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在主义戏剧究其实质而言,属于一种反戏剧式意象叙述,与心理现实主义戏剧重客观展示不同,主要是一种充分的主观性的戏剧展示。存在主义戏剧象存在主义哲学历来都是一种昂扬进取的哲学一样,从来都不是悲观主义的。其丰富的主题设计往往与战时法国的抵抗运动和战国法国精神的重建紧密相连。与此相对应,不断超越恐惧和死亡,超越孤独和放逐,超越失败和痛苦,超越荒诞和屈辱,超越狭隘的个人主义和狭隘的世界就成为战时和战后法国存在主义戏剧主题设计的基本类型。其叙事策略择其要者大体也体现在这样一些方面:①极端的戏剧情境;②重新确立语言的尊严;③充分的主观性的戏剧展示;④重内心情境轻外在世界;⑤自由的时间观念;⑥故意混淆现实和幻觉的界限;⑦人物的观念化、情境化和符号化;⑧采用单纯的结构反对外在世界的混乱;⑨采用极端嘲讽式的叙述格调;⑩上帝般全知的叙述视角  相似文献   

2.
戏剧叙事学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叙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很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理由。人类文艺史上历史形成的口头叙述、文本叙述 (或称笔头叙述 )、舞台叙述和镜头叙述等丰富的叙事形态 ,实际上早已为这一学科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契机和现实依据。它以文本叙述和舞台叙述为基本叙述方式 ,以戏剧的叙述性作为其研究的基本对象 ,以“潜在的戏剧叙述”、“显在的戏剧叙述”和“反戏剧式的意象性叙述”为其研究的基本理论构架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萨特、贝克特的戏剧成就和艺术特色的研究与评价存在一些误区,尤其表现在对萨特的评价上。本文通过对两位作家的理论主张、创作实践和文本内涵的考察,发现这两位“先锋”作家的“古典”追求和“神话”渴望,进而发现他们之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贝克特的荒诞派戏剧的精神资源和哲学资源更多的是来自海德格尔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尤以前者的影响为最。萨特的戏剧创作并非是对存在主义哲学的“说理”和“图解”,而是对它的诗化延伸  相似文献   

4.
夏衍的戏剧创作以潜在的戏剧叙事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叙事特性主要表现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潜在的情节叙述:戏剧蒙太奇与充分的戏剧展示的互补与互动;二、潜在的人物性格叙述:人物对话和戏剧动作内在逻辑统一性的充分展现与显在叙述手段的互渗与互进;三、潜在的氛围叙述:充分的舞台展示与显在的舞台叙述的艺术混合和情境互铸  相似文献   

5.
表现主义戏剧作为现代主义戏剧的主要流派之一,之所以能够大师辈出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自于对反戏剧式的意象叙述这种崭新的叙述方式的成功运用。较之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戏剧,它所显示出来的叙述特质和叙述手段主要表现在:一、主题叙述:剧作者主观意念的全面外化和符号化;二、梦幻叙述:亦真亦幻的分裂性意象的自然变换和无时空性接合;三、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人物内心意念的环形心路漫游;四、意象叙述:人物内心意念和内在心理强度的充分外化和视听化;五、身份叙述:独特的角色转换技巧和艺术同化手段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种戏剧,不论它是写实的还是写意的,都不能否认这样一个客观事实,即戏剧离不开叙事。从戏剧的文本创作到舞台表演,符号形式发生了多次变化,叙事内容却不能随之而减少,叙事功能也不能随之而减弱。即使是哲学意味较浓的现代派戏剧,也必须借助叙事来表达其思想。在荒诞派戏剧的典范之作《等待戈多》中,贝克特必须借弗拉季米尔、爱斯特拉冈等人对干戈多的等待这样一个情节过程的叙述,来展开对于人的生存现状的思考。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通常是戏剧性与叙述性的完美统一。在小说家那里,19世纪末ZO世纪初,全知全能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戏剧舞台上的一切都是“假的”,包括人物、时空、情境。“假定”可谓是戏剧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艺术张力则主要表现在其作为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关系中所居有的特殊结构.而戏剧“假定性”艺术的接受障碍则主要表现为:知识障碍和审美障碍。  相似文献   

8.
《茶馆》是中国话剧艺术的高峰,“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剧作构思闪光点.本文力图以原型批评理论,通过对“茶馆”这一浓缩着中国文化传统及生存方式的原型分析,阐释选择原型意象作为戏剧环境对戏剧主题显现、戏剧人物塑造和戏剧冲突安排等因素所呈现的魅力.同时从原型意象带来的假定性、剧场性要素的实现,揭示《茶馆》对中国话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9.
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叙事话语作为一种展示性叙事话语模式的实验,从舞台叙述角度第一次探索了时空控制机制,开始摆脱典雅的诗剧语态,转向多元的视点结构,奠定西方戏剧传统的主导话语模式的基础,也更接近戏剧本质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具有很强的模糊性特征。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的戏剧,更是体现着一种复合的模糊性特征:(1)它表现在戏剧演出空间、时间的假定性上;(2)它表现在戏剧广义语言的使用与视、听觉的相互转换上。营造戏剧模糊性的方法是:(1)设置“虚拟场景”,制造模糊“物象”;利用“自然时间”流逝给人造成的“错觉”;利用场景转换的时间“空白”。(2)巧妙地运用“潜台词”;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11.
荒诞派戏剧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之一。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这一流派的作品主题都着重在于揭示毫无意义的枯燥生活和荒诞离奇的个体存在状况。品特的戏剧创作深受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认为人类存在于一种与生俱来的荒诞之中,生活本身是荒诞不经的,日常语言是支离破砰且晦涩难懂的,人的行为是稀奇古怪的。本文以品特的剧作《送菜升降机》为研究文本,透过存在主义的哲学观点解读这部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2.
荒诞派戏剧浅析王国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当存在主义文学方兴未艾之时,法国又出现一种完全打破传统戏剧写法的资产阶级文艺流派,这就是荒诞派戏剧。1950年5月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梦游人剧院上演尤金·尤奈斯库的独幕话剧《秃头歌女》时,据说剧场里仅有三名...  相似文献   

13.
从话剧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其接受的影响更多地来自于西方传统戏剧,较少来自于中国古典戏曲,其叙述方式也应是潜在的戏剧叙述和外在的戏剧展示,然而曹禺的《雷雨》却更多的采用了中国传统戏曲的显在叙述方式,并使其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功。而剧中采用的“回溯法”、“直叙法”、“省略法”、“概要法”等手段便集中体现了这种独特的时空控制机制的主要叙述特质  相似文献   

14.
荒诞派戏剧以存在主义为基础的思想 ,导致其戏剧形式的反传统倾向。与以叙事为主要手段的西方传统戏剧相比 ,荒诞派戏剧接受了抒情文学的方法 ,借用诗的技巧展示梦魇的形象。同叙事体戏剧的组织性、技术性和逻辑性相区别 ,间接性、含蓄性、象征性成为其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戏剧文体与戏剧文体学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戏剧文体与戏剧文体学俞东明一在“英语戏剧文体学的范围、性质与方法”一文(1994)中,笔者曾经指出.戏剧文体学理论与实践零碎而稀少这一局面的出现既有由于早期的语言学理论与方法不能适应戏剧文体分析的需要这一外部原因,七八十年代戏剧文学批评轻“文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洪深是“中国话剧的三个奠基人”之一,他力图使中国戏剧与西方戏剧“接轨”,大胆尝试运用表现主义方法演绎中国戏剧主题,虽不为时众理解,但其艺术的“整合”是成功的;他创造了写意与写实相结合的中国化话剧;在中国话剧理论建设方面,他系统地探讨了戏剧的本质特征、表现内容及方式、内部结构、戏剧与小说的区别等问题,并及时总结中国初期戏剧运动。在我国戏剧界,能在剧作理论与实践方面作出独树一帜的贡献者,唯洪深一人,至今尚无人逾越。  相似文献   

17.
四、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人物内心意念的环形心路漫游表现主义戏剧就其实质而言,不过“是一种写在纸上的梦”反映在戏剧的叙事结构上集中体现为对传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等外在叙事模式的无畏突破和背离,及其对反叙事结构式的内在心理叙述方...  相似文献   

18.
戏剧角色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剧的表演性,以及现代戏剧的抽象化,使戏剧人物改称为戏剧角色更为确切。戏剧角色可按戏剧表现主、客观世界的特征不同而划分成典型类、意境类和意象类。戏剧角色具有表达主题、调整情调、构造情节等功能。有关“情节决定角色,还是角色决定情节”的传统争论之所以各执一端,互不相容,乃是由于不承认研究角度、视点和方向上的不同而可能发生的误差所致,两种观点均各有其合理与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19.
文章主要从叙述立场的角度来分析《尘埃落定》。经过分析比较 ,我们发现小说的叙述者采取的是一种民间叙述立场 ,即第三只眼视角与主题先行 ,而叙述的质地又充满了西方现代主义“恶之花”式的病态美。小说反讽式写作使文本具有存在主义的色彩。书中的“傻子”与堂吉诃德一样 ,都属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存在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戏剧作为一种受时间和空间严格限制的文学体裁,在叙述方式上有其独特之处,最明显的是表现在叙述者的设置上。文章通过对新时期戏剧代表作的分析,提出作为现众与故事中介的叙述者可归纳为明显的叙述者、多元叙述者、中性叙述者三类.新时期戏剧叙述者设置的这种变化是历史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契合时代的要求,而且能够收到更好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