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父亲这个词,从我们出生开始,就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虽然,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父亲好像被岁月藏在了深深的底部。为什么会和那个幼小时崇拜的人渐行渐远?为何再也没有过去的甜言蜜语和笑声晏晏?在弄明白这些问题之前,先让我们跟随大卫·斯杜勃写的《与爸爸和好吧》一书一起来追寻父亲的足迹吧。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有给我们过过一次像样的生日,甚至连提也不提,而他,更不会张罗给自己过生日。他认为,人的生日只有一个,每年所重复的那个生日,不过是人们对出生徒劳的一次又一次刻画。他的这个理论独特而且执拗,从我懂事起,它便一直在我们的家庭中牢不可破地贯彻并实行着。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请帖     
乔叶 《现代交际》2008,(8):48-48
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重大的事情,否则一般很少和我们直言搭腔。日常生活里,常常都是由母亲为我们传达"圣旨",若我们规规矩矩照着办也就罢了,如果有一丝违背,他就会大发雷霆,"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父亲爱我们吗?有时候我会在心底不由自主地偷偷疑问。他对我们到底是出干血缘之亲而不得不尽点责任和义务,还是有深井一样的爱而不习惯打开或者是不会打开?我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父亲的请帖     
正父亲一直是我们所惧怕的那种人,沉默、暴躁、独断、专横,除非遇到很重大的事情,否则一般很少和我们直言搭腔。日常生活里,常常都是由母亲为我们传达"圣旨"。若我们规规矩矩照办也就罢了,如有一丝违拗,他就会大发雷霆,"龙颜"大怒,直到我们屈服为止。父亲是爱我们的吗?有时候我会在心底里不由自主地偷偷疑问。他对我们到底是出于血缘之亲而不得不尽的责任和义务,还是有深井一样的爱而不习惯打开或者是根本不会打开?  相似文献   

5.
预言家     
一大早就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外面站着一个警察和三个陌生男人。"我们找您谈谈。"那个警察说完,又问跟他同来的那三个人,"是他吗?""咱们有什么好谈的?我连你们为什么而来都不知道,"我回答说。这时,其中那个又矮又胖的男人开口了:"您昨天白天是不是去我们鞋店啦,就是拐角那家?您什么也没买,只是您临离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怪病     
医生终于对父亲的病作出了结论,只有三个字:孤独症. 儿子不信:”我爸怎么会孤独?我们一家三口天天都陪着他呀!” 母亲两年前去世.儿子担心父亲一个人住孤单,就带着媳妇和孩子一起搬了回来.好在,父亲家的房子很宽敞,大家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儿子和媳妇都是公司高管,他们没空做家务,干脆雇了一个保姆,每天做三顿饭还帮着打扫卫生.  相似文献   

7.
父亲的箫声     
正我看着父亲,两鬓霜花尽染,走路也不再像从前那般虎虎生风,那个曾经专横霸道的人去哪儿了?父亲年轻时正经是个文艺男青年,虽然是行伍出身,但却是多才多艺,一支洞箫吹得风轻云淡,吹得明媚生花,吹得轻柔婉转,吹得风生水起。箫声虽然音质圆润清幽,但多少还是有些呜咽之意,多少带些悲凉之寂,听上去有些凄惶。它没有笛声清亮明快,更没有二胡婉转悠扬,但父亲却有本事把洞箫吹出欢愉之音,那是他的心境使然,还是对生活的热切?年少时,看见父亲站在后园的杏树下吹箫,那时节,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杏花春雨,长箫幽咽,斯时斯刻,如画如景,美不胜收。花影里,父亲挺拔凝  相似文献   

8.
我们经常会抱怨找不到真爱,经常会发觉身边的这个人如此陌生;我们经常会为了鸡毛蒜皮的事争吵,经常会在结婚多年以后才发现,两个人原本不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那么,谁才是那个可以让我们幸福一生的人?我们又该到哪里去寻找?  相似文献   

9.
父亲的心尺     
郭领军 《老年世界》2014,(20):18-18
我的父亲1946年参加工作,走南闯北,居无定所。直到离休前的1985年,我们一家仍住在父亲单位的办公房里。离了休,我们家已不好意思再住公家的房子。为此,父亲在离休后的大半年时间里,都在为房子的事而四处奔波。房子看得不少,可没一个相中的,不是房子太破,就是价格太贵。想想那个时代,仅靠父亲的那点工资,养我们姐弟四个吃饭,穿衣,上学,哪还有剩余呢?眼看父亲每天为房子发愁的面容,我们全家人都揪着心。  相似文献   

10.
孩子1岁多时,老公因车祸离世了,从那以后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没有再婚。孩子大了后问我爸爸去哪里了?我撒谎说去国外出差了。但久而久之孩子不信了,出于无奈,我花钱给孩子租了个"周末父亲"。对方人很好,孩子也很喜欢他。我们不可能组成真正的家庭,只想先这样"骗"孩子。可是万一孩子哪天识破了,我怎么办?孩车着  相似文献   

11.
父亲的泪     
父亲90岁高龄了。不知什么时候,他喜欢上了我烙的葱油饼。他说,没想到我烙的饼这么好吃,和他以前烙的饼一个样!现在,他都烙不出以前那个味儿了。父亲嚼着饼,满脸的幸福。听了父亲的话,我很欣慰也有些难过。父亲老了,可在他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  相似文献   

12.
父亲很节省     
文坚 《老年人》2003,(9):31-31
父亲和母亲与我同住在一个城市,只是他们老两口住在城北,我结婚后把家安在城东。每到周末,父亲和母亲就去附近的果蔬市场,批发一些水果和蔬菜,然后辗转几趟公交车,赶来我家共度周末。父亲一进屋便忙这忙那,成了义务厨师。当父亲大汗淋漓地端出一碟碟色香味俱佳的菜肴时,我们都馋得直流口水。这时,父亲就开始数落:这个菜只花了多少钱,那个菜比你们买的便宜多了。父亲是企业退休干部,每月的退休金不多,扣除水电、煤气等费用后,所剩无几。因此,父亲总是省吃俭用地过日子。父亲一人出门时,从来都是骑自行车,舍不得花一块钱去坐一趟公交车。除非…  相似文献   

13.
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我们爱的那个人一直爱着我们有人说,哦,可以生一个孩子。但,难道出轨的男人都是没有孩子的吗还有人说,抓住男人的心先要抓住他的胃。可,你见过几个男人在吃了可口的饭菜之后,非要约会厨娘的?发生在厨娘身上的艳遇机会远远少于一名风情万  相似文献   

14.
<正>孩子1岁多时,老公因车祸离世了,从那以后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也没有再婚。孩子大了后问我爸爸去哪里了?我撒谎说去国外出差了。但久而久之孩子不信了,出于无奈,我花钱给孩子租了个"周末父亲"。对方人很好,孩子也很喜欢他。我们不可能组成真正的家庭,只想先这样"骗"孩子。可是万一孩子哪天识破了,我怎么办?孩车着  相似文献   

15.
李晓 《现代妇女》2009,(6):46-46
在乡下老屋,他接到女儿从省城打来的电话:“爸,你来参加我们的婚礼吧!”女儿的婚期定在那个芳菲四月。  相似文献   

16.
别惹我父亲     
又是月中,我风雨无阻地去监狱探视他,尽管走之前,我已经将自己拾掇得非常整洁,可是,他一看到我,还是劈头盖脸地批评:"头发多长时间没剪了?一个连自己都打理不明白的人,能成什么大事!"尽管坐在他面前的我已经是一家拥有300多人的企业的头儿了,但他总能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从反抗、习惯到最后的折服,我们父子之间的战争代价深重。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交际》2008,(10):34-34
父亲,当别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时候,谢谢您让我选择做了我自己。——题记父亲,您知道吗?传说女儿是父亲前生的情人。我知道这个说法的时候,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我想,如果前生我们是情侣,最后的结局也一定是和平而安宁的。相约着喝了孟婆汤,然后无牵无挂地走上奈何桥,来了今生,而今生,我成了您疼爱的女儿,您是我最敬爱的父亲!  相似文献   

18.
父亲这一生     
卢克平 《老年人》2013,(12):33-33
父亲今年九十有四,已近人瑞之年,然而他的身板却是惊人的硬朗。父亲每天下午会去老年活动室打麻将,晚上还会戴着老花眼镜看书报。父亲同时还是个体育迷,特别爱看有中国女子排球队参加的排球赛,是“铁榔头”郎平的“粉丝”。父亲在八十九岁那年,一个人坐公交车去邮局办事,下车人多拥挤,不幸被人推搡着摔倒在地,他爬起来在邮局的台阶上坐了一会,感觉腰子疼痛难忍。我们得知后连忙把父亲送去医院检查,照片发现是骨折,便留在医院住下来治疗。  相似文献   

19.
《中外书摘》2010,(8):36-39
父亲走的时候是在1955年5月16日。我10岁,当时我们住在北新桥细管胡同,就是现在的田汉故居。当时他走得急,那个时候他在家里写检查,机关里来人跟他说,你到单位去写吧,单位里安静,家里环境不太好。我爸就答应了,他在家里洗了洗澡,我母亲给他买了酒,他喝了好多,喝完酒就走了,走了就再没回来。  相似文献   

20.
彭真平 《老年人》2005,(7):43-43
父亲退休那年,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博物架。见他敲敲打打的热乎劲儿,我有意地泼冷水:“做那个干什么?您又没有什么值钱的古董!”父亲咧嘴笑笑,不紧不慢地说:“摆几样我自己喜欢的东西,总可以吧。”博物架做好后,父亲把它摆在了卧室里。他从杂物间搬出一个木箱,打开来挑选了半天,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