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文化哲学是在传统军事哲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研究方向。从军事哲学到军事文化哲学的转向,具有深刻的现实和理论背景。从未来信息化战争、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军营生活多样化、军事软实力提升等方面来说,这一转向是军事实践活动的现实需求。从文化哲学、军事哲学和军事文化学等学科领域来说,这一转向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从传统军事哲学的研究视角来看,军事文化哲学的研究对象还存在着文化转向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卡尔霍恩系统地提出了"海军第一"的军事思想,把海军建设放在军事建设的首位。他全面论述了"可扩大的军队"的思想并制定了相关计划,要求对民兵加强训练,加强美国的战备工作。他在任期内对美国的军事体制进行了多项改革,促进了军队的职业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党的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部分提出,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强军目标。这一党在新形势下提出的建军要求,包涵着进一步加强军队政治建设的时代命题。新形势下继续加强对政治工作必要性的认识,把握和认清其工作特点和规律,是做好军队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的鸦片战争开始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被迫打开国门但仍处于传统社会的中国从蒙昧中醒来,开始了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的艰难历程。中国的早期近代化,首先开始于国防近代化。军事近代化走在了中国现代化的最前列,新式军队在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作为民族国家的主要象征,军队的强弱关系着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命运,而军队的强大与觉醒程度也直接影响到中国革命的发展。因此,研究晚清的军事近代化进程及影响,能使我们了解军队在近代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从而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发挥军队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沽口炮台的海防建设和四次大沽口战役,是晚清军事近代化的一个缩影。从清政府对炮台战略重心的调整、战争决策的变化以及军队武备建制的重组等三个方面,折射出晚清中央政府在推进军事近代化进程中的思想观念、态度的变化及文化层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秋收起义受挫后,旧军队的弊端暴露无遗,这成为毛泽东进行军事民主改革的直接原因,而促使毛泽东实行军事民主改革的思想根源则是其民主思想意识.军事民主改革的目标是在军事民主的基础上彻底改造旧军队,建立党领导下的新式军队;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党的民主革命的思想主张和民主集中制原则,通过改革在军队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7.
出身贫寒的张治中,从一个普通的学生军士兵,到跻身国民党军队上将之列,其间曾任过从基层到高层效十种职位,军队阅历非常丰富,其对军事的见解不乏真知灼见。张治中的军事思想包括四个方面:纵深防御和先发制人的思想,以节节抵御的阵地战和全民抗战为核心的持久抗战思想,以保:养士气、完善人事制度为内容的军队建设思想。其中尤以全民抗战的思想、重视精神教育的思想和建立高级将领交流制度的思想最为精粹。  相似文献   

8.
军事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邓小平坚持人才的根本标准 ,全面概括了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具体素质要求 ,提出要从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科学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入手 ,大力提高广大官兵的军政素质 ,为军队人才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乌兰夫军队建设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最初受到李大钊、邓中夏等同志的影响,树立了革命的世界观。乌兰夫在苏联留学时期,在中山大学接受军训,在莫斯科步兵学校学习作战指挥以及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为他回国后组建抗日军队、指挥部队与日寇作战以及后来领导军队工作打下了重要基础。回国以后,乌兰夫先后将“老一团”、41军、蒙旗保安总队、新三师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在乌兰夫为书记的中共西蒙工委三人小组领导下举行的百灵庙武装起义是乌兰夫军事思想的早期实践。  相似文献   

10.
军队人才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软实力人才,就是军事指挥人才;另一个是硬实力人才,也就是军队科技人才包括军队的科研院校文职干部和士官。军队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从军队干部中把这些优秀人才选拔出来,通过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再充实到各相关单位的主要岗位上去。因此,进一步加强军队人才体系建设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核心,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军目标的关键所在,是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深刻变革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全军官兵的战斗精神和战斗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强军的动力,是我军的中流砥柱。对此,笔者认为站在军队改革和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军队人才体系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案提出,军队必须绝对服从党的领导,必须全心全意为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而奋斗。决议案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克服军队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现实需要,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政治领导和军队建设关系的迫切要求,是创新军队政治建设的成功探索。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案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原则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重要一环,对增强红军和革命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依然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瞿秋白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之一,是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他对党的早期军事运动理论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的工作,贡献十分突出。本文从军事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瞿秋白同志的武装斗争思想、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思想、建立军队和武装工农思想等探讨其对党的早期军事思想和实践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太白阴经》提出并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军事伦理思想体系:“先文德而后伐战”的战争伦理观、“贵和重人”的治军原则、崇智善谋的将帅修养论、赏罚必信的军队管理伦理思想等,不仅影响了中国军事伦理思想的发展,而且对于我军军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发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邓小平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内容丰富、涉及深广,最主要的思想可以概括为:和平与发展论;现代化建设中心论;改革创新论;质量建设论;协调发展论和中国特色论。邓小平关于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标志着我们党对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规律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相似文献   

15.
网络文化在部队全面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也给军队建设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弊端。但我们不能因为某些弊端就忽视、回避、甚至否定网络文化建设,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新文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领导思想中的人民性和战略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领导思想的最显著的特色是广泛执着的人民性和高屋建机的战略性。其人民性,主要体现在对党的宗旨、群众路线和人民利益的高度重视和精辟阐发上;其战略性则全面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军队建设和外交等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成功实践上。  相似文献   

17.
国防生的培养是一种为军队建设服务的特殊人才培养模式,国防生的培养质量关系到能否保证向部队输送的人才政治可靠、品学兼优,直接影响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关系到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前途命运.本文分析了国防生在思想、学习、训练、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国防生科学管理和培养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国防生的培养质量,为我军信息化建设培养输送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相似文献   

18.
聂荣臻同志遵循现代军事发展的规律,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对军事斗争和发展的作用,在实践中形成和完善了丰富的科技强军思想,指导了我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红四军在特殊的复杂的环境下开展党的政治建设工作,通过确立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实施党内教育与政治训练、制定《党代表工作大纲》,锤炼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增强了红四军党内政治理论修养的水平,在复杂的斗争实践中积累了政治经验,形成了自觉接受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红四军党内政治能力锻造的宝贵经验,至今对我们党的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等仍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国防教育思想是习近平在新形势下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第五代领导集体关于国防教育的智慧结晶。具体表现在:在思想认识上,继承创新前几代领导人的国防教育思想,并把国防教育作为爱国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在指导方针上,坚持全民国防教育;在具体措施上,指出靠文化的力量熏陶人,靠真实的力量打动人。同时,习近平国防教育思想为高校后备力量建设和军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