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高校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分析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明确就业环节不畅、学生就业不对口等客观现实是制约专业发展的瓶颈。提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应该从办学宗旨和发展方向上正确定位,遵循客观规律,明确培养目标,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建议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培养学生立志为基层运动康复服务的就业取向,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同时建议着力政策研究,为专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学”教学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重新确定了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突破了传统的以机械为主的狭窄口径,构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为此,作为主干课程之一的"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必须根据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建立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内容体系;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采用启发式教学,开展课堂讨论,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开放式教学;改革传统的考核方法,变单一考试为笔试--技能考核--论文撰写相结合.从而,强调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国际传播新形势下,对外汉语专业的建设有着长足的发展,但仍存有需求与就业不协调、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问题。对西南交通大学对外汉语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的探索表明,要解决以上问题,在教学上必须建立中西对比思路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理念并据此进行课程设置,外语类课程要有突破性改革;在人才培养上要强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寻找能满足专门人才培养与通用人才培养的结合点,培养出宽口径、高素质、重实践的复合型本科人才,以有效解决培养目标与就业压力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从IT日语人才就业形势谈普通高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文就IT日语专业人才就业形势及IT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来阐述普通高校日语课程设置的新思路。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必须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从传统的日语文学专业、商贸日语专业的日语课程设置到培养既懂日语知识,又懂实际应用,既可做翻译又了解企业生产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日语课程设置上来。  相似文献   

5.
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要求,是高校适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发展能力的必然途径。从就业的视角来分析,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科高校必须在坚持"以生为本""、可持续发展"和"打造品牌"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策略设计,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管理运行机制,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同时,建立以专业为支点的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与建设的现状,探索了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针对新建工科高等学校主要培养能适应人才就业市场要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点,提出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理进工出、学以致用、工程技术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为目标的数学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培养学生数据处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标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建立了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验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各大院校的经济管理专业必须对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积极开展ERP沙盘模拟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ERP沙盘模拟实训改善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的现状,能够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企业模拟运作以及应用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从而促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积极走向境外,寻求更广阔的就业市场。国际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型、高素质型人才需求量大,目前我国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学生的国际化培养存在明显差距:国际化质量意识欠缺,培养环境不能满足需求,课程教学国际化程度不高等。要推动毕业生实现境外就业,必须建构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境外就业人才培养的外在与内在质量保障体系,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境外就业市场提供适应性人才。  相似文献   

9.
陕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批高素质艺术人才。目前,陕西高校培养的艺术人才数量少,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缺少具有艺术基础和鉴赏能力、懂得艺术市场经营和策划等的复合型人才。对此,我们要站在文化强省的战略高度,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文化艺术产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明确办学定位,深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构建人才培养创新机制,充分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就业的任务愈发艰巨。文章从学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出发,从青年教师的培养、课程设置、教学环节、教学管理和就业五个方面,阐述了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转型期女大学生培养模式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以知识传承为价值取的"教师--教材--课堂--应试"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要求.因此,高等教育必须面向未来,对女大学生培养模式进行深刻地变革,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树立新的女大学生培养观念,探索一套新型的女大学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及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大学生就业力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生就业力的高低,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及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思考如何培养医学生的就业力,对于提高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分析医学生就业力现状,对医学生就业力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不强的问题。采用调查归纳法和实证研判分析法,突破传统就业指导模式,从合作教育全新视角讨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问题,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提升探索可行的路径。对于推进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着力培育和提升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高校做好就业工作的根本所在。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以择业指导为主要内容,因对大学生发展过程的较少关注而制约其实效性的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对大学生核心竞争力培育的主要功能包括教育、辅导和管理三方面。实现这些功能,高校必须改革传统就业指导模式,加强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对接,充分发挥就业指导在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By comparing the training scale, education mode, training results and employment prospects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out the disadvantages of our medical educ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asonable references for the medical teaching reform in China.Method By means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face to face communication with stud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raining for medical students on the Taiwan straits and the mainland is investigated. Several factors are analyzed in depth including the enrollment scale, training program, employment prospect, social evaluation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medical students. Resul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in terms of enrollment, training mode, training results, employment prospects and social evaluation between two sides. The students of Taiwan show stronger learning and working ability and have more optimistic employment prospects. Conclusion At present, we still have many problems in our medical student training, such as low admission threshold, large number of students, unreasonable training mode, etc. It does not suit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and the healthy China strategy in the new era. We believe that we have the ability to find a new way about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suitable for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through deepening educational reform.  相似文献   

16.
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高校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中注入现代生产要素的过程。中国农业在向现代农业转变中引入现代要素的多少、引入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涉农教育机构能否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为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强化农业国际竞争力,我国农业高校必须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文章从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教育的要求出发,重新审视我国涉农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培养举措。  相似文献   

17.
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学生就业”为导向,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论述了高等教育的改革要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及英语教育的普及,高校英语专业就业压力日益加剧,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对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结合本学院"英语+小语种"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旨在探索"英语+小语种"的复语人才培养模式,拓宽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渠道,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为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对生态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培养模式进行探讨。认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是实施通识教育即"‘通才’+‘专才’"的教育模式,强化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就业针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传统特色等确立自己相对稳定的培养规格,探索基础研究型、管理决策型、技术应用型等三类生态学专业人才的不同培养方案,实现培养模式多样化,突出培养特色。  相似文献   

20.
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等农业院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不适应农业、社会和区域的需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亟待加强;毕业生竞争力不强,就业率和质量相对较差。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课程体系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脱节。创新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应放在重新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发展模式,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