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碧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2-67
美国作家科马克·麦卡锡与玛丽莲·罗宾逊于新世纪分别推出老年身份书写小说《老无所依》与《基列家书》。前者重在对资本逻辑摧毁传统文化价值的批判,而后者重在权力话语的领域性建构,两者均以老年主体经验为文学再现的路径,旨在突破西部青年神话的物质经验,用以保守精神与价值坚守为核心的老年模态重构当代西部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5):46-52
从身份构建的视角看杰琪·凯的小说《小号》,其主人公乔斯·穆迪是一位多种族和跨性别的爵士音乐家。穆迪女性的身体和男性的身份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传记家斯通斯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叙事认同的方式在穆迪的传记中将其定义为荒淫堕落的性变态者。这种有悖伦理的身份界定对穆迪的家人造成严重的困扰。所幸穆迪以杂合性质的爵士乐为隐喻,为自己构建出流动的化成身份;并且想象出以情感为纽带的家庭谱系,将这种身份构建方式传递给其养子科尔曼。因此,《小号》是作者杰琪·凯于文化和社会规约以外进行身份构建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朱春发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7-40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赛珍珠的家园情感结构非常复杂。在自传《我的几个世界》中,赛珍珠叙述了对出生地西弗吉尼亚州以及成长地中国镇江这两个家园的特殊感情,同时,也阐述了自己回到美国后在青山农场建构一个融合中美文化特色的新家园的努力。这些家园叙事一方面展示了赛珍珠作为一个漂泊者独特的心路历程,另一方面也同时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复杂的身份认同以及诸多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家园叙事。 相似文献
4.
王衡霞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Z1)
《哈利·波特》是一部叙事性强的现代长篇童话小说,它的叙事实际上是"核心"事件与一系列"卫星"事件的特殊组合。这些叙事事件不是随意乱放的,而是经过作者罗琳女士匠心独运的巧妙安排,即采用"惊奇"和"悬念"这两种重要的艺术手段精心组织,以营造出契合读者心理的阅读氛围,使他们在字里行间得到美感和愉悦。 相似文献
5.
吴敏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140-142
本文通过对小说《佩德罗·巴拉莫》的叙事走向、叙事视角、叙事手段、叙事结构四个方面的探讨 ,论证其叙事艺术技巧的精妙之处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郭建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8):192-193
20世纪50年代的新小说在法国文坛崛起,对小说表现形式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和试验,给小说创作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小说的创作实践,引发了对整个小说体裁创作规律的探讨,它在小说人物结构、叙述层次以及描写机制等问题的阐述,已经成为法国叙事学理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米歇尔·布托尔的代表作《变》,从叙事学的角度做出理论概括,将有利于对叙事学理论的理解和深化。 相似文献
7.
黄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11-116
在《琼斯皇》中,显在的黑人叙事主体与隐在的白人作家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创伤主体的转换机制。基于黑人的个体创伤经历及苦难的奴隶历史,奥尼尔将琼斯塑造成一个表现种族创伤的经典形象。在此基础上,奥尼尔以仪式作为建构创伤之文化媒介,揭示了族裔融合过程中的结构性暴力。究其根本,奥尼尔的创伤书写是与爱尔兰裔白人的创伤情结相关联的,反映出少数族裔群体在种族主义阴影下的生存焦虑。在美国社会的主体框架下,奥尼尔以非裔黑人的种族创伤为叙事起点,而以少数族裔的合理诉求为最终归宿,彰显出族裔作家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关切与忧虑。 相似文献
8.
陈民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51-55
德国作家施益坚创作的长篇小说《边界行走》是2009年德国图书奖短名单获奖作品。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对遭遇中年危机的男女在德国小镇的工作、爱情和生活。小说虽然跨度28年,但叙事时间主要涉及五届小镇跨界节的节日前后,跨界节每七年一届。对五届跨界节的叙事笔墨或轻或重,叙事节奏快慢缓急,极富音乐感。同时,多声部的展开将小说叙事的秩序打乱,放慢了现代社会的步伐,生动地描写了当代人的迷失和无力感。 相似文献
9.
10.
鲍成莲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5):98-110
小说《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的一大代表作,该小说为读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极权统治下的未来之国———大洋国,在对各种恐怖景象的描述中,形成了奥威尔别具特色的叙述话语。本文以小说《一九八四》为例,从叙事视角、 讽刺艺术、风格超越和文本空间四大维度对其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以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奥威尔小说的叙述话语。 相似文献
11.
由《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看目录学流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84-87
《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史上的三大界碑,由其著述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及变化的原因,看我国古代目录学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12.
关冰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5):29-32
无论是研究先秦历史 ,还是研究先秦历史散文 ,大都《左传》、《国语》并提 ,但长期以来 ,研究学者多习惯于把《国语》作为介绍《左传》而连带的一个附庸 ,它的价值似乎也只在于它是《左传》巨大成就的一个有力的反衬。而事实上 ,就历史研究而言 ,《左传》重在记事 ,分年编写 ;《国语》重在记言 ,按国叙述 ,两者可相互参证 ,相互补充。就文学价值而言 ,无论是记事、记人 ,还是记言 ,《国语》都有可与《左传》比肩之处。 相似文献
13.
黄海德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38-44
先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阶段,诸子百家的原创思想基本奠定了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格局。《庄子·天下篇》撰成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问世于东汉前期,是现今所见总结评述先秦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但因二者的历史背景与学术话语的不同,评论诸子的学术视野与思想宗旨不同,故《天下篇》立足于“道术”以品骘诸子,而《艺文志》以“方术”胪列百家,以致形成二者迥然不同的学术分野,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江锦年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5):75-79
圣经文学的渊源影响是经久不衰的重要研究课题,其叙事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从文本表层看,《小城畸人》与《圣经》的联系是显而易见的。叙事的统一性是一种基本的美学品质。从文本深层分析,《小城畸人》与《圣经》在叙事统一性方面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文本人物角色的功能方面,两者都具有联结各个叙事单元的功能性人物。圣经叙事的统一性主要通过重复的模式来体现,安德森在《小城畸人》中巧妙地运用了反复出现的意象、框架和主题来论证其叙事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5.
黄漫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5,(6)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体裁与形式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两部小说创作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典型意义,两部作品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意义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6.
《印度之行》:跨文化交往的出路与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4):63-69
E.M.福斯特在《印度之行》中,从多重交织的文化身份出发,以超越民族、文化和宗教界线的广阔视野,观察了大英帝国在印度各个层面的运作情况,并对之作出独特的描述、深刻的反思和睿智的评论.小说通过空间的转移和人物心理的变化,探讨了阻碍人类团结的人为因素和神秘的宇宙力量的交互作用,并对实现全人类和谐共存的理想的可能性作出了预言式的回答.在当下全球跨文化交往的时代,这部小说依然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丽秋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3(1):87-90
艾丽丝·门罗短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于作者能在有限的篇幅中展示出人物复杂的生命体验。小说《逃离》体现了她在塑造人物内心方面的技巧。该作品巧妙地运用了弱化情节和灵活的全知视角两大叙事策略,生动展示了主人公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蕾切尔·库什纳的《火星俱乐部》中不仅蕴含着层次丰富、气息独特的监狱地图,还以地图绘制的叙事方式关涉当代美国监狱发展史。叙事方式一方面采用粗粝的地理景观布局监狱地图,另一方面借助女性叙述者罗米的监狱行迹充盈地图细节,并在其氤氲气息的表象下隐藏库什纳对美国社会底层女性的同情与关切,从而深度剖析了女性犯罪动机,警示美国大规模监禁、毒品文化与性解放的社会危害性,彰显作家规劝女性需独立自强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历史、地理和毛泽东的诗风等多方面进行了考证,认为《毛译东诗词集》误收了他人之作,根据若干材料进行了辨析。姑存一说,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20.
张春蕾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4):58-63
本文着重探讨《浮士德》在人文精神这个重要主题上与《圣经·约伯记》的内在联系。就形式而言,《浮士德·天上序幕》摹仿了《约伯记》的故事情节,使得诗剧得以在《圣经》背景下展开;就思想而言,这种摹仿是为了更加突出人文精神这一主题,二者在对上帝的绝对权威、绝对公正的大胆质疑、对个人品行、自身价值的肯定、维护以及个人精神的最终归宿等方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同时又体现出因时代因素造成的本质差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