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讨论了“有字句”中“有”后面的不同的数、量、名结构作宾语的情况 ,并探讨了造成“有字句”中动词“有”后面的不同的数、量、名结构的两个因素。一是语言结构内的因素 ,动词“有”所表示的“占有”、“领属”、“存在”三个语义特征影响着不同的数、量、名组合在一起。二是语言结构外的因素 ,也就是人类的认知与经验内化为人类的语言能力 ,这主要表现在 ,位于动词“有”前面和后面的两个名词所表示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制约着“有”后面不同的数量名结构投射在句法平面上  相似文献   

2.
“自组织”理论认为语言的生成、变化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据性。本文综述了词语理据研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英语语词的理据性;语词理据可分为语词内理据和语词外理据;语词外理据是语词内理据的基础,两者交融,促进了语言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围绕新兴动作行为类“N+V”复合词展开,在描写分析其结构类型、语法及语义特征的基础上,讨论其生成、理解机制,并阐述其传播与变异情况。该类复合词从语法结构上大致可分为三类:地名/人名/普通名词+动作动词,语义上用于指称某种特定的动作、行为。这类词语的出现是认知精细化投射到语言层面的结果。此外,名词的显著度、图像的辅助作用、信息浓缩与代码化、语言接触等因素都推动了这类复合词的生成和发展。其传播则经历了“个人偶发行为→群体模仿或激活群体特征→范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此时无声胜有声──试说“体态语”周伟列宁在《论民族自决权》中指出:“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这一精辟的命题里边,“语言”这一概念的外延自然是包括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可统称为“有声语言”。除此之外,似乎还应包括“体态语”,也可叫做“...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语言因素 ,二是非语言因素 ,即语境。早在 3 0年代 ,我国现代修辞学鼻祖陈望道先生就指出“六何” ,即何故、何事、何人、何时、何地、何如乃“情境上的分题”。他所说的“情境”也即交际环境。现在一般把语境分为内隐性的和外显性的 ,相当于我们教材上内语境与外语境的分法。内语境指言谈的“前言后语” ,外语境又分为现实语境因素与社会背景因素。《教师口语》明确指出 :“衡量说话的好坏的主要标准除了正确与否外 ,就是看得体不得体 ,而要想使自己说的话得体 ,就必须掌握运用好言语环境。”…  相似文献   

6.
常德九澧渔鼓是一种以湘西北地域语言为基础的民间说唱音乐形式,其作为湖南地方传统戏曲的突出代表,是远古文化的“活态”承载,是民俗文化的“活态”守护,是 大众文化的“活态”引领;其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以“说唱”而非“说教”的表现形式,在楚俗巫风的承载、本土文化的守护及大众文化的传播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依据许慎的定义,对“六书”中的“指事”“会意”可重新加以探讨。关于“指事”,“视而可识”说明这类字的构形特点,它是用形象性的线条或简单的符号组成的;“察而见意”说明这类字的表意特点,它所表示是比较抽象的“事”,而不是具体的物。这其中既包括通常所认为的指事字,也包括“步”“休”“寒”这类形象性的通常所说的会意字。关于,“会意”,依照通常的说法,会意宇包括形象的组合和概念的结合两类,实际上,只有概念的结合才是会意字,而形象的组合当划归“指事”。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智能型”与“知识型”教师的差异论起,着重剖析了“智能型”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非智力因素,从而外化为高质量的能力结构体系。这内、中、外三个层次相互影响、联系,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立体式“智能型”的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9.
范浚的《心箴》在南宋除受朱熹赏识外,其他罕有所及,吕祖谦甚至对此颇为不屑;元人视阈中的范浚以“文学”而非“道学”显;范浚在明清被塑成理学家,还一跃为“婺学开宗”,归因于婺学传统重建、王学冲击、嘉靖帝御注《心箴》等力量的助推。若以思想史论衡,范浚之学近乎朱、陆,与吕祖谦、陈亮的经制事功有别,亦未能开宗立派,故实难当“婺学开宗”之名。地域理学谱系的生成机制以及理学乡贤能否进入这一谱系,不独取决于个人学说的殊胜性,还受到学派门户之争、政治权力、现实关怀等诸多非思想因素的干预,后者严重削弱了学术史的真实。地域理学文献及理学谱系不足以作为地方学术史研究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10.
命名模式,是认识活动和交际活动共同的研究对象,可以 从语言和文化的角度分别进行研究。菜肴名称是交际活动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其中有大量 的名名组合结构,是研究语言结构模式和命名模式的“语料库”。命名模式具有不同的层次 性,从语言的角度看,有语法、语义、语音等不同的层次,从文化的角度看,有修辞、心理 等不同的层次,把“名+名”式菜名放在这样的层级系统中考察,可以窥见名名组合结构的 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11.
考论梁松在历史上对常德地方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汉梁松在马援征“五溪蛮”后 ,奉光武之命来武陵善后。他选定今常德城区修建新的武陵郡城 ,实为常德城建之父 ,使常德成为沅澧的政治、经济中心 ;新设沅南县于今桃源西南部 ,以控扼“五溪”咽喉 ,护卫常德人民居住区的安全 ;在“五溪”地区调整民族政策 ,缓和武陵郡内的民族关系 ,从而给常德带来了近百年的和平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当前法学生产力格局中存在着东西地域分布不均,冷热学科比例失调,新老代际分布失衡等问题,其制约因素主要包括物本和人本两大方面.依据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可组合为“强强联合”“强弱混搭”“弱强组合”“双弱组合”等四种模式,恰好对应正和、中和及零和三种策略.欲走出当前法学生产力的畸形困境,务必要运用系统性思维,唯其如此,法学生产力格局才能纠偏归正,而“增长极理论”与“学术矩阵理论”则为其提供了理论模型支撑.  相似文献   

13.
市场存在的问题:上海街头大多数桂林米粉店口味不一致,味道不纯正,“山寨版”“改良版”居多,有的米粉店甚至以盖浇饭为主打品牌;米粉店经营者不重视品牌形象,店内体现不出米粉文化。  相似文献   

14.
在涉及语言使用规则的教学过程中,语境是较难把握的环节。语境因素包括语言符号内因素和语言符号外因素,二者共同构成了语言表达的整体意义。文章从语篇分析的角度,通过相关调查,探讨了语境因素的可操作性及其可控制的程度和范围。调查结果表明,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符号内因素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与之相比,语言符号外因素的可操作性较低。此次调查的对象是中国学生,因此,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局限于汉语环境下的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5.
《行政诉讼法》第70条新增“明显不当”作为行政行为的违法情形,“相关因素”标准则是认定“明显不当”情形的标准之一。相关既有研究粗疏列举多种标准,缺乏对“相关因素”标准的精细化研究。“相关因素”标准在结构分为法定因素与法外因素,法定因素又可分为“应当”考虑的法定因素与“可以”考虑的法定因素,法外因素是与行政行为具有逻辑相关性的其他因素。在不同种类因素的考量上,行政机关具有程度不一的裁量空间,受到不同强度的司法审查。法院以法定因素与法外因素为支点,运用“相关因素”标准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所有收效,但对于以“综合”方式考虑相关因素权重的行政裁量,难以作出有效的司法审查,或可在分析法定因素与法外因素区别的基础上,作出一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平衡,是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重要特征之一。就其大者,可分为内在心理和外在行为两方面,即:以“价值置换”、“反求诸己”和腐朽“神奇”为思维特征的“内平衡”模式和以“谗嫉毁谤”、“杀尽不平方太平”为行为特征的“外平衡”模式。系统揭示这一文化现象,对于正确认识本民族文化之优劣短长,可提供客观而诚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元宇宙技术的发展,虚拟数字人将成为新的“创作”主体,并对传统版权制度提出了严峻挑战。同人工智能一样,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的内容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且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符合“形式”上的“作品”要件。那么,可版权性与否的关键就落在对于独创性要件的证立上。判断虚拟数字人生成内容的独创性,应秉持主观主义标准,重点考察其生成内容的过程中是否包含个性化创作空间。元宇宙中虚拟数字人生成内容的过程兼具机器智能与人类智慧,有别于单纯的人类或AI“创作”,本质是一种人机协作。当下ChatGPT4.0等大语言模型及提示工程技术的发展迅猛,人机协作模式正在逐渐替代单纯的人类或AI“创作”成为主要创作方式。人机协作模式下,只要来源于人类智慧的个性化创作空间不会被机器智能所侵蚀,那么虚拟数字人生成的内容就符合独创性要件,具有可版权性。  相似文献   

18.
思维的维度分为两种:语言维度和非语言维度。这两个维度都可以通过表达方式在人际阎进行沟通。语言维度通过语言符号来表达,非语言维度通过非语言符号来表达。语言符号的表达称为“可说”,非语言符号的表达称为“不可说”。“可说”和“不可说”都是人类思维的重要表达方式,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人类思维的表达。同时,“可说”和“不可说”具有共同的性质。“可说”和“不可说”是人类的共性表达。语言表达与非语言表达的统一性及其互补性所表现出的递归和自返特征体现了语言的非工具性质。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体性》疑义辨析举隅张灯一、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符”字,各本都不注,但非常明显的是训解译释实分两途。如车本.后句译作”表里应该是一致的”,赵本译为“内容和形式是相一致的”;龙译亦意同:”‘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外现的语言文章是打I符合...  相似文献   

20.
有史以来,女性美的光辉一直照遍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包括语言领域在内。语汇宝库里,“美女”众多,各呈异彩,远观近视、横描侧绘,用女性美的任一侧面来代替美女本身,曲尽其妍。其形成的途径虽多这“借代”一种,但借代的方式却是多种多样,从而孕育了众多的佳丽姊妹。一、容貌系美人之美,莫过于貌,眼耳口鼻,眉发额颜.一点一划,无不天心独运。任举一端而众美皆至,故可分为七类。眉类──美女之眉以弯曲细长者为美,形如蚕蛾的触须,故习用“蛾”来表示眉。《诗经·卫风·硕人》:“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