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外修辞学研究散点透视--狭义修辞学和广义修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修辞学把狭义修辞学注重研究的修辞技巧延伸到了文本层面和认知层面 ,而狭义修辞学在理论上为广义修辞学提供了思想资源 ,并在实践上印证了广义修辞学存在的合理性。事实上 ,当狭义修辞学拒绝修辞研究认知问题时 ,已经不自觉地陷入了广义修辞学强调的“语言建构我们的现实”的陷阱  相似文献   

2.
选取“自序/前言”“编者按、主持人话语”“阅读札记”等副文本语言形式与著作、论文进行互文性对读,发掘学术事实背后蕴含着的学术关怀。副文本不仅为接受者提供寻找正文本线索,引导阅读路线,也建构了表达者学术身份,思想发展轨迹,理论阐释规则。具有丰富表现形式的副文本,在对正文本澄明历程中,也有可能限定阐释的多种可能性,具有一定的遮蔽性,局限性。  相似文献   

3.
从广义修辞学的角度来看,“哑炮”作为小说的核心修辞元素,在文本语境中具有丰富的修辞内涵,既指向本义(炮),又指向隐喻义(性和人性)。“哑炮”的修辞语义不仅与小说主人公相互映射,构成修辞镜像,而且参与文本语篇建构,推动文本叙述由始而终。  相似文献   

4.
从广义修辞学的视角分析了王蒙小说《坚硬的稀粥》篇名的修辞策略,认为坚硬与稀粥在文本语境中的语义变异不仅支撑篇名符号从语义层面的矛盾搭配转变为审美层面的合理表达,还在推动语篇建构、揭示作品文化主题中承担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为标志,中国修辞学研究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文论附庸状态,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修辞学学科,实现了中国修辞学从"文论附庸"到"独立学科"的转型。《修辞学发凡》因为其语言本位观、科学方法论和完整而新颖的理论体系得到学界广泛认同,担当了完成中国修辞学研究重要转型的历史使命,引领中国修辞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繁荣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内修辞学研究的特点及走向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狭义修辞学在不断走向深入、走向细致的进程中已呈现出理论提升上的乏力和自我关闭的局限 ;新兴广义修辞学为修辞学研究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 ,拓展出一个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 ,但在学术园地中 ,二者的研究将会长期并存。  相似文献   

7.
1949~1966年间《人民文学》人物图像通过女性书写、空间叙事和主体精神三个修辞维度参与建构人民当家作主的话语体系。从女性书写看,女性图像中的工农装及秉性气质总体表现出向革命者靠拢的趋向,完成从“雌雄有别”到“同体双性”、从“现实真实”到“艺术真实”等修辞转换;从空间叙事看,人物图像通过从“个人”到“集体”、从“普通人”到“超人”等修辞编码,完成人物在场空间再度时间化的叙事转换;从主体精神看,图像创作主体自觉选择从“吸旧”到“纳新”、从“写意”到“写实”等建构路径,以唤醒人民群众国富民强的集体愿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尚书》的修辞学价值进行论述.文章认为,圆熟的修辞技巧是《尚书》为修辞学作出的开创性贡献;文化启迪是《尚书》修辞学价值的深层意蕴;同时,《尚书》中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为解释先秦修辞理论的成因投供了第一手材料,史的延伸,这是《尚书》修辞学价值的第三方面体现.  相似文献   

9.
10.
吴礼权所著《现代汉语修辞学》(修订版)在修辞学研究上有很多新突破,主要表现是:一是建构了一个相当完善而科学的汉语修辞学体系,二是提出了一套观察、分析汉语修辞现象的自主理论,三是首次将定量统计分析法与多媒体图示法结合起来并运用到相关内容的研究上,四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修辞文本建构与解构的分析模式,五是在学术术语规范、口语修辞材料的运用、修辞学著作写作新模式的建立等方面,都与此前所有的汉语修辞学著作拉开了距离,将汉语修辞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学术发展史的角度看,吴礼权的这部修订版《修辞汉语修辞学》堪称是中国当代修辞学继往开来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11.
《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一书是描绘世纪修辞学的宏伟画卷 ,其出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全面厚实、实事求是、立论精当三个方面论述了这本著作的鲜明特点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从修辞学视角看,语言接触与语言创造、语言运用一样,也是一种修辞行为和结果,是一种以交际效果与极尽语言文字一切可能性为目的的语言对接,一种以适应题旨情境为基本原则的修辞运筹。因此,对语言接触的研究自然也应该借助动态的修辞学方法,这样才可以全面揭示语言接触的运行机制,也可以弥补其他视角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修辞学》是我国著名修辞学家张弓先生的代表作。此书堪称是现代汉语修辞学史上继往开来的大作,是我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继《修辞学发凡》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巨著的产生必然离不开成功的科学方法,修辞的研究也是在探寻方法中前进的。《现代汉语修辞学》之所以能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和突破,从而形成一个崭新的体系,是与张弓的研究方法分不开的。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张弓尝试着使用系统分析方法对修辞现象进行分析,特点鲜明。  相似文献   

14.
张弓先生《现代汉语修辞学》出版至今已超半个世纪,但仍具有旺盛的学术生命力,这与张弓先生在修辞学研究方面有强烈的锐意创新意识有关。由张弓先生修辞学研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得到深刻的启示,中国修辞学要想继续前行,在理论上有新建树,就必须有"突破旧框架,建立新体系"的意识,在研究思路上要"找准目标,定向突破",在方法上要善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只有臻至这三种境界,中国修辞学研究才会再创新局面,再有经典之作问世。  相似文献   

15.
走出技巧层面的修辞学批评,一是向修辞诗学延伸,二是向修辞哲学延伸。前者研究文本的修辞设计和诗学关联;后者从话语方式向人的存在方式提升,研究修辞如何参与人的精神建构。结论是:人创造了修辞,修辞也塑造着人。  相似文献   

16.
修辞活动的主要内容在于如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选择和运用同义的语言形式。修辞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同义手段的选择。因此,以广义的同义手段的选择为纲,建立一个兼顾古今的广义同义修辞学体系,是应该而且可能的。同义修辞学体系的主体框架可由四大块构成:(一)各种各样的意义;(二)“义”“形”关系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三)多种多样的同义手段;(四)同义手段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修辞学发凡》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奠基之作,至今仍在教学和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往对这部名著的学术评论多偏于史学角度,从批评角度对其作为一部通论的评论则多有缺失。本文分析了有关该著评论的现状、立足点和标准,在此基础上对汉语修辞学学术评论的现状和对策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8.
<修辞学发凡>论述倒装,定义不够明确,理论阐述篇幅小,对倒装结构本身的语言特点缺少具体描写,读者难以概括其20例的典型特征,难以确定典型例句.分"随语倒装"和"变言倒装"两类,但后来的修辞学著作一般不沿用.研究项目有定义、分类、举例、例句赏析、适用文体、修辞效果、附记等.论述模式是:定义+举例+赏析.其成就和不足皆可提醒后人:阐明所论修辞现象的典型特征、给出典型例句.可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分类应有明确的角度和标准;对修辞现象的结构作精细深入的描写,有利于揭示修辞现象的形式特点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聚焦一个核心问题,追问中国修辞学在语言学科注册而游离于语言学学科结构的症结;围绕修辞学与“交叉学科╱跨学科╱多学科”的学术关联,挖掘派生问题;结合理论与应用,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能性,为中国修辞学科建设与发展提供基于广义修辞观的观察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西方文学理论似乎面临一种同样的困境,那就是难以把文学活动中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四个要素同时纳入视野之中。20世纪西方伴随着语言学转向兴起的现代修辞学理论对修辞行为整体的研究,为突破这种困境提供了某种可能。受现代修辞学理论影响的布斯的小说修辞学研究,作为诗学与修辞学研究相结合的杰出成果,开启了一种把文学作为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语言交际活动,并对四要素进行四元通观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修辞学范式。以此为基础,再融合借鉴其他理论,则有望建构一种新的能够同时把作者的表层意图和无意识动机、文本的结构形式和修辞选择、作品的审美效果和社会意识形态功能、文本生成和接受的世界和文化语境同时纳入视野的"语言修辞学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