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表明,富饶的自然资源是一笔财富,是经济增长的"福音",然而,并非所有的经济体都能够运用自然资源走上持续繁荣的道路,有时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的经济增长绩效明显不如自然资源稀缺的区域,导致令人困惑的"资源诅咒"现象的产生。对于一个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国家来说,无论是"资源福音"、"资源诅咒"效应的发生,都是有前提的,这完全取决于该国的制度质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3.
近些年,制度安排对双边贸易关系的作用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采用贸易引力模型,从实证角度分析验证了制度安排(APEC与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和东北亚地区开发协商委员会)对东北亚国家对外出口的决定作用,并对地区内各国间的贸易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安排对东北亚各国的对外出口是有影响的.加快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一体化,将有利于扩大各国的对外贸易,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资源诅咒”理论的兴起与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奥蒂(Auty)提出“资源诅咒”理论以来,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悖论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此,梳理了近20年来国内外“资源诅咒”领域的主要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成果,在理论模型部分,讨论了Matsuyama模型到S—W模型的理论建模演进路径;在实证研究部分,按照“资源诅咒”理论的真伪性检验和传导渠道检验两条发展脉络,阐述了相关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样本选择及主要结论等。此外,还讨论了国内学者对“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不足。  相似文献   

5.
采用聚类分析及多变量协方差分析(MANCOVA)方法,对贫困县炊事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检验能源阶梯理论在贫困县的适用性。研究表明,收入对贫困地区炊事能源的使用有一定影响,但并非最主要的因素;生物丰度、能源禀赋、土地退化、劳动力受教育状况、政府行为、交通和市场状况等对其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新能源,改善劳动力受教育状况、交通和市场状况,有助于贫困地区突破能源短缺与贫困的恶性循环,甚至在能源阶梯上实现跨越。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面临的两个最为迫切的问题是农村贫困和环境恶化,中国西部农村还有大约100万未接人电力的农户;多数农户的炊事仍然以传统生物质能源为主。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还有助于西部农村能源贫困的缓解、缩小地区用能差距。实践表明,中国政府在西部农村地区实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发展西部农村可再生能源还存在现实的阻碍;所以,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融资等方面给予强大的支持、发挥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完善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生态足迹法对1991~2008年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进行了测度。结果表明,1991~1996年,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为盈余,出口贸易携带的生态足迹大于进口;1997年之后,中国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为赤字,出口贸易携带的生态足迹小于进口;进口能源贸易的生态足迹近年来增长较快,出口能源贸易生态足迹处于波动状态,能源进出口贸易生态足迹弹性系数起伏较大。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能源贫困问题已经十分突出,但我国现有的农村能源法律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全国性农村能源专门法律;制度粗糙,配套措施不完善;相关行政管理制度不规范;新能源经济激励制度不足等。通过综合考察分析国外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农村能源法律制度建设的相关经验,在探索全国性的农村能源专门立法、理顺农村能源管理制度、加强农村新能源经济激励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资源诅咒”:制度视域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发展经济学家通过对资源禀赋不同的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这一悖论被称为"资源诅咒".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两区域模型的三阶段分析,来证明"资源诅咒"的发生源自一个区域在增长初期所倚重的生产要素的选择,且这个选择以交易费用最低为标准.虽然自然资源丰裕区域最初的增长路径是完全理性和经济的,但因其在增长过程中不合理的制度及其变迁过程中恶性的路径依赖,从而被资源所"诅咒".  相似文献   

10.
可耗竭能源存量有限和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对能源节约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与能源紧缺的矛盾使得各国均将能源可持续发展列为国家发展重要战略之一。本文研究了提高电力能效和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对社会福利的影响,探究了我国实施节能减排以提高社会福利的政策根据。  相似文献   

11.
“能源三角地区”与中印能源竞争和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源三角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因此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目标。中国和印度作为重要的能源消费大国,其能源进口的大部分皆来源于此。为了确保各自的能源安全,两国在这一地区展开了积极的能源外交。中印在寻求能源方面既存在竞争的现实,也存在合作的机遇。能否健康竞争、善意合作关系到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亚洲乃至世界能源格局的重构。  相似文献   

12.
以“资源诅咒”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基于松弛的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生产力指数等方法测算了中国2001—2010年110个重点城市传统和新型全要素生产率,据此构建了资源利用效率指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城市层面的“资源诅咒”现象的存在性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明显高于水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其中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最低;城市层面“资源诅咒”现象存在,即资源丰裕与城市经济增长呈显著负相关;资源利用效率是导致诅咒效应产生的重要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更多国家致力于市场自由化,国际电力贸易将变得愈来愈重要,因而有必要明确建立一个国际法律框架。WTO不否认电是一种商品,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其特殊性。为了促进全球的电力贸易,应号召WTO的成员国在最惠国待遇、非歧视以及互惠互利磋商的基础上在未来作出相应的承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资源诅咒"现象的分析,阐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一种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逆向相关的关系。以山西省"资源诅咒"现象为例,将"资源诅咒"研究从国家间的讨论代入地区,结合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讨论山西省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源贸易制度的主要内容,由遵守WTO纪律、贸易自由化和非歧视等基本原则构成,虽然反映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但同时也存在进出口限制约束不足、国营贸易企业垄断专营、过境自由受到限制等法律问题,为此,应当采取消除进出口壁垒、限制垄断专营权、厘定过境自由内涵、单列并扩大开放能源服务部门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当前复杂的全球能源贸易关系,欧美等国因俄罗斯乌克兰冲突而制裁俄罗斯,对国际能源贸易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利用2020年世界能源贸易数据,以加拿大等12国的全球模拟模型(GSIM)以及贸易网络模型,模拟并依据出现的4种贸易制裁情景,分析贸易制裁的4种效应——破坏效应、泄露效应、偏转效应和抑制效应,对能源贸易额、产出、福利水平以及贸易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1)对制裁国与俄罗斯而言:当贸易制裁程度较轻时,各国的贸易额和产出几乎不变;当贸易制裁程度较大时,制裁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贸易会受到严重的贸易破坏效应影响,最终导致双方贸易额和产出明显下降;且贸易制裁过程中存在泄露效应,但泄露效应无法抵消破坏效应对制裁国与俄罗斯的影响。(2)对非制裁国家而言,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贸易在制裁的贸易偏转效应影响下出现增长,而与制裁国的能源贸易既受偏转效应影响,也受抑制效应影响,贸易额有增有减。(3)从福利角度看,随着贸易制裁力度的加大,贸易制裁的破坏效应导致制裁国与俄罗斯的社会净福利均出现下降,欧盟的净福利损失甚至超过俄罗斯。(4)能源贸易格局网络的紧密程度随着制裁程度的加重而下降,俄罗斯能源出口重心将由欧洲...  相似文献   

17.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实践,有赖于国家间电力能源部门的自由开放。然在电力能源部门自由化项目上CPTPP对非成员国所建构歧视性的"外部"贸易壁垒,对我国而言将形成推动跨国跨洲电网互联贸易多边谈判的潜在挑战。此外,CPTPP成员国各自以泛滥式"国家安全"为理由来设置电力能源自由化"技术性贸易壁垒",其所建构的"内部"贸易壁垒,让成员国间在跨境电力贸易自由化上也受阻,这样的趋势恐怕成为其他相对较低自由化标准的多边或双边贸易协定所仿效。我国除需要警惕CPTPP有关电力能源自由化"外部"及"内部"贸易壁垒对"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上的阻碍外,在应对措施方面,双边贸易层次上,中国可通过签署双边FTA模式藉此纳入电力贸易项目来建构以中国为核心国利益的"轴辐式"网络;区域贸易层次上,中国与中亚国家间的跨境电网互联上,可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来建构中国与中亚战略合作关系;在全球层次上,可积极推进RCEP以强化亚太经济合作主动权,在扩大RCEP成员国并允许CPTPP成员国加入的同时,能做到逐步削弱CPTPP对我国所建构的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下,空间价值为何能成为资源诅咒的一解。本研究认为:1)从学术史角度,批判分析了资源诅咒假说产生的逻辑基础,并基于现实的考察,从资源供给的区域属性特性出发,厘清非均质假说下认识资源诅咒的逻辑思路,这是对区域经济学的学术创新;2)分析了空间价值成为资源诅咒一解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兼论提出资源诅咒效用的表述更为合理;3)构建和对比了仅考虑区域经济属性和兼顾空间价值两类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从逻辑上推理出改进资源诅咒问题的两类策略;4)针对相对指标在资源诅咒实证分析中的不足,界定了资源诅咒和空间价值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以来,西部资源诅咒的减缓,以及中亚5国、俄罗斯资源福音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中非农产品贸易的区域差异与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化指数和均衡度指数系统分析入世以来中非农产品贸易在五大区域和国别上的分布差异及其演化趋势,并基于K 近邻空间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测算了双边农产品贸易在空间上的集聚效应及其变动情况。结果表明:中非农产品贸易总量快速上升,但存在贸易进出口结构和区域分布的多重不平衡性;贸易国别的分散趋势大于五大区域上的分散趋势,中非农产品贸易国别多元化与均衡度正在逐步提升;中国在非洲的农产品贸易逐渐显现出正向的空间相关性,在全局空间上形成以高 高集聚为主的溢出效应,局部空间上主要以部分西非国家为轴心,在时序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正向聚集趋势。  相似文献   

20.
贸易自由化对社会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贸易自由化不仅面临经济的贫困,同样也潜在着文化贫困的风险。新旧文化交替过快产生个体文化行为混乱,少数民族文化瓦解,最终导致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产生难以跨越的鸿沟,这些都是贸易自由化下存在的隐患。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文化的贫困可能导致经济发展混乱,环境保护意识丧失,社会发展软性制约因素缺失,个体对于新经济发展形式的盲目抵制以及在此过程中对于新主流文化的无所适从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