时期合肥良好的民风民俗,颂扬元末合肥地方官员懿德,道出他本人是合肥人及元代城墙修建政策的改变,是一篇颇有价值的合肥地方历史文献。通过分析该文所含有的有关合肥的信息来揭示元末合肥社会实态,并用其他史料加以佐证,全面论述了该文作为合肥历史文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略论李德明     
李德明小字阿移,生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公元九八一年),卒于仁宗明道元年(公元一○三二年)。享年五十一岁。德明是西夏历史上颇有作为的著名历史人物之一,史称他“深沉有器度,多权谋,”“精天文,通兵法。”他在位的时间虽不太长(仅二十七年),但由于他执行了一条保境息民,发展生产,同辽、宋友好,以及统一河西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使西夏社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西夏历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现将其主要历史事迹分述于后,不当之处,尚望专家、读者赐正。  相似文献   

8.
略论王猛     
王猛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十六国时期,在风云多变的乱世中,他曾经两次拒绝出仕,但最后又终于走出山林,辅佐苻坚治理前秦,并且政绩卓著。《漫话王猛》一文,从王猛的出身、到隐居华阴山和出任前秦宰相,直至病逝等都做了论述。尤其对过去某些观点,本文做了新的探讨,试图给这位重要的历史人物以更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略论侵占罪     
侵占罪具有鲜明的法律特征 ,在司法实践中要注意将侵占罪与盗窃罪、不当得利及行使留置权、质权区别开来 ;目前侵占罪仍有一定的立法缺陷 ,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略论曲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端是我国南宋初年,陕西地区“威名远播,为敌人所震慑”的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同陕西另一抗金将领吴玠,”皆有重名,陕西人为之语曰,有文有武是曲大,有谋有勇是吴大。”对于这样一个文武双全影响颇大的历史人物,《宋史》虽然给他立传,但却简略,而且在叙述曲端的历史事蹟时,却主要叙述了他的过错,认为他过大于功。但这是不符合该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的。我认为曲端虽然有功有过,但总的来说是  相似文献   

11.
略论刘伯温     
刘基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为官清正廉洁,屡遭打击,后弃官隐居。经朱元璋几请后出山,向朱元璋献奇策,并参与军机要务,多次打败陈友谅,又征服张士诚。并劝朱元璋智除韩林儿,独树一帜,定鼎南京。朱元璋称帝,把他比作诸葛亮。几授相印不受,任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封诚意伯。刘伯温一生高风亮节,侠骨义风,洁身自爱,后隐居山林,最后被胡惟庸所害  相似文献   

12.
略论河姆渡文化方酉生河姆渡文化以河姆渡遗址得名,主要分布在长几下游的浙江杭州湾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平原。遗址发现于1973年,经1973年至1974年、1977年至1978年两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发现有陶、石、骨、木、玉、漆器等重要遗...  相似文献   

13.
略论札木合     
《蒙古秘史》研究中,札木合这一历史人物被脸谱化、类型化了。其实他的性格相当复杂。观其一生,始为草原之枭雄,继为玩世的智者,终为失败的丑角。无情的历史创造了这一令人可叹可笑的草原骑士,同时证明:逆历史潮流而动者,即便是天纵鬼才,有过人的权术,也无所为用,难成气候。本文从《秘史》文本出发,按时空顺序论述了札本合这一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姚兴略论     
十六国时期,是我国经济文化中心地区的黄河流域遭受严重破坏的黑暗时期,是充满着战争恐怖的黑暗时期。象石赵的石虎,苻秦的苻生那样的暴君,在十六国的好一些国家里,几乎都代有所出,而且一个比一个暴虐无道,一个比一个荒淫无耻。然而,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另一面,即在黑暗中尚有光明,在倒退中尚有进步,在破坏中尚  相似文献   

15.
略论曾国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庆年间(1796—1820),川楚白莲教农民起义与接踵而来的天理教农民革命风暴,如同滚滚惊雷,震撼着清封建王朝。英国侵略者对华的鸦片走私,变本加厉,特别是到了道光(1821—1851)初年,一道走私鸦片的黑流,滔滔不绝地涌进中国,与此同时,英国兵船不断在广州海域进行武装挑衅,英国侵略者并唆使张格尔在新疆发动武装叛乱,祖国的西北边陲也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历史。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辩证地认识和思考问题是解放思想。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新时期解放思想的理论结晶。  相似文献   

17.
略论赵鼎     
赵鼎(1085-1147),字元镇,谥号忠简,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崇宁进士.南渡后,历官右司谏、殿中侍御史、御史中丞.绍兴四年,任参知政事,旋拜右相兼知枢密院事.五年,迁左相,与右相张浚论事不合,出知绍兴府.七年再相,一年后与秦桧在议和问题上有分歧,罢相为奉国军节度使.后一贬再贬,终绝食而死.关于赵鼎的评价,历来不一,在宋代就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他是“中兴贤相”,有的则认为他没有什么作为,并有许多不是,如主张和议等[1].现在涉及赵鼎的专论极少,大略分析,史家的看法不外三种:一认为他是主和派,二认为…  相似文献   

18.
略论竹枝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竹枝词是我国古代山歌,早期流行于巴东。文人仿作的七言四句体竹枝词类似十绝,但又不完全是七绝,古体、近体皆可,一贯并行不悖。它的特色是抒情性强,具有地方色彩,打上民歌烙印,富有民歌风味。应肯定文人学习、加工民歌,探索诗歌创新作路子的努力。  相似文献   

19.
国际联盟(以下简称国联)成立于1920年1月,1946年4月正式解散,前后历时26年多。国联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和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它的建立标志着国际组织发展史上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先后有63个国家参加国联。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组织,它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卫生、知识合作、难民救济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许多领域。它参与了当时国际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它的历史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关系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苏威略论     
苏威任隋朝宰相三十余年,隋亡后振转投靠新主,因而见讥于史家。本文认为苏威见重于随室的原因,一是属于关陇士族集团的重要成员,又有兼人之才;二是忠于隋朝,并且没有大过。苏威在隋朝前期起了重要作用。在“开皇之治”中,有苏威的功绩。对苏威的“晚节”问题,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