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来礼与乐,既不同源,又不同构同型。至周初礼乐制建立,礼与乐则“人为”地结合在一起:乐要受周礼的总摄、规范和制约;而周礼要顺利施行,又必须有乐的辅佐。因为周礼仅是一种外在的规范,旨在以血缘为纽带,以亲疏为依据,以等级为秩序,来确定人们在社会地位上的尊卑、贵贱,维护各阶层的等级秩序和权利、义务,制造王权至上的威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会导致一些人的心理失衡,触发紧张的人际关系。而乐是一种内在的心灵活动,其节奏和音响等自然属性,发乎人性,能通过接受者个体心灵情感与官能感受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陶冶情操,教化人伦,弥缝不同等级的心理差别,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亲和向善,自觉地依礼而行。  相似文献   

2.
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彰显为四个基本维度:和合之源是“礼乃正己率物之教”;和合之基是“循礼以居正”;和合之策是“以礼立身而立和”;和合之鉴是“动之不以礼非尽善之道而失和”。船山之礼和合哲学价值的四个基本维度,彰显了礼为人类安身立命之道,修道成性之教,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外在自然的政治现实与内在自然的政治理想之间存在着张力,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从而完成政治自然向政治自由的过渡,正是政治美学所要解决的问题。在调和两者对抗从而产生和谐美感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目的政治美感与合目的政治美感。通过分析这两种美感,可以发现政治之美是由追求无目的的形式之美与追求实质目的的价值之美所组成的。形式之美促使公民从形式、秩序的角度去欣赏具体的政治制度的设计;而价值之美则促使公民去寻求道德价值,以内在道德情感为目的。政治美学经历着从形式之美到价值之美的升华之路,因而政治审美最终目的就是在把握形式之美的基础上,进一步转而领会与追求价值之美,将道德价值作为政治美学的本源所在,从而去思考在政治生活中的道德价值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4.
梅花花色之美的美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花花色是梅花的关键审美属性 ,同时具有相对独立的美学意义。梅花作为审美客体有三种存在状态 ,即“物态审美客体”、“物化审美客体”和“物态化审美客体” ;相应地 ,梅花花色之美分别展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 ,并主要体现为“优美”和“壮美”两种审美价值类型。梅花花色之美的绝对性源于梅花花色独特的自然属性。梅花花色之美的相对性主要是指 ,梅花花色的美感因环境因子的衬托而凸现。  相似文献   

5.
从魏晋到南北朝时期的审美对象存在着一个明晰的由"人"向"文"的转化过程,即由魏晋时期的以人物为美向南北朝时期的以文学为美的转化,这种转化表现在三个方面:在人物品评上,魏晋时期关注人物的言行与谈吐,南北朝时期更关注人物的文学才能;在审美标准上,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藻以"清"为美的标准转移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评论上来;在审美方法上,魏晋时期人物品藻的品第人物、论人物优劣以及直觉经验的品评方法均成为南北朝时期品第作品、比较作品高下的基本方法。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人的自觉"与"文的自觉"的发生并非是同步的,而是有着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6.
为了确保基督宗教美学的宗教性,托马斯·阿奎那开辟了一条理解基督宗教美学的新道路,亦即在论证"美"的过程中,既不介入神学论题,也不借用神学方法,而仅仅是在哲学的语境中,以哲学的法度和思维方式,通过诸如存在之美、此间世界之美、至一、完足、比例关系和清晰性等概念,研讨了"上帝即是美"这一主题.此乃"证明的道路".本文认为,托马斯研究基督宗教美学的动机或原因,盖源于他不仅要处理基督宗教哲学在构建自身之初,亦即在教父时代所包含的一个内存矛盾,同时也要消解斯多葛学派对基督宗教哲学的某些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轼以高风绝尘澹泊有味为人生与文艺的理想境界,而于艺术美,则以魏晋之高风绝尘为精神本质,而与盛唐之恢宏气象,加以整合之,表现出一种极为成熟的而又具极高品味的审美追求与审美境界。体现在他的美学批评中,则以清、奇、和、雅、妙、趣、格、韵等为其主要美学范畴,对宋元美学批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礼记·孔子闲居》篇中记载的"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以"无体之礼"为主。孔子讲的"无体之礼",其实是儒家礼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看法。孔子在晚年对礼容提出批评与扬弃,一些擅长礼容的儒家学者也受到主流儒者的批驳。战国时期子夏学派提出的"无体之礼",不但是儒家礼学思想从孔子、子夏过渡到荀子的一个重要思想环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直至汉代礼学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柏拉图审美理论的基本精神一直有所争论。柏拉图的审美理论虽然凸显了灵魂内部的张力冲突,但总体上“理性-神性”的哲理精神仍占主导地位,这一点在他的“回忆”说和“阶梯”说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回忆”说以灵魂马车的比喻形象地阐释了节制的理性克制放纵的情欲的过程;“阶梯”说则阐述灵魂如何一步步剥离感性影像,不懈地追问上界的“美本身”,从而彰显着审美的“理性-神性”精神。正是在感性情欲与理性神性的动态冲突中,柏拉图美学才走向对永恒真理的凝视、对神性之美的仰望。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居建筑>可谓一部综述中国民居建筑美的巨作, 它以多元的视角分析了民居建筑的不同审美特质, 展现了民居建筑的造型美、意境美和环境美, 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和深刻的学术启发.  相似文献   

11.
浑沌之死与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庄子·应帝王>无法脱离帝王政教史观而加以解读.帝王政教史观的基本内容是:德是帝之政教典范的实践,礼是王之政教典范的总结.浑沌之死乃是礼对德的谋杀,这则寓言意味着德与礼之为典范的终结,也就是帝道与王道不再可能.<庄子·应帝王>由此传达了轴心时代中国思想的基本问题意识:帝王时代及其政教典范已经终结,在没有帝王的新时代,政教生活如何重新开端?  相似文献   

12.
“坠落之美”是川端康成在其后期颓伤文学作品中的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本文试图对川端康成所追求的“坠落之美”进行全面而细致的阐释 ,并追寻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和文化根源 ,以期对川端康成后期作品中的美学追求进行重新解读  相似文献   

13.
道家和儒家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两级,对中国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道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自然之道,即艺术师法自然,且分为顺应天的自然状态和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两种方式。儒家思想对中国艺术产生的影响体现为中和之美,以音乐为例,则可以分为以乐正心、以心和乐两种音乐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之美是亟待深入研究的时代主题,它蕴含三重维度:一是生态维度,因为城市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观是城市环境的重心,自然景观是城市环境的向往;二是个性维度,因为城市必须是具有个性的,应保持地方性与世界性的统一、历史感与现代感的统一,景观多样性和差异性的统一;三是设计维度,因为人是城市环境的主体,城市设计必须以人为本,包括城市设计要符合人的认知方式、能够释放人口潜能以及能够完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诗韵”范畴将古典诗歌的形态建构与生命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揭示出古典诗歌复杂而立体的内部肌理。“诗韵”范畴作为古典诗歌“辞”与“意”辩证统一的审美状态,由外及里地呈现出丰赡的创作思想与设计理念,对当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式与关注焦点有着重要启示。可以基于设计美学的视角,契合声韵美与意韵美展开考察,剖析中国古典诗歌内部的设计理念与构思原理,总结其对于当下美学建设的意义。古典“诗韵”不仅在设计技巧上具有强大的自洽性,亦拥有着凝萃民族文化心理和生命意识的力量。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简洁的语言的阐述,表达了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追求简炼、便捷的语言之美的观点,同时与当今理工科大学生探讨在学习简洁之中求语言美时需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善于从琐屑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掘题材,通过细碎的生活表达耐人寻味的人生意味是丰子恺散文的重要特点。本文从佛家思想、传统艺术对丰子恺的熏染和影响探究丰子恺关注细碎的思想根源,并简要分析丰子恺善于发现细碎事物本身的意蕴,善于通过对细节的忠实描绘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论述中国古典诗词中一种特殊美感即神秘之美的诗学呈现。神话或历史题材的诗词作品尤其具有迷离惝恍的神秘美感。还有不少作品是以神秘的人物形象将诗人迷茫心境对象化从而产生神秘美感。更有诸多作品是以诗歌神秘意境的创造来展现难以言说又令人神往的神秘之美。中国古代诗学以诗的不可言说为最高的美学要求,这是中国诗词具有神秘之美的重要原因。中国诗学一向注重人与造化宇宙的相融相通,而生命本身的神秘亦使诗词具有了神秘之美。中国诗学对诗词意象所蕴涵的时空转换的灵动幻觉也颇多论述,这也足见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神秘之美的渊源。诗人感兴思维的偶然性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具有神秘美感的原因。中国诗词所呈现的神秘之美,往往还会引发接受者审美的惊奇与震撼。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化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美学的视角看,主要是因为人们在美学观念上陷入了误区:以大为美,城市缺乏明确定位;以整齐划一为美,缺乏个性;以矫揉造作、人工造假为美,失去自然。其实,生态美才是城市美的核心与目标。城市的生态美应该包括直观感受形式、生活与艺术实践和历史文化积淀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只有城市的直观形式之美、城市与人的生存发展、城市的人文之美和精神之美三个方面有机结合、融汇起来,才会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生态之美,才会建设一个人类宜居的美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其美学文化鲜明反映了现实,有较强的刺时救世的教化作用。文章从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发展轨迹切入,探究其外具偏执、否定之形,内蕴"中和"之美,从美学角度和文学史的视角论述"中和"之美辩证和谐的理性精神在讽刺文学体式中的艺术风貌和表现形式,以期对文艺美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