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垂基 《南方论刊》2011,(2):98-99,89
《人杰地灵话茂名》是朱仁中多年来的倾情之作,该书内容翔实,深入挖掘那些湮没在岁月尘封里的、鲜为人知的"金矿",本着公正客观的态度对资料进行分析和筛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秉公直书历史真相,不折不扣地再现历史的本来面目。该书对茂名的著名历史人物,如丁颖、梁华盛、陈沛、邓龙光、高力士等历史人物,都作了实事求是的介绍和适当的评价。尤其是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再现历史的真相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文字生动,并以珍贵的资料吸引读者,以人物的功德拨动读者的心弦。  相似文献   

2.
<正>《清代政治与社会》一书是我国著名学者郭松义所著,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书中收录了郭松义研究清史的多篇论文,内容涉及清代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内容丰富、论述生动。综合来看,该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内容丰富生动郭松义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为历史专业的研究生讲授清代历史,专注于清史研究多年,理论学识深厚。该书是郭先生多年研究成果的汇编,收录论文18篇,内容涉及清代人口、军事、法  相似文献   

3.
陈宝良先生的《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书系”中的一种。该书通过多维宏观视野的全方观照,用纯熟的极其生动的描述文笔,将一个个明代生活的历史细节细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藉此我们对明代社会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将随之加深。  相似文献   

4.
李嘉谷先生多年潜心研究中俄关系史及中苏关系问题,著述颇多。近年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中苏关系1917─1926》一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中苏关系,在史学研究的这一几乎是空白的领域把研究引向深入并达到新的高度的学术著作。该书经我国数位著名学者推荐并获得中国社科院出版基金的资助是当之无愧的。该书主要研究1917年到1926年近10年的中苏关系。正如作者所说,这段历史是70多年中苏关系史的序幕,是理解以后中苏关系历史发展的关键和出发点。全书26万余言,除有关附录外共分5章论述,即:十月革…  相似文献   

5.
<正> 《简明广东史》 该书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集体编写,蒋祖缘、方志钦担任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出版.这部分16章共58.5万字的通史,以丰富、翔实的文献和文物史料为依据,阐述了从远古“马坝人”时代一直到1950年全省解放这一漫长岁月的历史进程;记述了广东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民族关系诸领域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与中国一般历史发展过程密切相关的广东区域各个时期的特殊的历史发展规律,具有浓烈、鲜明的地方特色.该书的编著者们集合了广东地方史多年的研究成果,以清新流畅的文字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广东人民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耕耘、奋斗和从事革命斗争的生活画卷.因而,这本书既是解放以来第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广东地方通史,又是一本简明生动的广东历史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6.
<正> 由薛梅卿同志主编、群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监狱史》(以下简称《监狱史》),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系统研究我国监狱的专史.它主要论述我国自奴隶制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以前的各种类型监狱的产生、发展及其特征.该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全面准确,深入细致地撰述了我国监狱历史的发展,是社会科学领域中绽开的一束绚丽的花朵.《监狱史》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不同有些论著,要么就制度论制度,要么从刑法史角度联系监狱,而是运用较为翔实的史料,并将监狱史的发展放到各个时代具体的历史当中进行审视,从而勾勒出一幅有血有肉、形象生动的画面.  相似文献   

7.
吕明灼先生是史学界著名的李大钊研究专家,1983年出版《李大钊思想研究》一书,影响很大。从研究到出版该书差不多三十年后的今天,吕先生出于对先烈、对历史、对读者负责的态度,对著作中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映了一位历史学家严谨、客观、公正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8.
卢晓霞 《兰州学刊》2003,(5):169-169,81
研究汉字的论著汗牛充栋 ,但一般使用者对汉字的魅力和奥妙知之甚少。翰承 (刘汉城 )先生编著的《汉字百问》(上海古籍出版社 ,2 0 0 1年 )一书以问答形式全面介绍了汉字的作用、贡献、性质、特点、起源、结构及运用、发展等方面的许多知识 ,又生动讲述了由汉字透露出来的大量文化信息。该书语言通俗生动 ,趣味性强 ,既可以为专业读者提供难以收集整理的宝贵资料 ,也可以让更多的普通读者领略到汉字的神奇 ,学得正确有效使用汉字的本领 ,引发更多人对汉字的关爱乃至研究 ,是一部可雅俗共赏的好书。《汉字百问》与同类文字学著作相比 ,具有以…  相似文献   

9.
张泰山  李翔 《江汉论坛》2007,(12):134-135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徐旭阳教授所著《湖北国统区和沦陷区社会研究》(以下简称《社会研究》)于2007年5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依据翔实的史料,较为完整地复原了湖北八年抗日战争这段沉重的历史,从社会史的角度探询了抗日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该著的出版不仅填补了湖北抗战史和湖北地方社会史研究的空白,而且对全国抗战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今天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通读《社会研究》一书,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由贺圣达研究员撰写的《缅甸史》一书,已由人民出版社推出和读者见面了。它的问世,受到了东南亚史学界的关注和读者的欢迎。1992年5月第301期《社科新书目》在介绍该书时,称它“是中国学者写的第一部比较详细地介绍缅甸历史的专著”,“填补了我国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它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缅甸历史发展的全貌,写出了缅甸历史发展的特点,揭示了缅甸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 马克思在他为恩格斯《反杜林论》写的该书第二编第十章《<批判史>论述》中认为,1691-1752年这段时期是一个"出现了很多杰出思想家的时期,对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逐渐产生来说是最重要的时期".①可是,杜林在他的《国民经济学批判史》一书中,却把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思想家简单地从历史上勾销了.马克思批判道:"杜林先生大笔一挥,把1691年到1752年这一时期勾掉了."②马克思说的这个时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从威廉·配第(1623-1687)到亚当·斯密(1723-1790)之间的发展时期.从配第到斯密的一百年间,英国的一些哲学家、实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洛克、诺思、马西和休谟.马克思把这一时期定为1691年到1752年,是因为他们的著作出版于这些年份.  相似文献   

12.
<正> 《齐文化论稿》(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出版)是王志民教授继主编《齐文化概论》之后,对齐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董治安先生在该书的序文中说:“本书对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历史文化给予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论述,并且注意了前后源流的辨析,大有助于读者对齐文化的全面把握和综括了解;在写法上,力图把一般史实的评价同若干专题的深入探讨结合起来,从而自然形成了全书的学术取向和讨论重点。”可以说,多角度、深层次、新开拓正是该书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代史上,人们提起慈禧太后的名字,往往与专制淫威、卖国求荣、顽固守旧、反动腐朽等名词联系在一起.一片斥责声。徐彻《慈禧大传》澄清了过去给慈禧身上泼下的污水,读之使人耳目一新。该书以崭新的观点,生动的情节,将慈禧太后的真实面目奉献给读者。难怪该书于1994年夏秋间两次印刷,成为人们争相购买的新著,这是目前史学读物少有的现象。 该书的第一个特色是辨伪存真。慈禧太后三次垂帘,统治中国48年之久,面临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不论从那个方面讲,她都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因此,有关慈禧的演义、外传、街坊里巷茶肆酒楼中人们各种离奇古怪的故事传闻等等,不计其数,众说纷纭,褒贬不一。而当代的许多正史,由于种种原因,对慈禧太后多持批判态度。作者面临对慈禧研究的复杂严峻局面,在撰写《慈禧大传》的过程中,有机地联系慈禧太后的经历,客观地简明扼要地罗列史载、传说的不同之处,如惠征生平十二说,慈禧出身  相似文献   

14.
张正明先生主编的《楚文化志》1988年7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约35万字,内容十分丰富。笔者曾两次通读此书,获益匪浅,故特向读者推荐之。《楚文化志》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全面而综合论述楚文化的学术专著,是众多学者集体创作的智慧结晶。参加该书写作的学者共有十五位,他们当中包括有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文学、哲学、科技史等诸学科领域的专家,他们各扬己之长,通力协作,分章撰稿。全书十八章(另加一篇附录),虽作者各  相似文献   

15.
由贾东海等同志主编的《史学概论》一书已和读者见面。该书是作为全国民族高等院校历史专业基础理论课教材,由国家民委《民族院校历史教材丛书》编委会委托西北民院、广西民院等10所高校部分同志集体编写的。这是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又一可喜成绩。“史学概论”的教学与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是1980年以后才进行的。经10余年的努  相似文献   

16.
张雄同志的博士论文《历史转折论——一种实践主体发展哲学的思考》已经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汝信、夏甄陶、辛敬良三位知名专家为该书作序,给予了很高评价,称赞这部学术著作“不失为一部品味高、富有创见、理论分析有深度的上乘之作”(夏序),认为“它的出版问世,在国内理论界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汝序),“填补了国内理论界有关历史转折论系统研究的空白”(辛序)。笔者不揣浅陋,从若干学术问题探讨研究的角度,提出一得之见,就教于该书的作者和读者。  相似文献   

17.
1999年4月,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主编的《欧洲文明:民族的融合与冲突》一书。该书洋洋40万字,全面、宏观地叙述了历史上欧洲各民族的发展经过与相互关系,探讨了各种欧洲民族问题的来龙去脉,并涉及许多有关民族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认为,该书对欧洲民族问题的探讨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一)该书从“民族”这一全新角度重新审视了欧洲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欧洲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大事,举凡历史爱好者皆熟能于胸,但以往对这些事件前因后果的解释均是从政治、经济、外交等传统史学角度作出的。而该书则试图另辟…  相似文献   

18.
山西五台徐继畲(1795-1873,以下简称徐公)是清道咸同三朝名臣,其刚正不阿的性格,一尘不染的操守,爱国爱民的精神以及表现在《瀛环志略》(以下简称《志略》)中的远见卓识,久为中外人士所钦佩.可惜数十年来,很少受到学术界的注意.1986年,笔者根据台湾学者方闻的《清徐继畲松龛先生年谱》提供的与笔者自己所知的材料,写了一篇《睁眼看世界的徐继畲及其志略》,发表在《山西文史资料》54辑上.当时总觉得未能看到有关的外文材料为一大憾事.客腊借到美国麻省大学教授德雷克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吴海林、李延沛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编著较草率、讹误较严重的工具书。据笔者粗略翻检,该书讹误,至少有数十处之多。现略举数例: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臧峰宇博士的《马克思政治哲学引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对马克思政治哲学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读,使读者对马克思政治哲学乃至当代政治哲学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理解。概言之,该书在逻辑结构、论述主题、研究方法等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