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当前社会形势整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微观层面和局部的不稳定情况以及可能引发将来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确保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应树立科学的社会稳定观,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借鉴外国做法的基础上,强化稳定法码,消解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我国当前社会形势整体稳定,但也要看到微观层面和局部的不稳定情况以及可能引发将来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确保我国社会长治久安,应树立科学的社会稳定观,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借鉴外国做法的基础上,强化稳定法码,消解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张勇濂 《理论界》2008,(12):13-14
贵州瓮安“6·28事件”的发生,是我国转型期城市社会问题和矛盾交织的突出表现。因此,维护转型期城市社会的稳定,避免社会冲突,必须以动态的思路把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理念和社会转型的实际情况、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处置。在推进城市和谐建设和发展中确定和建立科学的维护城市社会稳定的目标、策略和机制。  相似文献   

4.
当前西部地区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必须重视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分析和化解.这是因为西部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环境,其社会不稳定因素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既存在着共同性也有其特殊性.其表现形式多样、成因复杂,既有历史的民族的宗教的经济文化的因素,也有国际的因素,各种矛盾相互交错,极易激化.这一情况为社会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课题.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做到总体规划、积极应对、完善机制、强化法制、综合治理,有效化解各类矛盾,促进西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功能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哪些因素或者什么力量维持又怎样维持着一个社会的稳定是本文所关注的问题。为此,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社会化、意识形态和制度规范、宗教、生产力、社会分工、来自外部的威胁、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流动、人口规模与结构等因素对于社会稳定的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和谐社会”的含义进行了简单的论述,认为“和谐社会”首先是一种稳定的社会,这些因素的合理化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稳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又极为重要的庞大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近50%的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渴求彻底地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城市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在这一矛盾的前提下,社会的稳定受到了挑战。新生代农民工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面对外在客观环境、自身价值定位及切身利益实现的诸多现实问题时,他们对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的作用。因此,探索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毛勤勇 《天府新论》2005,(5):99-102
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的稳定就是政体的稳定,而政体的稳定主要取决于社会阶级基础的稳定。只有中产阶级执掌的政体是最稳定的。中产阶级符合中庸之道。社会的不平等是导致社会危机或冲突主要的因素。社会的不平等主要体现在财富、名誉和权力的分配上。他提出了10种防止社会冲突的具体方法。精辟地论述了公民教育对各种政体稳定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社会领域也存在某种惯性趋势,即社会趋稳性。这一概念的提出旨在说明,一切不稳定的产生,必定是受到某种作用力的结果。而社会趋稳性与变动力量的结合,便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反作用力。这种反弹行为在实践中很容易被界定为"不稳定因素"。由于维稳的主客体都是人,而"人是需求动物",所以,维稳的具体政策若不能够融入人的思考、理解及感情,将很难实现人际有效的沟通,进而妨碍动态稳定的实现。以组织平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阀理论及组织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双回路维稳模型的提出,旨在强调人类需求、基本秩序以及自然法则在维稳中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文涛  袁国忠 《理论界》2005,(7):103-105
辽宁作为拥有全国最多数量产业工人的重工业之省,由于长时间承受着经济转型和物产资源枯竭的双重压力,致使大量失业群体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严重困扰着经济发展和地区的稳定。本文通过调查所获依据,阐明了失业与稳定的连带关系,提出了如果失业问题得不到高度重视和有效控制,势必会使贫富两极分化加大、不满情绪增多、群体性事件上扬、社会犯罪问题多发等十分严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具有累积性和延伸性,因而会引发复杂的社会矛盾。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公正所针对的主要是不能平等分配的资源或利益的分配问题,其中特别是财富的分配问题。“社会公正”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人们评价社会是否和谐、是否合理的基本价值尺度,而且它直接关涉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合作、社会稳定和社会效率。如果我们把“社会公正”理解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那么合作、稳定和效率则是和谐社会所应达到的三个基本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孙晓玲 《理论界》2014,(9):27-31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就已经提出维稳问题。当下,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影响社会不稳定地方重大事项,只是社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显现。本文总结了地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范围,着重阐述了我国在地方重大事项范围界定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人民生活幸福、经济快速发展都依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人民的安定程度与社会治安状况成正比,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但目前各个城市的社会治安问题仍然很多,社会的丑恶现象和各项事故仍层出不穷。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我们应当结合当前社会治安现状,逐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治安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风险的高发来自诸多要素的作用。当传统的社会结构被政治发展撕裂时,风险往往同时出现在政治与社会之中;当社会风险只能依靠政治手段方能化解时,国家功能的全面行使则可能消弭社会自我修复的可能性。社会风险因此往往与政治风险联系起来,甚至形成一定程度上的社会危机。但是从逻辑上看,社会风险本身蕴涵着社会成长的内在要求,政府在化解社会风险时不能迷信于压力机制的秩序控制,而应适时调整社会政策以促进政府持续和社会成长,从而从基础上化解社会风险。  相似文献   

14.
新社会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新社会组织所提供的服务往往要通过政府采购的渠道来实现其价值,因此,政府采购的种类和数量是影响新社会组织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只有实现了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成功转型,政府采购的重点才会实现由采购有形产品为主向采购无形的服...  相似文献   

15.
社会矛盾的出现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矛盾产生的原因,采取措施对这些矛盾进行预防,以及在矛盾发生之初寻求合理的解决途径使矛盾不至于激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在解决社会矛盾时,如果能够结合政府、民间组织以及群众自己的力量,同时运用教育、新兴媒体等手段,再加上与之配套的相应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社会救助机制等的设立,就能够全面将社会矛盾化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融入”与“不融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农民、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社会,已成为当前学术界、传媒及政府政策研讨的热门话题,2011—2015年实施的国家十二五规划在城镇化管理部分专门提到了农业转移人口如何逐步转为城镇居民的问题。所以,农民、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或社会融入,已经成为中国当前改革与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本文以笔者组织的清华大学社会学系2009—2010年在广州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外来农民工所遇到的不融入问题、农转非人员遇到的半融入问题,同时针对这两个不同社会群体所遇到的不同社会问题,在政府的制度设计上提出具体的社会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众传媒——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空间是随着现代公民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是社会现代化的产物和社会民主的表征。大众传媒是公共空间最重要的部分,是特殊的公共空间,是政府与公民、政权政治与政权外政治互动的桥梁,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着力沟通协调,能够彻底改变过去那种事实上的单向传播(灌输)模式,使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双向对称传播真正得到落实。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可以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从而激发个体作为主体的内在追求,提高公民的自我管理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民众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中促进社会的稳定、政府的发展。大众传媒作为公共空间的这种作用与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要全面认识和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这一政治资源,就必须同时将其作为公共空间来认识和把握,使之在双向对称传播中扮演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新角色,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控制与政治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东 《齐鲁学刊》2007,3(1):144-147
政府信息是重要的社会资源,政府必须对其掌握的大量的信息资源进行适度控制。对信息过度控制,将导致信息短缺,民众政治参与性较差,政治稳定脆弱。当代中国,对政府信息实行适度控制必须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完成中国社会转型,实现政治稳定的必然选择。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来加强政治稳定,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9.
基层社区安全管理政策措施得不到落实导致各类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是安全管理政策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出现了"渗漏现象",即层级式安全管理模式传导过程的效能衰减。理解能力、执行意愿和执行能力是影响效能衰减的主要因素。要提高政府安全管理效能,在提高政府安全管理积极性和管理水平,并建立考核评估追溯机制的同时,还需要建立风险分担机制,调动基层社区民众积极参与安全治理,分担和化解社会运行中的各种风险。  相似文献   

20.
从学理角度探究什么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为什么要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以及怎样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依据一定的理论体系,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发展一体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从城乡全局出发,依靠政府、市场、社会的力量,进行科学规划,深化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要素的双向流动,尊重城乡居民意愿,加强社会管理创新,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