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翰·格雷为"旨在忠于伦理生活的价值多元主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的多元价值观念,其宗旨是忠于伦理生活,特性是不可通约性,指向是权宜之计。他试图通过"权宜之计"协调不可通约的价值观念之间的冲突,以实现其共存。这种多元价值观念,不仅为政治体制的建设提供了建设性的探询,而且对我国道德教育摆脱其在多元社会中所面临的困境,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一期《对话》节日,邀请了中美两国高中生参加,节目中中美学生的表现呈现强烈的对比,观后令人深思。 在价值取向的考察中,主持人分别给出了智慧、权力、真理、金钱和美的选项。美国学生一致选择了真理和智慧,他们是这样解释的:如果我拥有智慧,我掌握了真理,我就会拥有财富和其他东西。而中国高中生除了有一个选择了“美”外,没有一个选择真理和智慧,有的选择了财富,有的选择了权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血色黄昏》三个版本的详细比较,文章论述了其创伤记忆书写的意义(自我心理创伤疗救;历史启蒙、“引起疗救的注意”)、创伤记忆书写的方式(十分浓厚的私人化色彩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叙述),长期无法出版的原因(意识形态与文学成规)和出版后的巨大轰动(实现了治疗心理创伤的巨大功能)以及小说在忠于记忆(治疗创伤)与忠于历史(历史见证)之间的犹疑。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血色黄昏》的创作与修改是一个矛盾体,其边缘缠绕着文学治疗与历史见证、历史档案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就创伤记忆书写及其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见证文学及其记忆的真实性这些纠缠在一起的复杂问题而言,《血色黄昏》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研究文本: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一代人对历史创伤的真实记忆,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走出创伤记忆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作家大都崇信儒家社会政治伦理,其中崇信儒学政治伦理而乏于封建政治生活机制权宜者大有人在,他们在儒学社会政治伦理的严肃性和实际社会政治生活的不规则之中,迷惘震荡.宦海浮沉.重新认识社会,文穷而后工,带来创作的丰收和成功。  相似文献   

5.
文学写作基于复杂的生命体验,是感性的、灵魂的,也是语言的、技艺的。创意写作主要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必须从写作经历和实践出发;而文学的本质和基础则是诗性,文学应是作家的诗性创造,艺术批评同样应忠于诗性原则。诗性是丰赡、深广而曲折的,要求作家既要关注西方诗学的理性与逻辑,更要尊重中国诗学的感性、感觉与意象,是诗与思的融合,不能执于一端。作家既要热爱真理正义,也要忠于艺术原则;忠于艺术原则是作家的责任和担当,而放弃艺术原则,也意味着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列夫·托尔斯泰都崇拜人民生活的“真理”,而且对他们来说,这个真理就是一切价值的标准和为人处世的基础。但是,对“人民的真理”的理解,他们两人并不相同;这种理解的差异就决定了他们的社会观和美学观及其表述上本质的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人贵有志。若有远大而又合乎实际的志向,并尽力去实现它,就必然能成就一番事业。而在众多的志向中,起统领作用的,便是一个人生活的总目的、最高的信仰,也就是常说的“人生观”。古代士人生活在阶级社会中,他们最好的信仰和生活宗旨,也不可能跳出封建社会的大范畴。但其忠于信仰的精神,以及局部具体的如忠于国家、忠于友谊、廉洁奉公、  相似文献   

8.
科学伦理悖论是伴随着科学实践活动的逐渐深化而产生的,是科学事业的"人为的"、"为人的"价值活动与科学对于真理的不断追求之间的矛盾的产物。大科学时代科学伦理悖论消解途径的选择,既不能遵循"科学伦理无涉论",也不能遵循"科学伦理负载论",而要超越这两种对立的科学伦理观,只能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为指导,选择一条二元融通的"第三条道路"。  相似文献   

9.
人类进化史也是人类战胜灾难的历史,在与灾难抗争前行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灾难文化体系,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创伤疗愈资源,发展出应对灾后心理创伤的预防机制、缓冲机制、复原与创伤后成长机制。以灾难意识、灾难解释、灾难应对为主的中华独特灾难认知体系预防着心理创伤的发生;灾难发生时,受集体主义价值观深刻影响的社会支持体系,从紧急社会救助、情绪调节模式、仪式供给等方面缓解着灾难的冲击;灾难发生后,理性的言语范式、伦理性记忆策略及灾难叙事模式等灾难文化传递体系进一步增强了个体心理弹性,促进着创伤后的复原与成长。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一部耐看的书,只要你仔细地阅读,你就会发现许多真理;生活是一首深奥的诗,只要你细细品味,你就会体味出其中的美好滋味;生活是一曲经典的歌,只要你去反复吟唱,你会为之陶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探讨了真理的定义、要素和本性。认为,真理是人在实践中反映对象所形成的正确认识;被反映者、反映者和实践是构成真理的三要素;真理的本性是客观性、主观性、实践性和正确性。初次把实践引入了真理的定义中并认为它是构成真理的要素之一,并把实践性、正确性也看成是真理的本性,同时指出真理并非纯客观也非纯主观的东西,而是客观性、主观性、实践性和正确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西方当代文论尤其是法国理论、北美批评、精神分析、创伤理论等领域迎来了一场"伦理转向"。法国理论的伦理转向深受哲学家列维纳斯的影响,他的他异性伦理学促成了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以布斯和努斯鲍姆为代表的北美批评,则强调文学在塑造良好生活上的不可取代性。精神分析以齐泽克为代表,完成了一种结合拉康欲望伦理学和激进政治诉求的行动伦理学转向。创伤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盛,尤为关注创伤的治疗、见证和叙述,共同体创伤的文化建构等议题。"伦理转向"既与历史现实相关,也是对于形式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功利主义等思潮的反拨。  相似文献   

13.
促使诸多组织管理研究变得无关痛痒和没有意义的真正原因在于,以"忠于管理"或"忠于科学"为主旨的传统价值取向存在功利倾向和潜在不足,前者过于强调组织利益,忽略个人利益和研究关联,后者过于关注论题独特性,远离社会生活。以"忠于参与者"为主旨的价值取向是对前两种价值取向的重要补充,该取向将研究者的责任延伸到了研究数据收集之后,研究者以"专业助手"的身份出发,更加关注员工的提升与幸福问题,在技术上要求与参与者最大限度地进行接触,在伦理上要求对参与者诚实,更有助于组织管理研究基本目标的达成和研究者社会责任感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摘要]我国工程领域频发事故的原因之一,是工程人员在整个工程领域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既受制于行政指令,加之无明确可依的职业伦理规范,缺乏独立的职业伦理判断,工程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往往不能保证。因此,加强工程职业自治势在必行。工程职业自治以工程伦理规范建设为核心。我国的工程伦理规范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做法,但必须本土化。本土化可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改革工程管理制度;二是要厘清我国工程实践中的价值关系与伦理主题;三是要确立中国特色的工程价值观;四是要建立有体系的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5.
阿富汗裔美籍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是以战乱为背景、以家庭为载体、以生命为维度的创伤叙事。作品展现了主人公自幼因亲情缺失而遭受创伤、在追寻亲情的过程中因伦理困境被迫回溯当年的创伤记忆;对创伤记忆的回访帮助主体寻回创伤的意义与个体身份,而后又在亲情的抚慰下获得救赎并完成创伤的疗治。从文学伦理学视角看,胡塞尼的创伤叙事蕴藏着深刻的伦理内涵:个体创伤记忆、集体创伤历史的形成与治愈主人公伦理身份的缺失——追寻应有的伦理身份——伦理身份的获得这条主线紧密交织在一起。作为一位视角独特的作家,胡塞尼从个体创伤的视角窥见家庭、从家庭的角度洞察社会,既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也表达了他对家庭伦理关系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的联姻,一方面是它需要文学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它的“真理”,另一方面是基督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超出了狭隘的宗教意义,形成了一种对西方人的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伦理原则,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自中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在其发展中走过了一条对基督教顶礼膜拜、反思与反叛、回归与超越的变迁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儒家学派中,天是客体,人是主体,人道要符合天道,价值要服从真理.但是他们认为人是宇宙的核心,只有人才能实现天道的运动、实现"天人的合一".这是人生存的根本,是人生存具有意义的前提.因此,中国传统价值观是一种以人的道德性为核心、以内在超越为特征的人本主义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观对人性内在完善的不懈努力,对"天人合一"的泛道德的执意追求,含有一种以善为最,以善为真的内核.通过"法自然",依照自然中早已存在的"伦理秩序",建立、恢复或加强人际间以伦理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秩序,使人伦达到自然的和谐.从而,衍生出中国特有的伦理法.  相似文献   

18.
人们愈益走向并生活在一个人工智能的时代。当前人工智能的探索和发展产生了复杂的现实效应和社会后果,亦提出了诸多未知的理论难题。就伦理学来说,对人工智能进行伦理干预和介入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这种伦理干预并非泛泛的外在说教和批判,其基础在于对人工智能的本质进行科学把握。这种把握需要从历史变迁而非预设的本质出发,不仅将人工智能理解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而来的物质基础,而且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的整体性视角看待它发挥作用的方式。立足于这一视角,伦理学不是把人工智能理解为物本身,而是从科技、产业、伦理等诸多要素的动态作用中把握它的合理位置及其影响。在通往伦理的人工智能生产过程中,伦理学面临三大基本任务:倡导新的契约精神,重新界定人工智能生产中的伦理标准和规范;主张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思考人工智能生产中价值冲突的解决方案;深入生产过程中的伦理介入,把握人工智能生产过程的具体环节。  相似文献   

19.
白领,在如今充满竞争和挑战的职场上挥洒自如。他们通常拥有高职位、高收入;他们不但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将合理理财也列为“必修课”之一。随着股票、债券、基金、保险等纷纷进入白领的投资领域,这为他们选择投资渠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但由于投资者素质不一,加上缺乏专业的理财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社会和谐包含消费和谐,消费和谐是一种科学、人文、协调和健康的消费理念,它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和伦理问题。构建和谐消费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教育引导,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制度约束,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科技支撑,引导合理的生活消费,规范生产消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