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致远 《城市》2012,(12):3-8
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吹响了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号角,城市文化发展迈上了复兴的征程。回顾历史,剖析今天,瞻望未来,能够看到我国的城市文化有哪些特性,具有什么样的发展规律,在城市文化的推动下将向什么样的城市发展。笔者就是想在这方面进行一下探讨,以期有益于充分认识我国城市文化复兴之路及其发展目标取向。一、我国城市文化特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连绵不绝,具有独  相似文献   

2.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战略性、指导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过程,具有浓厚的文化印记,明显的文化属性.因此在全面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路红 《城市》2012,(6):16-17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大地上由此掀起了谈文化、抓文化的热潮.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如何提炼、建树、传承和展示城市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下探讨天津的现代城市文化如何建树、如何传承,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任致远 《城市》2013,(9):3-9
自2011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各地对于城市文化的重视和研究程度逐渐提高,内容逐渐丰富。2009年笔者发表《关于城市文化的拙见》和《关于城市发展文化力的试论》后,相继发表了十几篇关于城市文化具体内容的论述。由于历史知识的匮乏和城市资料有限,始终没有专门涉及城市文脉与文态问题。当前,随着  相似文献   

5.
作为在中共十八大之前的最后一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理所应当地受到了国内外各方的关注。在这次会议上,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任致远 《城市》2012,(6):8-15
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城市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智慧和文明的标志和象征,是城市文化发祥、发育、发展的空间表达和文化结晶.城市文化在我国文化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于是,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讨论风起云涌,众说纷纭,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0日至21日,成都市委工作会议确立了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但是,却没有作出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注:2012年调整为世界生态田园城市,以下叙述与此同)的文化定位和文化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大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十七大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中央十七大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文化提到关系国家文化安全、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吲和复兴中华民族的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牛佐腾 《现代交际》2012,(1):117+116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迈向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文化强国"中文化的概念需要我们全面、正确的理解,这是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本文结合《决定》对四组类型的文化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有利于正确认识和处理不同类型的文化关系,全面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在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中指出,要"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主要包含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四个方面。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性,就要坚持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省和文化自强。  相似文献   

11.
钟可 《老年世界》2006,(15):20-21
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既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要求。因此,“十一五规划”《建议》在充分肯定文化领域取得积极进展、文化建设明显加强的基础上.从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完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对“十一五”期间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和重点部署。这一要求和部署,是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重大决策。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高雅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3.
尤坤  王华新 《城市》2012,(1):57-60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保护城市文化就是在为城市保留特色与发展的根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城市规划管理者的重视,各级历史文物、历史风貌建筑逐步得到维护与修缮.在以土地换取经济发展、城市更新如火如荼的当下,对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越来越成为历史文化保护的重点.一、国外经验总结从国外的实践经验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一是单体建筑的保护,用整修的方式应对建筑的现有功能;二是环境与街区的完整保护;三是历史街区的振兴、功能复兴与经济复兴.  相似文献   

14.
蒋艳琦 《现代交际》2010,(11):103-103
文章通过对音乐、历史、文化的简析,以歌曲《五月的鲜花》为例阐述了音乐对历史、文化及情感传递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在促进我国发展的同时产生的文化冲突也在我们质疑中国部分传统文化是否过于保守而应改革或舍弃。大力宣传传统文化,加大对垃圾文化的惩治力度,尊重其他国家文化,取精华去糟粕,培养新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任云兰 《城市》2016,(4):71-74
笔者分析了天津特色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挖掘与利用现状及问题,援引了潍坊创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城市品牌的经验,指出作为天津的特色文化品牌应具备的特点,指明天津的特色文化品牌非杨柳青年画莫属。因此,全市上下要千方百计紧紧围绕杨柳青年画特色文化资源这条主线,深挖其历史文化内涵,科学谋划天津特色文化品牌发展愿景,做足做好天津杨柳青年画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林昆勇  赵铁  朱少雄 《城市》2014,(11):9-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战略高度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必须"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这些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体制创新和开放交流在文化建  相似文献   

19.
经济区的科学发展,不能不考虑文化发展;没有文化发展的支撑,不可能有经济区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是作为国家战略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文化发展的研究,不仅要对其单体文化城市进行研究,还要在更为广阔的城市群框架下对其共有文化资源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整体与全面进行研究。根据文化发展理论与区域文化现状,探索适合城市群文化发展模式,目标是建设一个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的文化城市群。其核心是,共建文化服务体系、共建文化市场体系、共建文化企业体系、共同配置文化资源、共同制定文化政策、共同实行文化体制改革,为中西部地区文化发展起示范与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朱万和 《现代交际》2012,(12):31+30
文化自觉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想基础和先决条件,我们身负“要建设文化强国,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历史任务.本文就大安地方文化发展提出三点见解,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