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忆莲·佩姬出生于伦敦北部郊区的一个小镇,19岁她戏剧学校毕业后,就踏入了戏剧领域,此后五六年的时间里,她总是出演一些微不足道的小角色,再加上她身材矮小,直到二十多岁还在儿童剧中扮演替身。困境中,她的要求非常低,不管多么不重要的角色,只要有份事做就可以。那段时间,她几度失业,连最基本的生活也保障不了。  相似文献   

2.
柯岩是当代中国著名女作家中的一位佼佼者,她在诗歌、小说、戏剧、报告文学、散文等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她的作品中,渗透着坚毅的信念、纯真的童心、圣洁的心灵、美好的追求和诗意的哲理.她的儿童诗创作充满童真、童趣和童韵;她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对下一代的无限关爱,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她的报告文学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哲理性和感召性等独特品性;她的散文蕴涵和散发着深层的诗意与诗魂,她用自己的人生理想影响着年轻一代.  相似文献   

3.
小说<歧路灯>中的"悍妇"形象是作品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种.这些女性包括滑氏、杜氏、巫翠姐、盛希侨老婆,甚至姜氏、巴氏.由于作者丰富的人生阅历、博洽的文学修养、高超的表现技巧,使得这些明确作为反面教材的人物形象能屡屡突破作者的写作初衷,取得意想不到的生活及艺术的双重真实感和美感.她们的一哭一笑、一爱一憎都在深刻诠释着那个时代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减压戏剧"一方面满足了现代人的心理需求,成为当今娱乐化时代的新时尚;另一方面,这种戏剧样式在追逐娱乐的过程中放弃思考和社会价值评估,也是不容回避的严峻话题。  相似文献   

5.
民初 (1912 - 1917)文学虽然相对于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来说 ,显示出某种历史的“倒退” ,但就文学自身的现代化来说又不能不说是某种历史的进步。这不仅体现为它对情感的重视 ,传达出某种黎明前夕的青春气息 ;也表现为现代文学形式建构的进步 ,并开启了现代通俗小说的先河 ;同时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戏剧———话剧也开始在中国大地成长起来。  相似文献   

6.
《醒世姻缘传》和《歧路灯》是明清时期两部重要的家庭长篇小说,作者比较宏观地展现了明清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家庭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其中所写的婆媳关系与传统的伦理道德大相径庭,《醒世姻缘传》中的薛素姐和《歧路灯》中的巫翠姐都是"恶媳妇"的典型。这种"恶媳妇"的出现,与当时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同时也与作者的创作目的、创作心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感情引导我们陷于错误"——重释《钦差大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戈里《钦差大臣》的戏剧基础是“误认”,具体体现为“认同他人的失误”和“在事物中只看到自己想要发现的”。这同时也是对人性的深刻揭示。1842年修订版中出现的“你们笑什么?笑你们自己!”不仅提示了艺术与生活的真实关系,也使戏剧舞台延伸到观众。果戈里《钦差大臣》的一再修改,体现了经典现实主义作家“创造坚实作品”的努力。  相似文献   

8.
简·奥斯丁的作品中体现了一种浓浓的"庄园情结".在她的作品中,庄园是故事开始的地方,是天真烂漫的爱情田野,是追逐名利的场所.在分析作家作品中这种"庄园情结"的同时,探究了"庄园情结"形成的原因."庄园情结"和小说家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出身于牧师家庭,生活于乡村小镇的奥斯丁,不可能摆脱其生活圈子以及社会环境对她的影响,她的作品也难免被打上深深的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丁玲是小说家,但她对戏剧也很内行。她从小就喜欢看戏,也演过戏,后来她写剧本,写戏评,还当过业余导演。(见丁玲:《我与戏剧》)丁玲留下来的剧本只有四个,即《重逢》(独幕话剧)、《河内一郎》(三幕话剧)、《窑工》(三幕话剧)以及《战斗的人们》(电影短片文学剧本)。一九八三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丁玲戏剧集》,收了这四个剧本和她的部分剧评。丁玲的剧本虽然不多,但有她自己的特色,有成功之作,象《重逢》,演出效果很好,并很快被译成英文在印度上演;她所写的剧评也很有见地。但是人们在称道她的杰出创作业绩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小说,不提或很少提及剧本。诚然,她的剧作成就不能与她的小说嫓美,但也不容忽视,而应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地位。本文不想全面论述丁玲戏剧创作的成就,只就剧本的人物刻划谈点感受,做些评述,并以此做为对她的菲薄纪念。  相似文献   

10.
略论"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由于启蒙运动和新文学的迫切需求,文学翻译得到高度重视,戏剧翻译当属其中,并在某种程度上是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的,达到了启蒙民众、救国救民的目的,也丰富了对戏剧体裁的掌握。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既包括当时进步知识分子追求民主自由等观念的政治背景,又包括一定的文化背景,即中国文化、文学、文学观念均处于转型期,对戏剧翻译的需求应运而生。“五四”时期戏剧翻译的主要特点有:作家在翻译外国作品时均采取了颇为“自由”的翻译手法;他们所选取的外国作品主要以浪漫主义为取向;这一时期的作品均取自西方一流文学大师的作品。“五四”时期外国戏剧的翻译产生了重要的历史意义,无论从艺术形式或思想内容而言,中国现代剧作家的戏剧都从翻译中获得了创作灵感,并将这一外来影响和本土创作结合起来,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  相似文献   

11.
正说起戏剧,在许多年轻人的印象里无非是老人热衷的、咿咿呀呀难懂的老唱段,不过在平阳县文化馆有一位编剧高手,她以当下社会热点为题材,以越剧唱腔和平阳传统文化为表现形式,赋予了戏剧别样的意蕴。她就是国家二级编剧郑新华,也是全国"群星奖"获奖作品《京巴小白》的创作者。这位创作多面手,无论是戏剧还是小品,她总能以巧妙独到的视角为群众带来别样的精神盛宴。  相似文献   

12.
本文梳理了巴斯奈特前后矛盾的戏剧翻译观。1985年之前她受到戏剧符号学研究的影响,重新审视戏剧翻译,认为戏剧翻译的评价标准是“可表演性”。然而,1985年之后,她又推翻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戏剧翻译者应该着重研究戏剧文本中的语言和副语言成份,而不是空洞的、缺乏定义的“可表演性”。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法国十七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家高乃依雀其戏剧中设置了十分明显的"两难"结构模式,而在中国元代的许多戏剧作品中,也存在着相同的结构模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某种社会文化背景的相似,以及基于叙事必要的文本体制安排,即高乃依戏剧所遵从的"三一律"和元代某些结构严谨、篇幅相对短小的戏剧的文本体制.此外,高乃依的戏剧虽多为悲剧,却有许多被安排成"大团圆"式的结局,而这恰也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传统.本文从中法戏剧各自的受众成分及其审美心态方面对造成这种相似现象的原因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奥赛罗》,以人物塑造见长。在他的笔下,即使是轻描淡写的次要角色爱米利霞也是栩栩如生的。爱米利霞对剧中的主要人物起到了陪衬作用,在戏剧冲突中有时也处于重要的地位。莎士比亚对爱米利霞的描写用墨适中,洗练,可谓增一分则太多减一分则太少。爱米利霞的戏剧形象寓意深远,构思缜密。她给读者的第一个印象,是克尽妇道的温文女性。她的丈夫埃古用多么难听的字眼奚落她,她都毫不介意百依百顺。她同情因酒醉失态被革职的副将,由此见她待人  相似文献   

15.
作为广西时尚界的一姐,沙小丹是一个很有气场的女人,与她在一起,你会不知小觉被她吸引;她的观点,她的想法,她对生活的感悟,对女人角色的理解,都有着与众不同的视角.她的优雅,她的知性,就像她和她衣橱的故事.在她看来,衣橱是一个女子从女孩成长到女人的物的见证,它见证了一个女人一生的成长过程,承载了女人一生的梦想.在这小小的空间,一套衣饰就是一个人或悲或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是世纪末方方女性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品主角黄苏子作为一名现代都市白领,她反叛婚姻,反叛身体,反叛传统观念,但终将不能免于灭亡.文本在描写人物的生活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个性等时,无处不在映射着她的反叛结果--灭亡;现代的社会现实、作者的写作理念和社会阅历也铸就了黄苏子的反叛必将走向灭亡.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在戏曲研究中对"戏剧"和"戏曲"两个概念的使用是有分寸的."戏剧"是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别的演剧艺术的总称,"真戏剧"是对我国民族戏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称呼,"戏曲"则是指戏剧文学中的曲词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斯特林堡与表现主义戏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特林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先驱人物。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本人的生活经历和遭遇形成了他反叛社会现实和传统的精神。他将自然主义与心理分析相结合开拓了戏剧领域里的表现主义运动。尤金·奥尼尔在他的诺贝尔文学奖“受奖演说”中高度评价了斯特林堡的贡献和对自己戏剧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爱玲的创作描绘了普通人尴尬卑琐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她对人生、时代和现代文明的悲剧性体验"荒凉世界中的荒凉人生".她认同接受生命的荒凉虚无,并采取人生审美化、生活艺术化欣赏玩味世俗生活,放逐理想主义、理性,在趣味式戏剧式写作中将浓郁的悲剧感诗意化审美化.童年的不幸生活,成年遭遇的战乱及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传统的乐生文化心态都使她将悲剧感审美化.其创作因而减少了发人深省的思想深度和净化情感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20.
米尔塔·迪亚斯—巴拉特·古铁雷斯,是现任古巴主席菲德尔·卡斯特罗·鲁斯的前妻,也是这位古巴领袖至今唯一的一位妻子。 现年68岁的米尔塔,在西班牙过着平静生活。她皮肤细润,头发金黄,当年的风韵依存。尽管她已在西班牙生活了近30年,完全习惯了那里的生活和时尚,并已获得西班牙国籍,但她说话的语调仍带有明显的古巴味儿。 通常,她习惯在每天早晨外出去采购一天的水果和面包。有时候,她的现任丈夫埃米奥利·布兰科·努涅斯出来陪她。这是她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