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克里普克先验偶然命题的辩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命名与必然性>中,克里普克论证了"一米等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一个先验的偶然命题.因为,这是一个确定"一米"指称的定义,因而是一个先验命题;克里普克还从两个方面论证了"一米等于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一个偶然命题,其一是这只是通过确定指称给出一个定义,所以该命题不是必然的;其二是通过指出"一米"是严格指示词,而"S在时间t0时的长度"是非严格指示词,所以该命题是偶然命题.  相似文献   

2.
基于可能世界语义学和严格指示词理论,克里普克提出存在“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全新见解,引起了广泛关注。我国学者陈波先生近来对克里普克的有关论证进行了系统批判,得出了关于“先验偶然命题”和“后验必然命题”的否定性结论。仔细分析陈先生的论证可以见得,其对克里普克的反驳建立在一些基本前提与诉求的分歧之上,而最根本的分歧在于是否追求本体论与认识论的严格界划。  相似文献   

3.
古典哲学认为,“先验”与“必然”外延全同.克里普克则指出认知主体可以获得“先验偶然”知识,这一论题甚至在直接指称阵营内部就引起了很大争议.通过澄清“相信的方式(ways of believing)”这一概念,论证严格区分“信态”(state of beliefs)与“模态”(modality)两个层面是解决“先验偶然知识之论争”的关键所在.与之密切相关的是,先验偶然知识合理性论题还可以间接论证专名应具有含义.  相似文献   

4.
"先天"、"先验"、"超验"分别作为康德哲学的 a priori、transzendental、transzendent的译名,在中国的广泛使用由来已久,但多数学界中人对它们的具体源流并不清楚.本文根据国内学人对康德哲学的研习背景,回溯到日本学界开始研习康德的时期,逐次考据这些译名何时何地产生,何时及怎样进入中国,梳理和呈现中国学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关于这些译名的讨论和争论.  相似文献   

5.
康德是从分析、审查人的认识能力开始 ,研究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及条件的。在研究范畴对构成具有客观有效性的科学知识的作用上 ,他提出了“图式说” ,其目的在于探讨先天的范畴怎样和时间提供的感性杂多 (质料 )结合起来 ,从而构成自然科学的先天综合判断的。本文主要解析了康德的先验图式说的提出、内容、本质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先验演绎”是极其重要的部分。在这里,康德提出了很多关键概念,它们为建立批判哲学的先验论证提供了坚实的保证。然而,这些概念以及论证却招致后来研究者们的诸多批评,“先验统觉”便是其中之一。像盖耶、赫威尔及克利弗等人都提出了比较鲜明的质疑,比如,相对于感性中初始的杂多表象,“先验统觉”究竟是何时才发生的?它与“我思”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从源初意义上,它与“先验想象力”及“范畴”该做怎样的区分?对此,本文在结合语境的情况下,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相关疑问一一进行解答。进而指出,康德对于“先验统觉”的论证基本上是合理的,同时,由此建立起来的“先验演绎”也是成功的。只有在充分理解“先验统觉”这一概念的基础上,第一批判的核心要义才能为我们所真正把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偶然防卫的表象深究其本质,认为偶然防卫只不过是披着防卫外衣的非法行为。笔者在对偶然防卫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在过失罪过的情形下也可成立偶然防卫。同时在对偶然防卫的处理方式上,提出不得将"有利的违法结果"作为量刑时的从轻或减轻情节。  相似文献   

8.
是否承认“偶然同一性”,是当代西方逻辑哲学与语言哲学领域长期论争的焦点话题,争论集中于仅仅使用专名进行表达的“同一性陈述”之上。偶然同一观对必然同一观的反驳成功与否,关系到“严格指示词”等一系列专名理论能否成立。梳理双方论争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澄清论争的关键之处和各自背后的合理性依据。明确实体-实体关联与实体-属性关联之根本差异,既能为必然同一观提供新的辩护,也能为化解纷争提供新的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9.
克里普克关于后验必然命题的论证基于"专名是严格指示词"这样一个前提,而"专名是严格指示词"只是一种模态直觉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样一个前提是先验的.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克里普克的后验必然命题具有了先验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严复“信、达、雅”的三字翻译标准 ,作者提出“信”的一字标准 ,并从符号语义学的角度加以论证。“信”就是对原文意义的“信”。而原文意义可分为指称意义、言内意义和语用意义。“信”的原则 ,就是在保证特定上下文中最重要的意义优先传译的前提下 ,尽可能多地和正确地传递原文的多重意义。符号语义学“信”的标准较之其它翻译标准有着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深刻犀利、堪以正本清源的学术批判方法,"先验批判"将矛头直指一个学术叙事的先验观念,以检视其合法性、有效性。而如果其被"一举轰毁",那么以之为逻辑起点的理论陈述便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正是由于先验批判的缺失,导致法学在一些讨论中对错误的先验观念无批判,由此引发一些深层问题,且长期得不到清理。如叙事中的"本体不明"、"论域越迁"以及争论中"本体错位"等,表现为话语结构混乱、逻辑连贯断裂、偏离讨论对象或失去争论的真正焦点。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法学必须具备深层的自我批判审查能力,就需亟早引入先验批判。  相似文献   

12.
康德的“先验”与“超验”之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康德哲学中的"先验的"(transzendental)和"超验的"(transzendent)这两个历来颇有争议的术语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并结合相关概念如"先天的"(a priori)、"经验的"(empirisch)、"内在的"(immanent)等术语作了细致的区分,说明康德使用这几个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严格限定的、不可取代的含义的,以为康德对这些词的使用存在"混乱"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文章后面还对Kemp Smith以及牟宗三在这个问题上对康德的误解和批评进行了逐条反驳,维护了康德思想的一贯性和严密性.  相似文献   

13.
对先验哲学,康德深思熟虑地作出了两大结论:一是先验哲学从理论到道德实践,都使"理性感到满足",且有不可遏止的趋势——人类未来的哲学将是先验哲学的新辉煌,其根源全是从"人类心灵机能—先验原理"二重奏中演奏出来;二是先验哲学由于植根于"人类心灵机能—先验原理"的深刻融合上,其根基与人类共存亡,所以"永远没有必要进行任何观点的更改、修订、或者体系形式的改变","在未来的一切年代里都是人类最高目的所不可缺少的"。康德的这种通透旷古与未来之自信,给学人们研究先验哲学大开了眼界。  相似文献   

14.
苏格拉底在伦理学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美德即知识"这个命题上。此命题在理性的基础上把道德观和知识论统一起来,为道德寻找到了坚实的基础,赋予道德价值以客观性、确定性和普遍规范性。论文主要从命题提出的背景、对命题的理解和对质疑命题的反驳三个方面对此命题进行重新解读,并从知识论和实践论相统一的角度对此命题加以理解和辨析。  相似文献   

15.
理解康德先验哲学之关键,不是去追踪“先验”如何“来源于经验”,而是剖析“先验”如何“独立于经验”。这是康德自己在《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中划出的大界限。前者,不是先验哲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才是其研究的真正对象(领域)。以此标尺去衡量当下国内的康德研究,多未进入“独立于经验”领域内之研究,而是从外围方面着力于如何“来自经验”的唯物主义解说、追踪其久远之历史根源等等;或是缺乏“经验-先验”之间的严格界限意识。而我们应遵循之出发点是:“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  相似文献   

16.
《女人世界》2005,(10):62-63
婚姻,是一种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的契约关系。然而有时候,这种特殊的契约关系却仿佛脆薄如纸,男女双方一次“偶然”的出轨,一次“艳遇”或是“红杏出墙”,便如寒风惊过,在这张薄纸上划出几道细密的裂痕。 一件件类似的“出轨”事件,一桩桩类似的社会新闻,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我们关心的是,在这种带有“偶然”性质的“出轨”事件里,感情与性,究竟各占了几分比重;而对方仅仅只有这一次的“出轨”,你又会不会“原谅”他或者她呢?  相似文献   

17.
“想象力”是康德哲学的重要范畴之一,是连接“感性”和“知性”的桥梁。但是,国内外对“想象力”是与“感性、知性”并列的能力,还是“感性”和“知性”共同的根,颇有分歧。通过对康德的“想象力”的概念以及两版演绎和先验图型论中想象力的地位和作用的澄清,认为“先验想象力”是保证知识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前提,是主体的创造性的体现,也是“感性”和“知性”共同的根。  相似文献   

18.
康德哲学诠释史中有一个十分强大的传统是将其批判哲学整体上视为“先验人类学”或“哲学人类学”。支持者们基于《纯粹理性批判》写作与康德人类学兴趣的高度相关性以及康德自己对“人是什么?”这一根本哲学问题的发问而持有这一立场。近年来,学界对科学院版《康德全集》中讲义部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一诠释路径在康德本人的语境中难以充分证立。成熟时期的康德完全弃用了“先验人类学”这一称谓,并特别在其批判体系中指派了“实用人类学”的部分。康德的思想资源重新诠释人类学视角与先验哲学的关联与差异,对我们今天反思“人是什么”也有特别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柏拉图到蒯因,哲学家们提出各种方案证明"a=a"和"a=b"没有区分。这些证明尽管没有逻辑错误,但是违反经验,还是有瑕疵。弗雷格通过赋予语词意义和指称,试图证明"a=a"和"a=b"在认知意义上有区分;但是,由于弗雷格允许意义不同的语词可以有相同的指称,他的努力还是功亏一篑,"a=a"和"a=b"依然没有区分。有关同一性问题的讨论,尽管弗雷格的回答符合经验,但是不如柏拉图等人的回答在逻辑上完备,没有矛盾。这是一个很无奈的结局。  相似文献   

20.
根据经验是一切知识之源的原理,从发生学的角度进行考察,可以发现a=a与1=1既有经验的生成过程,也有经验内容,即它是人们经验活动中同质性运动和对象的相对稳定的同质性属性在人的意识中反复叠合的反映,并非先验自明的,只是今天人们不关注其经验成分罢了。对a=a与1=1经验意蕴的揭示,对深刻理解抽象命题的意义,终结唯实论与唯名论之争,清除唯心主义最后的避难所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