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推动制造业集群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对2014年福建省各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指数的测算表明,福建省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呈现地区分布不均衡特征,除厦门外,多数地级市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水平有待提升。经济新常态下,应通过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创新产业协同集聚模式、推动制度创新、完善城镇功能、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途径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智能制造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方向,研究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有助于厘清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创新障碍,因势利导制定有效策略提升智能制造创新水平。【设计/方法】通过福建省30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调研,运用Entropy-DEMATEL模型识别出制约系统稳定发展的瓶颈要素。继而,结合瓶颈要素作用机理,从研究群落、开发群落、应用群落、创新环境四个层面对福建省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进行脆弱性分析。【结论/发现】制约福建省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瓶颈要素主要有智能制造基础研发能力弱、智能制造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滞后、产品结构智能化开发能力弱、缺少商业化产业基金和专业孵化器支持等。最后,从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创新联合体、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试点示范应用为抓手、不断拓展企业智能制造应用场景,加强政策支撑、加大资金扶持等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智能制造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3.
制造企业服务化作为现代制造企业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引领国内外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佛山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推进仍面临制造业企业囿于传统的观念和模式、制造业与服务业缺乏深度融合、制造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和价值链延伸能力、制造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和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因素的制约,要推进佛山制造企业服务化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即转变固有观念,牢固树立制造与服务融合的产业发展观;着力提升制造业附加值;完善产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制造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湖南是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体的中部省份,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以2013年湖南制造业为研究样本,在建立创新人才投入产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DEA-VRS模型,对全省制造业31个部门创新人才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湖南制造业整体创新人才投入产出效率低,主要是R&D人员投入冗余、创新人才产出不足所导致.对此,政府应建立健全培养企业家创新精神的发展机制,企业也应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基于产业集聚相关研究的分析,利用区位商、空间基尼系数和行业集中度等3个指标对2014年福建省九地市制造业20个行业的空间集聚水平进行综合测算,发现福建省制造业的产业集聚现象显著,但存在优势产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不同行业集聚水平存在差异且整体集聚水平较低,以及区域之间产业同构化严重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同时,进一步选取2005-2011年福建省20个制造业行业数据对制造业集聚水平影响因素进行面板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行业层面和地区层面的因素对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水平的影响不同。基于此,提出福建省制造业集聚水平提升的相关建议:(1)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集聚,提高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水平;(2)加强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分工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3)引导区域特色产业集聚,提高主导产业集聚水平和集聚效率。  相似文献   

6.
工业设计可以大力推动包括初级制造业在内的传统制造业的优化升级,是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途径。河北省制造业创新能力薄弱,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滞后。这主要表现为制造业运用工业设计的水平不高、工业设计人才集聚能力不足、缺乏本土特色的设计品牌,政府推动力度较低。文章基于河北省制造业和工业设计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处于京津冀经济圈中的河北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应基于自身制造业特色与京津制造业错位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河北工业设计创意产业,需要政府的大力引导与扶持,从而提出了以法治化、信息化、民族化、品牌化、创新型为主的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产业集群: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能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发挥资源共享效应和加强区域与企业的创新能力。安徽省产业结构层次低、经济体系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产业集聚度不高,只有推动安徽省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才能提升安徽省产业的竞争力。安徽应重点培植如汽车及其配件制造、机械装备制造业等优势产业群作为主导产业,构造合肥—马芜铜城市群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集聚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塑造区域形象,从而加快安徽省产业集群形成,提升安徽省产业竞争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采用2014—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数字化测度体系,实证检验产业数字化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空间效应和市场机制。结果证实:产业数字化对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其二级指标存在直接提升作用;提升一级指标的地区异质性较弱,提升二级指标中经济效益和绿色发展的地区异质性明显;产业数字化对邻近区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虹吸效应;技术市场规模正向调节产业数字化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提升作用,而国际市场规模则负向调节该提升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应弱化要素集聚层面的政绩考核指标和技术应用服务的属地属人性质;强化数字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创新应用和创新集成;优化创新要素集聚后的长期性、稳定性政策扶持和技术孵化;建立健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9.
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服务型制造管理研究团队提出了21世纪的先进制造模式——“服务型制造”,掀起了服务型制造研究与实践的热潮。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投身于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实践,创新产品与服务模式,重构生产组织方式,塑造新商业模式,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发展服务型制造,成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的九大战略和重点任务之一。然而,如何发展服务型制造,服务型制造的创新发展之路是什么,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以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基于“互联网+”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创新,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跨界融合,延伸制造业产业链,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是越来越多领先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的选择。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基于“互联网+”发展服务型制造的重大任务。结合“互联网+”技术及其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城市创新圈是创新要素的高聚集、高密度的创新系统。本研究尝试将产业集聚和数字经济同时纳入城市创新发展能力的分析框架,基于中国2005—2020年26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通过理论分析与GMM模型实证检验相结合,讨论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发展能力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产业集聚均对城市创新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并且促进效果顺序是制造业集聚大于协同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排在最后。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产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中,南方地区城市均表现显著的促进作用,北方地区城市则只有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只在制造业集聚对城市创新的促进作用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协同集聚对城市创新的影响中均发挥出负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智能制造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智能制造是全球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中国制造开始走向智能时代。江苏省作为我国制造业大省,面临着在新技术体系推动下的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江苏发展智能制造的战略,应突出重点示范和创新应用两个关键环节,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推行信息技术生态系统建设,推广智能制造应用工程,抢抓产业链衍生制高点,培育新业态产业集群,创新全业务综合集成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2.
基于工业4.0战略背景,在对湖南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湖南省制造业集聚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湖南省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存在显著的行业不均衡现象,其中烟草制造业产业集聚水平较高;产业集聚的区域空间呈现不均衡性,即呈现以长沙为中心、株洲和岳阳为副中心,由内向外逐层递减的分布状态。在对...  相似文献   

13.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而智能制造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对智能制造产业政策的研究具有现实价值。以2015—2019年辽宁省颁布的13项典型智能制造产业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政策工具—产业创新链二维分析框架,对政策文本内容进行量化分析,指出政策工具使用比例不平衡,分布结构不合理,创新链各阶段的政策工具供给结构有待改善等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龙泉驿区作为天府新区汽车及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产业的万亿商圈功能带(区)和产业基地,要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加大提升汽车及智能制造业知识产权数量、质量为目标,围绕区域知识产权的产出、保护和环境支撑,通过构建汽车及智能制造业技术联盟、改善区域自主创新环境、构建汽车及智能制造业知识产权数据库,以期最终实现知识产权创新助力龙泉汽车"智造",把龙泉驿区建设成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区域。  相似文献   

15.
在产业集聚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如何攀升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文章从理论上探讨了创新中介效应下产业集聚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内在机理,再以我国2008—2015年14个制造业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产业集聚有利于创新水平和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分工地位的提升,且创新在制造业集聚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德国“工业4.0”战略给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论文对中国制造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紧迫性、中国制造2025如何实现等进行了分析。中国制造产业可借鉴德国“工业4.0”战略,从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而采取一些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7.
湖轩  龚艳欣 《金陵瞭望》2011,(24):30-30
走进湖熟街道.一股创新创业的热潮滚滚涌动。杨柳湖创业创新园加快开发建设、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迅速集聚、传统鸭业走上了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的快车道……围绕实施“园街联动”战略.湖熟街道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以现代物流、先进制造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打造了支撑转型发展的“双引擎”。  相似文献   

18.
集聚经济是指同类产业或互补性产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高度集聚。集聚经济既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又能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是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改善,但同时也存在产业集聚区布局比较分散、同质化竞争激烈、"半城镇化"现象比较突出、推动人口集中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加快推进河南产业集聚区建设,需要我们在借鉴国内外集聚经济建设经验、探寻产业集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建立产业集聚引导机制、加强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创新产业人口集聚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揭示财政分权与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关系及其传导机制,选取2001-2018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作用。结果表明:(1)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产生了扭曲效应。(2)进一步机制检验发现,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抑制作用主要通过挤占财政科教支出、扭曲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引发土地财政扩张等路径实现的。为了缓解财政分权对制造业产业集聚的扭曲效应,本文提出优化现有地方政绩考核机制,转变地方"重生产、轻科教"支出偏好,有效约束地方税收竞争行为,以及建立健全地方土地管理体制是实现制造业产业集聚的财政分权改革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装备制造业,是深圳市调整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根据SWOT分析,装备制造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支柱,但在产业结构、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均存在问题,有待解决:深圳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应体现其特色和优势,即以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体,向数字化装备制造业和制造服务业延伸;为实现这一发展战略,需要在组织引导、产业集聚、技术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落实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