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徽州民歌为研究主体,运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理和方法论来分析徽州民歌保护和传承的现状,并提出推动徽州民歌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黔西县五里布依族苗族乡布依族民歌是布依族西部民歌的一个亮点。本文在对五里布依族苗族乡布依族西部民歌文化生态研究基地建设和首届布依族民歌文化生态节追踪调查的基础上,对布依族民歌传承发展的前景及走向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于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在长期流传中沉积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滁州民歌历史悠久,旋律优美动听,曲调丰富多变,种类繁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从文化的层面探讨了滁州民歌传承与发展的意义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梅山地域开发历史源远流长.梅山民歌贯穿于梅山人民生产、劳动、礼仪节俗各个领域,世代都是劳动人民在口传过程中传播和发展的,不断发展丰富,不断发生着变异.  相似文献   

5.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儒家文化面对时代的要求需要做出新的传承与发展。一方面可以从儒家文化中汲取养分,传承其中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思想;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儒家文化的内在理路与新时代社会的现实需要,针对儒家文化中所欠缺的地方进行创造性发展,将儒家文化进一步与理性思维、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相融合,打造新时代的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6.
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功用性差异直接影响着陕北民歌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方向。陕北民歌可分为传统民歌、革命民歌、新时期民歌三个发展时期。陕北传统民歌的传唱使人们对陕北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世纪三、四十年代至1949年陕北民歌得到发展,革命民歌改造与融洽了传统民歌,新民歌运动拓展与发扬了陕北民歌。新中国成立后,陕北民歌得到了空前传播。  相似文献   

7.
当涂民歌是第一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音乐,该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是当务之急。当涂民歌进课堂是保护与传承最为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当涂民歌进课堂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应该从课程的开发设置,到教材曲目的选择以及师资培训、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精心设计、科学安排、认真实施,从而确保当涂民歌进课堂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9.
桂林民歌对当地居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桂林山歌,在2015年成为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文化多元化背景下,民歌因固有的生存空间发生改变而面临传承后继乏人的问题。文章以代表性传承人秦国明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参与式观察法并结合文献,首先分析桂林民歌的传承现状,其次展现传承人的民歌情感体验与传承教育实践活动,最后从传承主体、政府、商家等因素及其相互间的影响方式等对桂林民歌传承与发展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记录桂林民歌发展的"生命轨迹",唤起人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设立"原生态唱法"以来,"原生态民歌"在全国大受欢迎,并同时引发了关于"原生态民歌"的热烈讨论.无论是根据语言发生学、音乐社会学的原理,还是分析"原生态民歌"提法的发生过程、厘定"原生态民歌"概念及其定义,仍然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对"原生态民歌"的真正文化内涵和当代经济意义的理性深入的思考,以及对"原生态民歌"的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纳西族传统民歌是纳西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贯穿于纳西族人生的各个阶段,除了表达情感、满足娱乐与审美的作用外,还具有很多实际的文化与社会功能.在新的文化背景下,纳西族传统民歌的文化功能与社会功能正发生着重大变迁,这些变迁不仅体现在传统民歌的音乐特征方面,对传统民歌的传承模式也有动态的影响,两者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对于纳西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既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相似文献   

12.
口耳相传的汉水流域民歌以其婉转的曲调、朴实的情思、贴切的比拟为人乐道.汉水流域民歌的题材、情感共鸣和艺术表达手法等方面都能从《诗经》中找到契合点.发掘汉水流域流传民歌的美学内涵,以弘扬陕南民歌特色,促进其更广泛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3.
传承人在民间文化的传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民间文化得以上承下传的主体。陕北民歌传承人即:在民众中,按照一定的血缘、地缘、业缘或其它传递路线,将自己所拥有的陕北民歌曲目上承下传的演唱者。按照传承的影响及范围,陕北民歌传承人可分为普通传承人、优秀传承人和著名传承人。其传承类型又可分为血缘传承型、师徒传承型、无师自通型和混合型四种。传承人曾经的生存境况是他们能与民歌结合的重要原因,天生优势、个人性格、爱好、努力程度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并影响着他们对民歌本体的传承。  相似文献   

14.
自由灵动的民歌传承与传播,从原有的口口相传和少许文本记录的状态,发展到数智化时代的今天,民歌传承的方 法、途径在不断改变。 音频、视频的保存便捷了民歌的传播与传承,文本是民歌记录的重要补充手段。 民歌的时代价值却一 直未变,并有新的拓展,体现为教育与文化传承、历史和时代创造、地域文化创造使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浩如烟海,各具特色。本文通过梳理少数民族音乐课程,并结合笔者声乐专业实际,从藏族民歌的演唱技巧方面入手,分析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国音乐中的地位、传承和发展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重庆市綦江区特殊的山地环境孕育了优秀而丰富的民间艺术,其中民间歌曲不失为一朵艺术奇葩.以高腔山歌、榨油号子为代表的民间歌曲内容丰富多彩,内涵深邃,富于哲理,音乐曲调婉转流畅,特色鲜明.在经济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和其他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綦江民间歌曲也面临承继维艰的问题.对这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应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使之焕发出璀璨的华光.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原生态民歌的基本内涵、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剖析了原生态民歌目前的生存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原生态民歌保护与传承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若干建议,认为,原生态民歌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和很高的文化价值,它在文化、历史、社会、哲学、审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它是民族声乐创作的源泉,是人们精神文化的食粮;并提出了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基本措施和途径,包括努力营造良好的传播文化氛围、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完整地保存、让原生态民歌走进学校课堂、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及加大扶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18.
桂林民歌是广西桂林传承久远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实践中,桂林民歌的传承主体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建构自身的口述历史记忆,将记忆有选择性地向倾听者说出或存放在适当的媒介里。桂林民歌的传承者更倾向于在集体框架中口述并且会埋藏自己的存储记忆,显现功能记忆。他们在自我认同之内口述并造就自我,其口述历史记忆也以物质、视觉等方式鲜活地展现。  相似文献   

19.
安徽五河民歌植根于淮河水乡的五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五河民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民歌品牌没有打响,传统民歌技艺后继乏人,老套的歌曲内容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等问题.要解决所面临的困顿,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鼓励与扶植,需要扩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需要创新民歌形式与内容,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由于时代的日新月异,维系数千年的民歌,其原生态环境渐被打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现生态民歌环境正在形成。现生态民歌环境改变了民歌数千年来自存自卫、听天由命的发展势态,呈现出民歌在生成、创作、表达、传承、目的等形态上的新气质。从原生态到现生态,抓住本质,万变不离其宗,开放维新,勤奋不违时约,是民歌可持续传承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