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在城市人员集聚的同时,也出现了阶段性的人员“逆城镇化”现象。赶超战略、自然灾害、政治运动、人员政策、国企改革、世界性经济波动等成为主要诱导因素。改革开放前的“逆城镇化”具有多因性,以政府主导的有组织迁移为主,以国家力量进行了城乡资源的强力配置,客观上对城乡均衡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减缓了城乡、地区差距;改革开放后的“逆城镇化”更多表现市场主导下经济原因引起的自发迁移,是市场力量对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人口的恢复补偿性增长,使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城市的盲目蔓延造成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城乡关系不协调,存在二元经济结构.针对我国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城镇化应该加强大中小城市与重点小城镇的协调发展,采取严格的措施,实行因地制宜、节水、节地、节能、低碳的发展方式,逐步走上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在农村和农业领域,呈现出一种"逆淘汰"现象.如何看待这一社会现象?本文认为,当前农民的"逆淘汰"现象从宏观上看仍然是"顺淘汰";应正确看待当前农民"逆淘汰"现象;应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镇化步伐;要未雨绸缪,防止农民"逆淘汰"现象成为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以来,西南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系统梳理这些研究成果,既利于深化新型城镇化的理论研究,又利于该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文章基于中国知网(CNKI)的相关文献,围绕动力机制、发展模式、实践特征、监测评估四个方面,对西南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通过分析,认为受限于传统城镇化思维的桎梏,新型城镇化研究还存在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实证研究不够深入、研究方法缺乏创新等诸多问题,未来的新型城镇化研究应拓宽研究思路、体现人文关怀;多学科综合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加强政策研究、聚焦政策指向性。  相似文献   

5.
推进逆城镇化,让社会精英到农村发挥引领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阐述逆城镇化的概念与作用,并基于社会行为学理论,从外部环境和行为主体两方面解析推进逆城镇化形成的动力因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探析逆城镇化的前因后果。研究认为:促进逆城镇化形成与发展的动力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即政府引导力、城市推动力、农村吸引力和基础支撑力;当前应以政府引导力、农村吸引力为着力点,以产业振兴为中心,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基于上述分析,可以从发挥逆城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产业振兴在逆城镇化中的核心作用、健全促进逆城镇化发展的政策与机制、创造逆城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等方面着手更好地推进逆城镇化。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内在动力,是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种人的城镇化既要有量的要求也要有质的飞跃。城乡建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快速城市化,城乡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人的城镇化在释放内需、促进制度创新、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当前,城乡关系正处于急剧调整的关键时期,城镇化战略的提出,为解决日益紧张的城乡二元矛盾找到了路径,而下一步推进城镇化的核心就在于妥善处理城和乡在空间形态、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上的差异性和冲突点。城乡统筹是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关系到下一轮转型发展的动力、环境、体制等诸多方面。围绕这一主题,苏州、嘉兴、天津、成都、莱芜等不同类型的地区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各自探索出不同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以城乡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空间、产业、人口三个要素为坐标,对这些不同的路径和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归纳提出联动城市化、快速城市化、城市化工业化融合、自主城镇化、主动城市化等五类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下一轮城乡统筹推进的趋势和方向,核心是要素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分配以及城乡发展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8.
城乡发展存在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生活质量差异大,城乡在社会保障、医疗、就业等方面差别大,小城镇对农村发展带动力弱等问题。城乡发展不协调制约了城镇的健康发展和城镇化进程,迟滞了农民工向城镇市民的转化,导致城乡资源的不合理流动。城镇化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提高农民和农民工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小城镇对农村发展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镇化发展也快速推进。新时代需要新转变,文章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当前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对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七大转变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城镇化呈现出城镇化率较高但增长速度缓慢、以政府主导型为主的特征,“十二五”将是辽宁省城镇化突破瓶颈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以城镇化道路内涵为基础,对辽宁省城镇化道路进行分析。辽宁省城镇化应选择与工业化同步适度发展模式,采用在城市反哺农村基础上的城乡协调发展模式,选择大中小城镇结合并举的城镇规模结构,选择集中与网络相结合的空间布局,运用市场推动、政府导向的实现机制,走多样化和集约化相结合的实现道路。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文化研究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当下学界出现的文化研究是在当代中国语境下建构起来的与西方文化研究有联系但也有所不同的文化研究的话语方式。文章追溯了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确立的过程,探讨了影响当代中国文化研究的西方三种理论资源,阐释了当代中国文化研究兴起的本土文化原因,并期待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文化研究的平台,改变失语状态,在国际学术界发出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城镇化的探索和实践是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创举,健康有序的城镇化不仅有利于中国自身的发展,给中国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而且具有世界性意义,尤其是能够为中欧合作开辟新的平台。一方面,中国能够借鉴欧洲发达国家城镇化历程的积极经验,学习其先进技术,推动自身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中国的城镇化意味着巨大的内需,为中欧贸易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当然,在学习西方经验和技术的同时,中国应当注意从实际情况出发,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城镇化之路。  相似文献   

13.
对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耦合协调机理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31个省份2011—2019年耦合协调度特征,探讨系统间耦合协调发展机制.结果表明:2011—2019年我国公共资源城乡共享、网络化与城镇化综合水平呈波动性增长;各省份耦合协调度介于濒临失调和良好协调之间,两极格局现象突出;时间维度上,耦合协调度呈W型增长,上升与演进的速度缓慢;空间上,耦合协调度分布与胡焕庸线基本吻合,整体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需持续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加大乡村地区网络化建设,促进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更加公平.本文研究对数字乡村建设、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创新城乡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城镇化语境中的乡愁,是城乡居民对原乡生活的记忆留念、乡土家国的眷恋情怀和精神家园的文化皈依,存在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之分。究其生发缘由,受传统文化的心理惯性、城乡生活的身份迷失和城乡二元制度的掣肘。要放大乡愁的正面效能,消弭乡愁的负面效应,就需走向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通过优化城乡二元关系、提高城乡居民素养、激活乡愁文化记忆等方式来守望乡愁。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道路.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传统的城镇化建设在中国存在不可持续性,必须走有质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城市化,即实现衣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因此,新型城镇化过程必须解决好房地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体系等相关的诸多问题,为此制定科学的产业促进政策,实现产城互动发辰;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调整房地产市场策略,满足新市民的生活需求;提高素利用效率,转变域市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从产业结构、城镇化两个维度分析城乡收入差距,修正巴罗内生增长理论并借用泰尔指数构建理论模型证明城镇化、产业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倒"U"型关系,运用1996-2015年省级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城镇化、产业优化与城乡收入差距在长期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其中城镇化水平提高对中部地区削减效应最大,东部最小;工业化后期二三产业层次提升对西部削减效应最大,东部最小;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至第三产业,对东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缩减作用,中西部虽呈现负相关但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既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实践的逻辑归宿 ,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念所赋予的方向性规定。中国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第三步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是从国情出发的内生型发展方式、城乡融合的有效载体和初级阶段的根本出路。可以说 ,加快城镇化进程 ,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这一精神既是党的十六大为中国人民在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率领下开辟的一条不同于“西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 ,也是 2 1世纪中国经济建设与改革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和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家庭住房拥有状况和实际居住情况,分析了城乡住房分布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家庭自有住房比例提高,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比例超过20%,但家庭自有住房分布与人口的城乡分布呈现明显的倒置关系;人口与住房分布的不同步带来自有住房与实际居住的分离,有不低于10%的住房空置,而租赁住房的比例在部分大城市较高,且廉租房和公租房占比依然较低。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重视住房与人口空间分布错位带来的住房问题,推进农村住房流转政策,整合房产资源,降低城镇住房空置率,进一步提高住房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依法赋予经济发展快、人口吸纳能力强的小城镇相应行政管理权限,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互促共进机制。"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层政权的乡镇政府,其职能行使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使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成为必然。改革开放以来,学者们围绕着中国城镇化的基本理论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分别发表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但是,以城镇化作为乡镇政府职能研究的新背景、把城镇化与乡镇政府职能转变联系起来予以研究的文章和论著确很鲜见。有鉴于此,我们利用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有的资源优势,动员和集结本学科有专长的教师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河南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乡镇政府职能研究》的课题也获得了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的立项资助。我们认为,把农村城镇化作为乡镇政府职能重构研究的新背景,是完成人口与资源优化组合的重要条件,这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期刊出的系列文章,正是我们对这一课题深入研究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