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分的认知世界与怀疑逻辑的独立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的认知世界可以划分为“信念世界(WB)”、“怀疑世界(WD)”和“无知世界(WU)”,这三个世界中的元素是认知命题。这三个世界之间是不重叠的,并且它们构成一个认知世界全集。一个认知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属于相应的认知世界之中。有了这样的划分,研究怀疑世界中的认知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怀疑逻辑是独立的,它不能通过信念逻辑的变形而得到。怀疑逻辑、无知逻辑与信念逻辑构成三个相互独立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2.
主体的认知世界可以划分为“信念世界(WB)”、“怀疑世界(WD)”和“无知世界(WU)”,这三个世界中的元素是认知命题。这三个世界之间是不重叠的,并且它们构成一个认知世界全集。一个认知命题是真的,当且仅当它属于相应的认知世界之中。有了这样的划分,研究怀疑世界中的认知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怀疑逻辑是独立的,它不能通过信念逻辑的变形而得到。怀疑逻辑、无知逻辑与信念逻辑构成三个相互独立的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3.
怀疑逻辑是关于人们合理怀疑的逻辑。如果说知道逻辑、信念逻辑都是“正”的逻辑的话,那么怀疑逻辑则是“负”的逻辑。将怀疑算子D加于命题之上就构成怀疑命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作为怀疑逻辑的特征公理:某人怀疑p,蕴涵着他对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笛卡尔公理”。从该公理可以推论得到定理:某人不怀疑p,蕴涵着他对不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该定理与笛卡尔公理一起作为当下思维存在的自明性公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以“笛卡尔公理”作为一个特征公理的怀疑逻辑系统(PD)。笛卡尔公理与知道逻辑中的智慧公理(苏格拉底公理)在逻辑上是同构的,它们均对应于模态逻辑中的E公理。怀疑逻辑作为一种认知逻辑,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运用到政策反驳、科学批判、法律推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理性认知主体的知识与信念具有可反省性、知识向信念转化等特征。我们可仿造真性模态逻辑的技术方法定义普遍有效式,构造极小正规认知系统ME。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和完备性,在此基础上添加一些公理序列可得到许多不同的正规认知逻辑系统。这些系统都从某种意义上刻画了知识与信念,揭示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出于不同的认识论观点,这些系统在公理序列的选择、刻画知识与信念的程度、推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建立在"笛卡尔公理"上的一个怀疑逻辑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怀疑逻辑是关于人们合理怀疑的逻辑。如果说知道逻辑、信念逻辑都是"正"的逻辑的话,那么怀疑逻辑则是"负"的逻辑。将怀疑算子D加于命题之上就构成怀疑命题。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可以作为怀疑逻辑的特征公理:某人怀疑p,蕴涵着他对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我们可以将之命名为"笛卡尔公理"。从该公理可以推论得到定理:某人不怀疑p,蕴涵着他对不怀疑p是不可怀疑的。该定理与笛卡尔公理一起作为当下思维存在的自明性公理。我们可以建立一个以"笛卡尔公理"作为一个特征公理的怀疑逻辑系统(PD)。笛卡尔公理与知道逻辑中的智慧公理(苏格拉底公理)在逻辑上是同构的,它们均对应于模态逻辑中的E公理。怀疑逻辑作为一种认知逻辑,有广泛的用途,它可以运用到政策反驳、科学批判、法律推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关于认知封闭原则的研究是当代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话题,而现代逻辑工具是讨论这一话题的基本工具。逻辑全能问题是在认知逻辑系统把认知封闭原则作为初始公理的一种结果,其与认知封闭问题虽然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两者是可以相互阐释的。考察认知封闭原则的不断修正以逼近理性认知主体一般直觉的研究历程,对于理解与解决逻辑全能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传统逻辑的公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逻辑的公理不是传统逻辑的三段论的公理,也不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还不是亚里士多德系统中第一格的两个全称式。传统逻辑的公理应具有自明性、不矛盾性和独立性。“并非p”、“p并且q”、“p或者q”、“如果p则q”、“当且仅当p才q”这5个基本命题形式是作为经典逻辑理论出发点的命题形式。它们之所以具有公理的性质,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经验中没有发现以它为前提衍生出假结论的事例。  相似文献   

8.
解罗斯悖论之谜——规范逻辑的一个新公理系统RA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悖论具有挖掘背景知识中错误预设的方法论功效,罗斯悖论则暴露了早期规范逻辑系统中某些关于析取的公理与规则的非有效性。本文以较短的篇幅展示了为规范逻辑奠基的纯形式系统RA的基本轮廓,并刻画了它的主要特征。RA一举消解了悬而未决的罗斯悖论。  相似文献   

9.
在模态谓词逻辑语义学构建的过程中,巴坎公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自由逻辑为基础的模态谓词逻辑是对经典模态谓词逻辑的改造。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宽容度,它可以容纳经典谓词逻辑。用自由逻辑系统解读巴坎公式,增加扩展公理和收缩公理,可以获得常域选择下的模态谓词逻辑。但这种逻辑仍有谜团需要我们去化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在评述卡尔纳普的公理系统后指出,这一系统中“无差别原则”的使用,使得该系统不可能成为发现的逻辑,而只能是证明的逻辑。由于“休谟问题”的出现,作者设想可建立一个以中介逻辑为基础的归纳逻辑系统,认为在这样的系统中,“休谟问题”是能够被排除的,卡尔纳普提出的“有限目的归纳机”也是有可能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认知逻辑处理的是关于知识和信念等认知概念的逻辑性质和关系的问题,多主体的自认知逻辑系统,是在单主体唯一知道逻辑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充.现将单主体的K45系统扩充为多主体的K45n系统,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语法规则和稳定集以及典范模型的语义和证明理论,同时也对该系统的可靠性和完全性进行了证明.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早年对《数学原理》有过深入了解,意识到三大存在公理在其中一线贯穿,它们将《数学原理》建立在假定之上,使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不保,而还原公理又是其中最基础的一环。牟宗三对还原公理进行了实在论指认,并判定《数学原理》由此陷入逻辑与知识双线的“顺逆之交叉”。他进而一方面提出“逻辑一线”的立场,取消了还原公理的假定性;另一方面取消了“顺逆之交叉”而做“双线之骈行”,在知识论上将还原公理改造成“满类公理”。  相似文献   

13.
金岳霖站在现代逻辑学科的前沿 ,提出逻辑的实质是穷尽所有可能的必然命题 ,逻辑系统是研究逻辑的工具 ,各逻辑系统的不同 ,不是实质的不同 ,而是表达实质的具体工具不同。实质上各系统都是在一定范围内对可能的穷尽 ,而由于或者是推论的工具的不同如实质蕴涵与严格蕴涵 ,或者是表示可能 (即命题 )的工具的不同如二值与多值等 ,导致了不同的逻辑系统。金岳霖还从逻辑的实质和工具两方面对“必然”、“推论”、“同一、排中、矛盾思维三原则”等基本概念作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知道者悖论是关于日常知识概念的严格意义的逻辑悖论。新近出现的两种解悖方案以知道者悖论在可证性逻辑与证明逻辑系统中的重构为基础而得出。这两种新型逻辑系统是独立于解悖而被建构的,因此,从RZH解悖标准来看,对应的两种新方案较好地满足了非特设性要求。艾格基于可证性逻辑提出的解悖方案拒斥知识的真实性原则,这意味着放弃柏拉图经典知识定义。所以,从RZH解悖标准来看,这种方案没有较好地满足充分宽广性要求。迪恩和科克瓦基于证明逻辑提出的解悖方案拒斥统一芭坎公式,而该公式对应的认知规则正是安德森提出的方案所要拒斥的,因此可以构成对后者的一种支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考察两大类逻辑系统:实在论逻辑系统和反实在论的逻辑系统,发现Henkin的方法能够给出这些系统的完全性证明.用这种方法可以构造出包含所有系统逻辑真理的集合,而这个集合就是逻辑真理的范围.所以完全性是一个划分逻辑真理和非逻辑真理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认知T-原则是一种过强的认知原则,一般的认知不具有此性质。“逻辑全能性质”不只是“理想认知主体”才具有的认知性质,一般的“理性认知主体”也具有某些“逻辑全能”的性质。在一种修正的可能世界语义学下,削弱了“逻辑全能问题”,并且保留了那些合理的认知性质。认知T-原则在这种语义学下,不会有效。自信性以及弱自信性认知逻辑系统刻画了认知主体的自信性和弱自信性。这两个系统相对干这种语义学有可靠性和完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讨论一些常见蕴涵算子及其在二值逻辑系统中的性质。从语义方面研究二值逻辑系统向多值逻辑系统扩充中与蕴涵算子密切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并讨论了多值逻辑系统与其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得到若干基本结果。  相似文献   

18.
苏姗.哈克使逻辑哲学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逻辑哲学的中心问题是对于逻辑系统与现实原型“恰当相符性”的不断探索。逻辑理论具有可修正性,经典逻辑的公理和规则本身需要不断修正,多种非经典逻辑的出现是必要的和可能的。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实原型的要求。逻辑的中心问题则是有效论证与非有效论证的区别问题。关于论证有效性的评价,哈克提出,存在着形式的(语形的)、实质的(语义的)和修辞的(语用的)标准这样三种由强到弱的有效性标准。法律论证的核心问题也是论证的有效性,可以把苏珊.哈克的逻辑哲学思想灵活运用于有关法律的逻辑与法律论证的评价标准的分析,并且将哈克的这三种有效性标准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9.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决定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 论体系独有的特征:以现实中一个关系全局的问题为理论思考的起点,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实际 问题的解决同步推进。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起点,其所蕴含的两 个方面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两条逻辑线索,这两条逻辑线索遵循问题原则层层展开,由 此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逻辑结构。  相似文献   

20.
亚相容逻辑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逻辑系统内刻画系统外的“亚相容性”,这就要求对爆炸原理的作用进行限制。“逻辑择代”路径主张修改经典逻辑的语义或语形,其结果或者无法真正刻画“不”相容性,或者在技术上过于特设。“逻辑应用”路径则不主张为经典逻辑构建择代系统,而是致力于把握逻辑法则在实际应用中的一般原则,形成了与“逻辑择代”研究路径的分野。其基本方法是引入“推出”和“相信”算子,通过刻画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来限制爆炸原理的可用性。“逻辑应用”路径更加合乎直观,完整保留了经典逻辑,具有明显的优势。对它的深入探讨更有可能促使形成国内逻辑学研究的主体性言说领域,其哲学意蕴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