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民族音乐关系举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民族音乐是脱胎于悠远博大中国文化母体上的一对孪生姐妹,其渊源特征可谓一脉相同。他们既存在节奏、声律、高低平仄、诗琴相随等方面的融合,又互织出诗乐两者在创作方法、形式结构、板眼律动、诗吟内涵的相互渗透。两者还直接衍生出了"诗乐会"等吟乐相映的结合体裁,产生了以诗评乐、以乐赋诗、诗乐归一的至高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2.
由《哲学研究》编辑部和我校哲学系发起举办的“全国第二次原始思维学术讨论会”于今年七月十六日至三十日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除《哲学研究》编辑部和我校哲学系外,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学院、上海人民出版社及兄弟院校的有关学者、专家共三十余人。这次讨论会是一九八四年十一月昆明讨论会的继续和深入。主要议题是:原始思维研究的理论、现实意义,原始思维的研究对象;原始思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定居上海的最后十年中,对于复旦大学的爱国学生运动和进步师生曾寄予密切关注。一九二七年十一月与一九二八年五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下,鲁迅不顾个人安危,曾两次前来复旦校园,作宣传革命思想的讲演。关于鲁迅第一次应邀前来复旦大学讲演一事,在一九二七年的《鲁迅日记》里有如下记载: 十月三十一日:夜陈望道君来,约往复旦大学讲演。十一月二日:午蔡毓聪、马凡鸟来,邀往复旦大学讲演,午后去讲一小时。  相似文献   

4.
古典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引进比较法 ,通过对古今中外同类诗歌不同思想内容、艺术风格乃至诗中人物形象的比较 ,可以提高学生对诗歌艺术的审美鉴赏力。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歌教学方法论是同行们关注的大课题,也是一项只有集思广益,在总结大家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凝聚、提炼才能日臻完善的大工程。笔者讲授隋唐五代文学有些甘苦的体会,愿为探讨这一问题抛砖引玉。本文拟结合教学实例,着重谈题目与诗文的关系,也涉及教学的其他一些环节。千虑之一得,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6.
老师们好: 不知在座的朋友中有哪位听说过"生命化教育"这个课题?听说过的请举个手.当然,看过<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杂志的都知道这个课题,因为刊物有不少的相关文章.  相似文献   

7.
四十年代初,受业于顾随先生门下,习唐宋诗,兼及词曲。先生讲诗主张“不立文字,见佛成性。”课上极少作文字、典故之诠释与考证,多凭朗读传神,当年听先生读李白的名句:“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称得起是形、声、神三者之表达维妙维肖,先生朗读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勘称一绝,自先生谢世,遂成绝响。  相似文献   

8.
9.
通过分析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分类和翻译策略,可以得出诗歌的意象种类和意象的翻译策略之间的关系。即非比喻性意象一般可采用意象保留法,比喻性意象一般采用意象改译法,两种意象的翻译都以意象增译法和省略法为必要的补充。  相似文献   

10.
叠字具有多种修辞作用,广泛地为古代诗人创作诗歌所运用。本文就古典诗歌中的叠字状况和修辞功能进行了较为详细地探讨。  相似文献   

11.
海马 《金陵瞭望》2008,(11):32-33
由扬子江诗刊社、江苏作协诗歌工作委员会、三江学院共同主办的“三江杯”校园诗歌奖评奖活动,从去年10月开始历经将近半年,于近日落下帷幕。本次征文共收到诗歌作品3000多首,参赛者有初中生、高中生、本科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此次征文共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7名、优秀奖40名。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内战与和平,独裁与民主的历史转折关头,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振臂高呼,反对内战,争取和平与民主,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于昆明翠湖西岸西仓坡街头,鲜血染红了春城大地,至今已四十周年。重读先生被害前五小时在云南大学“致公堂”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上作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先生那种义愤填膺的气慨和大无畏的英勇形象,犹历历在目,拍案指斥国民党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声犹震耳。因而忆及我当时记录和整理、发表这篇讲演的原因和经过。 这篇演讲词,原为《大众报》采访“李公朴追悼大会”实况而写的记录。在“一·二一”运动中,主要由中法大学的一部分同学组成了“大众报社”。《大众报》即该社在闻一多、李公朴及赵沨等先生指导下出版的报纸。《大众报》于1946年3月在昆明发行,  相似文献   

13.
一九六○年十月,茅盾来浙江视察文化工作.十月二十五日,应我校中文系邀请,与该系部分师生见面.接着以座谈方式,由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现代文学教研室和专业班学员代表提出问题,茅盾就这些问题一一作答.现刊载这次座谈会的记录稿,以纪念茅公逝世五周年.由于这是经个人整理的笔记,可能有脱漏与语焉不详之处,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古典诗歌里的"天涯"是一个频繁出现于诗人笔下而又积淀着丰厚象征意蕴的意象.空间意义上的天涯是诗人展开活动的物理基础;心理意蕴的天涯展现了古人丰富的精神世界里的悲欢;政治意蕴的天涯则揭示了中国古代士人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价值而苦苦奋斗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阅读民国报刊时,偶然发现与周作人有关的三则史料,即周作人1937年1月5日在北平<世界日报>"明珠"副刊第94期所刊登的一条启事,北平<世界日报>1937年12月16日第4版教育界所刊发的一则有关周作人的报道,天津<每月科学画报>所刊登的周作人1943年在南京模范女子中学的一次讲演.这三则史料不见于周作人个人文集及钟叔河先生编订的<周作人散文全集>,亦不见于有关周作人的传记、年谱及研究文章中,对周作人研究有一定史料价值,故笔者把它们整理并发表出来,期待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既包涵着丰富深刻的哲理,也蕴含着发人深省的禅意,二者相融相通,增强了诗歌的生命力。对古诗哲理和禅意的统贯解读,不仅能使人理解文学与佛教的紧密关系,更重要的是有益于现代人性的修正。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进入文人个体创作时代后,始终存在一个学问化过程.学问化是中国古典诗歌所独具的现象.重雅轻俗的观念使学问化成为一种民族审美情趣;享有崇高地位的<诗经>和杜诗成为学问化的价值典范;文人学士的宴游和频繁的诗生活为学问化提供了扎根的沃土;复合型诗文化为学问化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8.
英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博士、我院名誉教授李约瑟,在来华访问期间,应邀于8月25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作了题为《中国古代科学的社会意义》的学术讲演。参加听讲的,有部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和我院师生。 李约瑟博士在演讲中,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说,为了人类的幸福而从事科学研究,早已是中国古代社会人们心中的一个观念。在欧洲最黑暗的年代传来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它们为整个欧洲带来了光明。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满怀欣喜地说:世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学中液体月光意象的表达方式在盛唐以前已经出现,但其种类的增多和用词的丰富变化,却是出现在中晚唐,此后基本定型并被广泛接受,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将月亮和水联系在一起的信仰有关.用来表达液体月光意象的文学词语从古到中晚唐主要有流、盈、满、金波、月波、如水、溢、湿、似水、浸、洗、濯、漉漉等,与月亮意象密切联系的其他意象主要有蟾蜍即是虾蟆、露和明水等.  相似文献   

20.
席慕容在她的作品尤其是早期作品中,不断地运用那些源自中华抒情文学的母题、古典的意象、包含着中华传统审美意蕴内容的文化符号。其中以闺思闺怨、相思鸟连理枝、思乡怀归三个母题表现得最为明显。这些母题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价值追求和审美取向,这种现象也表明了席慕容的创作思维及她的创作实际上并没有突破或者超越古典诗歌的题材范围。文化传统在现代作家笔下的回响,是一种族群文化认同感,也表明了席慕容创作资源主要是来自中国古代文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