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深层解读,指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国性”既非文化激进主义眼中的“固守传统”亦非文化保守主义眼中的“反本开新”,而是扬弃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在当代中国融入全球化与走向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在地域文化与全球化、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之间的双重张力中,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以其充满“全球化”与“时代性”的形象创造性地表现了“中国性”的文化内涵,展现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文化现实主义”创作观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王宝 《成才与就业》2013,(15):60-61
樊诗颖2012年7月毕业于上海市群星职业技术学校动漫制作与设计专业。从2010年实习开始,她从小项目做起,参与制作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介绍上海的影片,现在已经主管负责了辽宁科技馆、上海大学静安校区改造等项目的三维建筑模型设计。樊诗颖说:“初入职场,在实习中、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学校三年所学到的知识,都派上了大用场。”  相似文献   

3.
服装的概念设计通常因其超前创新意识与不切实际的设计理念而不被大众所理解。本文通过对概念设计的本质精神、价值以及意义的阐述,表明概念设计是推动服装设计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家大剧院、CCTV新大楼、上海世博会等新颖建筑设计理念的剖析及评价,阐明了外来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业的影响。在全面认识和借鉴外来建筑文化的同时,需要做好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此外,与外来建筑文化的交流对我国发展新型建筑教育模式、培养未来新一代建筑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经。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体育建筑的价值与意义、设计与创新方面入手 ,论述了体育建筑是城市形象亮点的主题 ,为体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界经济、科技和文化成果集中展示的一次盛会,具有独特的上海世博会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上海世博会的精神内涵不仅传承了世界博览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基本理念,而且蕴含着“低碳环保、文明共生、志愿奉献”的精神遗产。上海世博会“进步、创新、和谐”的时代价值在于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发展新理念...  相似文献   

7.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学制:四年制本科二.专业课程:专业法语、色彩、图案、服装画技法、构成原理、手工印染、钢丝人物造型、服装设计、服装工艺、立体裁剪、针织服装设计与工艺、民族服装制作、服装布料设计、服装材料学、国外服装史及流行趋势、现代时装设计理念等。  相似文献   

8.
绿色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它贯彻的是一种科学、健康、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绿色图书馆建设首先要从建筑做起.绿色建筑在设计上主要包括五个因素:可持续发展、节水、节能、材料选择与室内环境质量.南京工程学院逸夫图书信息中心在选址、造型及色彩、节能、功能区域设置、智能化系统、无障碍设计等方面充分体现了绿色图书馆的理念,达到了人、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及审美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具有明快的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其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形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中国传统服饰具有适中、和谐的"情理美"和追求意境的"含蓄美".现代中国服装设计要继承中国传统服饰"谐调"、"统一"的审美原则,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融入现代服装设计,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在创新中实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设计师只有在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来把握时尚,才能真正拓展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0.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史上影响最大的绿色世博会,充分挖掘和弘扬上海世博会主题昭示的环境伦理精神,对于后世博时代推进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价值。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反思和解答"城市发展之谜"时所彰显的环境伦理精神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主张绿色低碳的生态化发展理念;二是倡导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方向;三是强调和示范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上海世博会主题积极倡导和展示的环境伦理精神,为人类城市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为破解生态危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服装绿色设计,要求服装设计必须从保护环境出发,通过设计创造一种无污染和有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和谐共存。绿色设计理念下的服装设计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其设计风格、面料选择、功能设计等方面的特性,做到风格简化、面料生态化、功能多元化。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太原多福寺明代壁画贵妇服饰中的传统元素加以提炼,通过对其造型、图案、色彩、面料等元素进行改良创新及运用,反映了现代服装设计中明代服饰元素的款式造型异化性、图案装饰时尚性、色彩对比和谐性、面料运用综合性的特点,以期加深对明代服饰的多元性、民族性及艺术性的理解,获得现代服装设计与中国传统服饰元素之间存在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3.
论老建筑再生与城市空间品质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老建筑再生对于城市的价值意义的研究以及对城市与老建筑关系的分析,从多个角度阐述由老建筑再生所带来的城市意象、城市肌理、场所精神、城市色彩、城市风貌等要素的变化及其促进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这一观点行论证。  相似文献   

14.
材料是服装设计的基本要素,服装潮流、风格、款式、色彩的创新,都离不开对材料的选择和把握。而对服装材料的挖掘与再设计,则为服装设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点。本文通过分析面料再造设计的处理方法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详实地探讨面料再造艺术。  相似文献   

15.
彭葆枢 《中华魂》2011,(2):71-72
古画新韵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多媒体动画“清明上河图”、重现近千年前北宋汴京市井风情。  相似文献   

16.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服装设计必须赋予其新的创新理念和思维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南通蓝印花布面料焕发新的生机。本文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的发展现状,从南通蓝印花布传承与创新的理念分析入手,指出创新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和思维方式,对南通蓝印花布从款式、色彩、面料和组合设计的方面进行分析,分别列出不同设计方法的创新特点,并举出实例一一说明。  相似文献   

17.
那子 《北京纪事》2010,(6):14-17
何镜堂,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总设计师,1938年生于广东东莞,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曾先后设计了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中国市长大厦、鸦片战争海战博物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扩建工程、北京奥运羽毛球馆、北京奥运摔跤馆等。中国馆又称"东方之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建筑的色彩与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内在必然联系的简要分析,可以看出建筑的色彩美不仅是基于直觉的。社会因素在建筑色彩的运用中也起了很大作用。这对我们从事建筑色彩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毛泽东的政治秩序理念中,冲突与和谐都具有价值正当性,各自构成其政治秩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阶级斗争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他的一生涂上了冲突论色彩;但同时,讲团结、求和谐也是他的政治秩序构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毛泽东的政治秩序理念中,冲突与和谐如何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和转换?其间得失的经验教训是什么?拓展和深化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和谐文化包括和谐的文化精神,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哲学思维方式。和谐思维方式是对立统一思维方式的组成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研究并确立与和谐社会建设相适应的和谐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这个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