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他说     
《北方人》2008,(4)
17年前,她义无反顾地从他身边离开,而现在,她却在千方百计找寻他的踪迹。生活充满了太多的变数。谁能想到曾经身无分文的她今天会成为一个拥有傲人财富的商界女强人?而他呢,当年率领大队人马在云南边境把他的肮脏事业干得轰轰烈烈,如今她急切地需要他的时候,他却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2.
她出生在贫困的农村,父母舍辛茹苦供养她上学,她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希望,考上了一家医学院。毕业后,她进入了一家医院工作,做了一名护士。正当她为自己可以挣钱来报答父母而感到高兴时,积劳成疾的父亲却患了肺癌。子欲养而亲不待,她欲哭无泪。她刚刚上班,还没有挣到钱,而家里早已为她的读书而负债累累,哪有钱给父亲治病呀?  相似文献   

3.
彭瑜 《百姓生活》2010,(4):31-32
他25岁就当了乡党委副书记,不幸的是新婚不到一年,妻子却病倒了。妻子担心一帆风顺的丈夫会离她而去,没想到,丈夫却辞官回家伺候她16年……  相似文献   

4.
阿谁 《北京纪事》2009,(4):32-34
她的童年历经苦难,但她拥有健全的人格;她的人生坎坷不平,但她能平和面对,勇敢承受;她重病缠身,风烛残年,对生活依然满怀热情;她没有财产,却精神富足;她孑然一身,却并不孤独;她无儿无女,但数十个孩子叫她奶奶。对我而言,钦佩是一个分量颇重的词。而她正是这样一位值得钦佩的人。  相似文献   

5.
细节动人     
王迪 《今日南国》2008,(3):74-74
谁能说她不优秀呢?漂亮、有文凭,还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但是,她29岁了,婚姻问题却还没有解决.要知道,早些年总是她在挑选别人,包括因她而骄傲的母亲也常常为她参谋.  相似文献   

6.
一夕欢爱     
人家的感情走私叫出轨,而她的感情走私,却完全脱了轨。  相似文献   

7.
香港青年女作家蔡丽双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不长,而影响却甚为广泛。她出身富家,却绝少“闺阁”之气;她身为女性,却有着充沛的豪情;反映出蔡丽双鲜明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质,这是蔡丽双脱颖而出引起广泛关注的重要原因。蔡丽双生活优渥而选择了寂寞的文学之路,身处顺境却表现出一种滂沛贲张的艺术风格,说明物质时代的人,仍有精神生活的需要,仍有内心生活的波澜。  相似文献   

8.
不做情人     
8年后,在曾经一起生活的城市,她又遇见了他。彼时,她刚刚结束了漂泊在外的生活和一段短暂的婚姻。而他,却刚刚做了父亲。  相似文献   

9.
《新天地》2007,(4)
年过六旬的妈妈坚持写作有半年多了,虽说到现在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章,但她却写得很投入,很执著。说起来,这还是我为了排遣她的寂寞而一再撺掇的结果,没想到她却一发而不可收拾。妈妈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也颇富传奇色彩。我小  相似文献   

10.
《阅读与作文》2010,(2):34-35
住在英国伦敦市的金姆·诺布尔,从懂事时就经常做噩梦,14岁那年达到了最顶峰,每晚都是在噩梦的伴随下到天亮,这让她精神饱受折磨。父母带她访遍了全英所有知名医院,也看过无数医生,其间,她曾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厌食症、精神抑郁……却没有一个医生能够准确得出结论。每被诊断一次,她都要服用大量药物,而病情却一点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11.
她写过诗,写过散文,但她的名字却因小说而流传于世,辉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她的拂不去的一生的孤独与寂寞,她的坎坷而艰难的身世,她的女性细赋而丰富的感情,她的文笔的清新……使她的小说别具一格,在蓊郁的现代小说之林中独秀而立。  相似文献   

12.
刘燕 《北京纪事》2015,(6):49-53
采访赵星,最打动我的,是她的那些语言,仿佛随口而出,却又句句透彻而直抵人的内心.那些话来自她的心间,饱含着她对特殊教育这个职业的理解、爱、执着.  相似文献   

13.
《北方人》2008,(7)
对陈晓兰来说.她永远不能忘记的是1997年7月24日,这个改变她命运的日子。那时她还是一个医生,因为她为人正直又医术颇高,同事都很尊敬她,病人也都爱戴她,不惜万里求医,而这所有的一切却因为一个病人改变了。  相似文献   

14.
郑立 《社区》2005,(9):18-19
家政女工王维亚怎么也没想到,自己按照家政公司的安排,一大早准时赶到雇主家去做小时工,而雇主却已经另请了别人,连门也不让进。王维亚要求和她见面谈一谈,而雇主却在电话中推说没必要。以往,这种情况往往是家政服务员吃“哑巴亏”,可王维亚不甘心:自己应约而来,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被打发了。她决心亲自向雇主讨个“说法”。于是,她向小区保安说明情况,一个人来到了雇主家。雇主承认是她向公司请了小时工,但她觉得事实上没有享受到王维亚提供的服务,所以并不同意支付费用。王维亚心平气和地对她说:“我们公司和员工都按您的要求去做了,那…  相似文献   

15.
我和妻是自由恋爱,是我主动追的她。考大学那年,我如愿以偿地考入了省内一所著名大学,而她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她又回到了母校复读。上大学后,我情不自禁地给她写信,鼓励她要充满信心,坚持到底。我把能见到  相似文献   

16.
我的一位朋友跟我提及了她的故事,她说,当初她与男友在大学里开始初恋,毕业前夕却因为工作问题发生矛盾,不得不分手。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丈夫,结了婚。婚姻平淡而幸福。但她心里隐隐有些失落,对初恋男友始终念念不忘,觉得他才是自己真正心爱的人。直到那天,她在人群中偶遇了那个她一直  相似文献   

17.
在文化上,赛珍珠认同自己的中国身份,但中国人并不认同她;她的美国血统决定了她的美国身份,而美国却没完全接纳她。她不能像一般人那样拥有单一而又确定的文化身份,因而内心里总有种无“家”可归的焦虑。她终生都在寻觅和重建自己的文化身份:一个中西文化的融合者、沟通者。这正是她从事写作和中西文化交流工作的强大心理动力。  相似文献   

18.
袁恒雷 《社区》2013,(17):30-30
一 她是一位极富善心的作家。那次,她被邀请到一所聋哑学校做讲座。 师生们在礼堂隆重欢迎她的到来。校长用一番手语介绍了她,台下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而她举起手,示意大家安静,于是师生们停止了鼓掌。但她却没有开口说话,而是飞快地用手语向大家比划着。  相似文献   

19.
殉情的鱼     
羊城飞鱼 《可乐》2008,(5):24-24
她做梦也没想到,今生会是一条鱼。她上辈子是一个男人的妻子。这一世,那个男人不知去了哪里,而她成了一条鱼,一条游过奈何桥却没有忘记前世的鱼。她在一个水池里出生。水池很小,有很多鱼。每次有人撒鱼  相似文献   

20.
白居易的《长恨歌》被誉为千古绝唱的长篇叙事诗,关于该作品的主题与深层内蕴,前人已做过无数次的探讨。而关于杨责妃的艺术形象一题,却鲜为人所关注。白居易在作品中让她死而成仙,这足以表明,白居易认为杨贵妃死的不值、死的冤枉。杨贵妃身前生后对爱情的执着,与唐明皇对于死去的杨贵妃的思念,貌似是惺惺相惜、至死不渝的爱情,实际上却恰巧形成了鲜明而深刻的对比。白居易用她的纯粹,为她争得了身前生后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