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赫金关于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怪诞,狂欢化,怪诞现实主义与狂欢化的关系,怪诞现实主义的审美特征。巴赫金对怪诞现实主义的论述是深刻而具有创造性的。其最大贡献是正确揭示了怪诞现实主义产生的土壤是民间诙谐文化,这对我们正确理解怪诞现实主义、理解拉伯雷小说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著名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在他的狂欢诗学理论中明确提出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民间诙谐文化的形象体系--怪诞现实主义.它为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审视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本文指出,中国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历史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国民间艺术的怪诞形象体系,是表达民间思想感情的形象载体.它与巴赫金所提出的欧洲民间诙谐文化的怪诞形象体系,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在所显示出来的诙谐、怪诞的艺术特征方面,却具有很多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怪诞是美的特殊形式,是美的对象世界中的一种离奇异样的现象,它与同种类、同范畴的现象相比较,不论整体上或者部分上总带有一种超常规,使人惊异的特点。我们以莫言小说为例来分析怪诞。莫言小说具有怪诞性,从怪诞的节目、怪诞的器官和怪诞的肉体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怪诞的美在艺术上昭示了作家的主观感受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4.
怪诞(grotesque)是一个历史悠久、内涵多变的美学范畴。俄国美学家巴赫金通过解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总结了怪诞自古以来所存在的七种母题,并且深入地挖掘了这些怪诞形象体系背后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国内外对美国南方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处女作《心是孤独的猎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女性主义理论分析文本之时,文章将以一种新视角来探索作品中的怪诞因素,主要通过巴赫金的怪诞和狂欢化理论来呈现麦卡勒斯笔下鲜活的怪诞人物、怪诞小镇以及怪诞世界。并且通过分析对怪诞人物、情节及主题的分析来探讨怪诞中的颠覆精神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学者论述怪诞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大体上涉及到了怪诞的各个方面。第一,怪诞的审美形态是奇怪和反常,以古罗马学者维特鲁威、贺拉斯和德国理性主义美学家黑格尔为主要代表。第二,怪诞的审美心理是恐怖与滑稽的统一体,以法国学者雨果为主要代表。第三,怪诞的审美功能是狂欢与创造,以苏联学者巴赫金为主要代表。第四,怪诞的成因是陌生与异化,以德国学者凯泽尔为主要代表。西方理论家对怪诞的认识经历了从反感、谴责到逐渐接受、理解甚至欣赏、追求的过程,这既是怪诞艺术在整个艺术大家庭中不断发展壮大的结果,也反映出人类的审美观念在不断走向宽容和开放。  相似文献   

7.
孔子与怪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民间传说里他不但大量"语"了"怪",而且他本人身上就包含了不少怪诞的因素。孔子也经常思考和谈到天、命、天命、鬼神、祭祀等神秘怪诞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常常感到很迷惘。孔子对待怪诞的心态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明确提出"不语怪",对怪诞采取了尽力回避的态度,并将一些怪诞现象尽量进行历史化的解释;另一方面,他又在有些场合对一些怪诞现象津津乐道。特别耐人寻味的是,在实际行动上,孔子不仅有时肯定了怪诞,而且常常把怪诞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用以预测现实、指导生活。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作品总能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他的小说的叙述充满怪诞现实主义色彩,以怪诞的方式叙述了现代社会现象,在荒诞性原则下建立起虚构话语世界,与制度化的生存世界之间形成鲜明对照。荒诞性的场景和民间的怪诞场景表现了小说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9.
怪诞美浅说     
"怪诞"这一概念,恐怕历来不被看做美,但是怪诞之中确实有美."怪诞"作为事物的一种"异态",有时表现为异于常态的美.人们对怪诞美的认可,反映了审美活动的深化、审美观念的异化以及审美对象的精细化.  相似文献   

10.
古罗马古典主义对怪诞的描述是基本准确的,怪诞确实是非自然的、不真实的、反常的,但他们以摹仿说和古典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怪诞,从而贬斥怪诞,又是非常褊狭的。因为,艺术不同于生活,更不同于科学,也不是理性所能完全规范和把握的。怪诞艺术最符合艺术巧妙虚构、自由想象和大胆创新的本质精神,非常深刻地捕捉到了艺术的精髓。人类对怪诞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大胆创造,既体现了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好奇心和求新求异的美好理想,也体现了人类勇于超越和乐于创造的自由精神,而这也正是人类不断进步和艺术不断翻新发展的动力和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黑格尔认为,怪诞艺术的总体特征是,通过迷狂的想象将形象弄得歪曲、反常,以求感性形象尽量接近抽象的理念。怪诞艺术有两种主要表现形态:形象的漫无边际性和人格化。黑格尔对怪诞的描述是基本准确的,但他以理性主义的眼光来贬斥怪诞,又是非常褊狭的。怪诞在古今东西方艺术中都有表现,人类对怪诞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大胆创造,既体现了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世界的巨大好奇心和求新求异的美好理想,也体现了人类勇于超越和乐于创造的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2.
考察怪诞的命名,梳理从古罗马到现代对怪诞的论说,可归纳出关于怪诞的种种说法:反常说、滑稽说、凶险说、狂欢说和象征说.对其综合研究,可知,怪诞不是单面的,孤立的、封闭的,而表现出多重性和包容性,具有一种动态的建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奥康纳《短篇小说集》中的短篇故事《好人难寻》中怪诞的写作特色为切入点来探析《好人难寻》的社会寓意,即“好人”何以难寻?指出作品中的人物之所以怪诞,根本原因是他们所处的社会是怪诞的,“好人”之所以“难寻”是因为现代文明社会没有提供其生存的土壤与环境。这正是《好人难寻》所阐释的警世和醒世的深刻社会寓意。  相似文献   

14.
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框架下,以狂欢化人物和狂欢化精神为切入点,看奥康纳如何凭借亦庄亦谐的笔墨将作品中怪诞的人物置于喧闹的狂欢节舞台.在其建构的狂欢空间里充斥着小丑的诡笑、骗子的诡计、傻瓜的愚笨、国王王后的伪善与脱冕后的失落,由此使奥氏文本成为杂糅了诸多边缘化话语的复调式辩论,并呈现出颠覆性、双重性以及对话性的狂欢特质.通过这种含混的颠覆策略,奥康纳挑战了南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并最终达到颠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身体是情爱叙事的重要符码.不同时期情爱叙事对身体进行修辞的方式,必然受到不同时期政治文化的影响.中国当代情爱叙事,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语境中,采用不同的话语模式与身体视角,由此产生不同的身体修辞模式.在公共话语模式中,叙述者以审视的眼光关注身体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隐喻关系;在日常话语模式中,叙述者以正视的眼光关注身体与主体建构之间的换喻关系;而在私人话语模式中,叙述者则有意无意地迎合受述者的窥视欲,关注身体与性(别)意识的提喻关系.中国当代情爱叙事的身体修辞不仅揭示了身体意味的丰富性,而且揭示了叙事修辞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身体写作研究是巴赫金狂欢理论在美学领域的延伸。随着哲学、商业和个体因素的发展,身体写作文本也变异为两个审美概念:"为文而性"的写作文本和"为性而性"的身体文本。前者追求建构而不是颠覆,崇尚身体和精神的同步升华;后者寻求颠覆而不是建构,以"性"追求商业利润最大化。前者属于美学范畴,深化研究将推动文学评论发展;后者属淫秽之列,肆意泛滥将带来道德伦理的沦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主义艺术在19世纪兴起,怪诞逐渐成为西方美学家关注的焦点。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怪诞美学在西方已相当成熟,人们系统发掘了怪诞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美学意义,使其成为美学研究的新热点。相比之下,国内对怪诞艺术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常常把怪诞与丑、荒诞等审美范畴相混淆,更有人把它误读为新的美学形态。因此,系统考察西方怪诞美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将有助于纠正我们对怪诞艺术的认识偏见。  相似文献   

18.
怪诞是一种古老的艺术风格和美学形态,但在理论上缺乏明确的定义和系统的总结.沃尔夫冈·凯泽尔对绘画和文学艺术中的怪诞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和本体论探索.他基于18-20世纪的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怪诞艺术的分析,认为怪诞是一种异化世界形象,是与荒诞进行的游戏,是一种用笑声唤出并克服世界凶恶性质的尝试.尽管凯泽尔是系统研究怪诞风格并揭示其本质的第一人,在怪诞理论史具有开创性的地位,但他的观点也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主义艺术在19世纪兴起,怪诞逐渐成为西方美学家关注的焦点。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怪诞美学在西方已相当成熟,人们系统发掘了怪诞艺术的表现形态和美学意义,使其成为美学研究的新热点。相比之下,国内对怪诞艺术的认识还相当局限,常常把怪诞与丑和荒诞等其他审美范畴相混淆,更有人把它误读为新的美的形态。因此,系统考察西方怪诞美学研究走过的发展之路和现状,将有助于纠正我们对怪诞艺术的认识和偏见。  相似文献   

20.
怪诞手法在美国文学中极为常见。处于不同时代的三位作家爱伦.坡、麦尔维尔和安德森均娴熟地使用了怪诞描写,且各具特色。爱伦.坡着力塑造一个怪诞与恐怖交织的畸形世界,麦尔维尔用怪诞手法来凸现人类理性的有限和人性的复杂,安德森笔下的怪诞人物则是集"扭曲"与"甜美"为一身、在工业化进程中无所适从的梦想者。这三位作家通过怪诞描写,深入地剖析了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探讨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给两个世纪以来的众多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